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3Z103)

作品数:5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欧进萍关新春郭鹏飞黄永虎高久旺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磁流变
  • 4篇阻尼
  • 4篇阻尼器
  • 3篇有限元
  • 3篇磁流变阻尼器
  • 1篇动态磁场
  • 1篇动网格
  • 1篇动网格技术
  • 1篇多目标遗传算...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遗传算法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瞬态
  • 1篇阻尼力
  • 1篇涡流
  • 1篇触变性
  • 1篇磁场
  • 1篇磁流变液
  • 1篇磁流变液阻尼...
  • 1篇磁路设计

机构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5篇关新春
  • 5篇欧进萍
  • 3篇郭鹏飞
  • 2篇黄永虎
  • 1篇高久旺
  • 1篇胡少华

传媒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工程力学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磁流变阻尼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在磁场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以阻尼力和可调倍数为优化目标,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优化设计与结果分析。研究表明:活塞有效长度与间隙之比、阻尼器间隙以及活塞有效面积是对阻尼力和可调倍数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其中对阻尼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活塞有效长度与间隙之比,对可调倍数影响最大的是间隙;间隙或活塞有效面积的改变只能获得阻尼力或可调倍数单方面性能的提高。结果还表明,阻尼力和可调倍数无法同时达到最大;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对于阻尼力来讲,活塞的有效长度存在最优值。
关新春郭鹏飞欧进萍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多目标优化磁路设计多目标遗传算法有限元
基于有限元动网格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瞬态阻尼力的数值计算被引量:5
2010年
相对于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磁流变阻尼器的物理模型不需要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参数识别,能够直接从物理实质上预测阻尼器的静态、动态性能,因而一直被用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和分析。为了简化问题,以往的物理模型往往都忽略了液体的惯性力。该文给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建立可考虑液体惯性力的磁流变阻尼器瞬态有限元模型的方法。该方法的要点是:采用动网格技术来描述屈服前区厚度的发展,仅对屈服后区建立有限元模型,而把质量守恒方程和屈服前区的动力学方程作为模型的约束条件。该方法避开了在建立阻尼器瞬态有限元模型时,由粘度突变、屈服点位置依赖于阻尼力等带来的困难。与准静态模型的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正确。结果还表明,磁场的响应是影响磁流变阻尼器瞬态阻尼力的关键,惯性力的影响很小。
关新春郭鹏飞欧进萍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瞬态阻尼力有限元动网格
磁流变液阻尼器响应时间的试验研究及其动态磁场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7
2009年
首先,试验测试了不同速度和电流变化下,大吨位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响应时间;然后,对激励电流变化时阻尼器的磁场变化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基于阻尼器间隙内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强度的变化考察了阻尼器的响应时间,并与试验数据做了比较。最后,研究了涡流和阻尼器电磁回路中电流响应时间对阻尼力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用有限元模拟得到的间隙内磁流变液的平均有效剪切屈服强度的时程曲线来研究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响应时间;电磁响应时间是阻尼力响应时间的决定因素,减小阻尼器中的涡流是缩短磁流变液阻尼器响应时间的重要途径;电流下降时涡流对阻尼器磁路的影响要大于电流上升的情况;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电流初值越小,涡流对阻尼器磁路的影响越大,阻尼力响应时间也越长。研究还表明,缩短电流的响应时间,会带来更大的涡流,并不一定能缩短阻尼力的响应时间。
郭鹏飞关新春欧进萍
关键词:磁流变液阻尼器涡流有限元磁场
磁流变液触变性评价指标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实验研究了可用于磁流变液触变性的评价指标。研究表明,基于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曲线得到的触变破解指数,测试简便且重复性好,可作为磁流变液触变性能的评价指标。触变环的测试数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含有丰富的材料性能信息,也可作为磁流变液触变性的评价指标,且较低的剪切速率以及较低的持续时间,易于得到较为显著的触变环。
关新春黄永虎高久旺欧进萍
关键词:磁流变液触变性
单出杆式磁流变阻尼器弹簧活塞蓄能器的设计与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与双出杆阻尼器相比,单出杆阻尼器有较大的行程,更适合应用于安装空间有限的领域。设计用于平衡活塞杆进出缸体而造成缸体内体积变化的蓄能器是设计单出杆阻尼器的关键技术之一。首先推导了含有弹簧活塞蓄能器的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力计算公式,并分析了阻力的性能特征;而后,讨论了普通弹簧活塞蓄能器的主要参数确定方法与在体积补偿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缺陷;最后结合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特性,提出了基于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活塞蓄能器,并给出了相关设计方法。
关新春黄永虎胡少华欧进萍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