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2002)

作品数:10 被引量:118H指数:7
相关作者:宁向东张颖龚红徐鹏吴晓亮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董事
  • 4篇企业
  • 3篇董事会
  • 3篇独立董事
  • 2篇家族
  • 2篇家族企业
  • 2篇公司治理
  • 2篇国有企业
  • 1篇代理
  • 1篇代理理论
  • 1篇董事制度
  • 1篇独立董事制度
  • 1篇战略信息
  • 1篇执政
  • 1篇执政基础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私人
  • 1篇私人关系
  • 1篇票决制
  • 1篇契约

机构

  • 10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宁向东
  • 3篇龚红
  • 3篇张颖
  • 2篇徐鹏
  • 2篇吴晓亮
  • 1篇崔涛
  • 1篇崔弼洙

传媒

  • 2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财经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 1篇财经科学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国有资产管理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董事会对公司战略过程评价:逻辑架构与指标体系被引量:10
2007年
公司的战略管理是所有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它包括战略判断、计划与预算活动、战略执行以及适应(Adaptive)与交互(Interactive)性的战略控制体系。而现代公司治理原则要求董事会应关注和评价公司的战略管理活动。本文进一步认为,在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董事会应关注公司战略管理的全过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针对公司战略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的基本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于使公司治理有效地作用于管理过程,最终为企业创造价值。
龚红宁向东崔涛
关键词:董事会逻辑架构指标体系
独立董事能够勤勉和诚信地进行监督吗——独立董事行为决策模型的构建被引量:29
2012年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独立董事在监督过程中,其勤勉性和公正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建立个体行为决策模型,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四项因素会对独立董事监督的效果产生影响。其中,来自独立董事个人方面的因素有两项:独立董事与控股股东之间的私人关系,会对监督的诚信度与勤勉度都产生负向影响;独立董事付出努力的机会成本,会对监督的勤勉度产生负向影响。来自外部环境的因素有两项:外部的监管力度能够同时促进独立董事监督的诚信度和勤勉度;控股股东对董事会的信息隐瞒会降低独立董事的勤勉度。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宁向东张颖
关键词:独立董事勤勉诚信私人关系
建议设立“首席独立董事”被引量:1
2009年
独立董事制度实行9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面临着群体行为的困境,比如搭便车问题、负面锚定效应以及难以建立信任等。首席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立,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会有一个改善,进而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
宁向东吴晓亮
关键词:独立董事制度搭便车问题锚定效应负面
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基于契约理论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大型公众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成熟有效的公司治理理论体系,而家族企业的一系列特性决定了其公司治理理论与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该领域至今尚未建立起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中特殊的逻辑关系和动力机制,尤其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大背景下的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契约理论模型,既能够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作出深入的解析,也有利于构建新的理论思想。通过契约理论模型研究可以发现,家族委托人可以利用显性的"契约治理"与隐性的"关系治理"相融合的治理系统有效地解决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两种治理机制之间具有替代性。这种双系统治理机制可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高代理人努力水平。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家族代理人与职业经理人在不同工作类型下努力程度存在差异,进而证实了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着独特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徐鹏宁向东
关键词: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委托代理理论契约治理
国有企业存在的原因、规模和范围的决定因素——一个关于企业产权类型的模型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在世界范围内,国有企业的存在和规模都有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政府公共职能的行使,以及作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当市场失灵时,政府的职责决定了它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而干预的手段之一就是建立或扩张国有企业。同时,现实的情况还表明,国有企业事实上还具有增强执政党执政地位及其稳定性的功能。如果执政党能够有效使用国有资源进行相机性决策,将会提高公共领域的运行效率,更加有效并直接地获得政治支持,强化或巩固其执政地位。文章在综合上述两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国有经济规模与范围的理论模型。
宁向东吴晓亮
关键词: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执政基础公平
基于声誉的独立董事行为研究被引量:33
2012年
在我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环境下,独立董事的声誉是激励和约束其行为的重要机制。独立董事在其执业生涯中声誉与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深入理解独立董事的行为机制打下基础。独立董事的声誉包含三个维度,由于信息不完全以及公众的辨别能力有限,这三个维度的声誉之间存在连带关系。独立董事的声誉既会给上市公司带来收益,也会给其造成成本,控制性股东在选聘独立董事时需要权衡这些收益与成本。独立董事在执业过程中,若由于上市公司的原因而使得其个人声誉受到损害,导致任职的期望收益低于机会成本,独立董事将选择主动辞职。独立董事在一期任职完成后(包括任期后主动辞职与下一期继续任职两种情况),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其声誉进行维系和修补。
宁向东崔弼洙张颖
关键词:独立董事辞职
董事会战略信息的获取:传递路径、两难困境与方式选择被引量:2
2008年
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战略决策机关,战略信息传递的有效与否对其能否形成科学战略决策至关重要。本文认为,在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信号支持的条件下,应从公司内部构建有效的战略信息传递机制,以保障董事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论文分析了从一线员工、职能部门、最高管理层直至董事会的战略信息传递路径与信息传递中的两难困境;进而指出,为有效解决信息传递中的两难困境,应构建以科学决策而不是权力制衡为核心的董事会与管理层关系的新模式。
龚红宁向东
关键词:董事会战略信息
董事会“票决制”及其前提条件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认为,"票决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成为有效率的决策机制。相对于外部董事来说,在内部董事长的决策能力高于一定标准时,或者当董事会的信息沟通效率低于一定临界值时,由董事长一人决策的"集权制"可以比"票决制"更有效率。此外,本文也在模型中分析了现实中的决策机制,即介于集权和分权之间的、冠以"票决制"名义的集权制,发现这种决策机制的效率处于"票决制"和"绝对集权制"的效率水平之间。当董事会的特征满足某些条件时,该决策机制的效率更贴近"票决制";反之,则更贴近"绝对集权制"。
宁向东张颖
关键词:公司治理董事会票决制集权制
家族化管理会为家族企业创造价值吗?——以中小板家族上市公司为例被引量:16
2011年
研究了家族化管理对企业价值与盈利能力的影响。将已有研究中对于该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理论观点结合起来,以中小板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家族化管理这一概念创造性地操作化为CEO类型、家族高管比例、参与企业管理的家族代际数和家庭数四个子维度,实证研究了家族化管理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家族化管理降低了家族上市公司的价值和盈利能力,具体来说,家族成员出任CEO、参与企业管理的家庭数以及家族二代参与企业管理均对家族企业价值有负向影响。这表明目前中国家族上市公司中家族参与企业管理后由家族关系带来的"自我控制""、裙带主义"和"机会主义行为"等负面效应超越了委托代理成本降低等正面效应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徐鹏宁向东
关键词:家族企业家族化管理
国有企业转型过程中宏观与微观权力关系的渐进式变革被引量:9
2007年
随着企业转型,企业的宏观权力关系从完全附属于政府主管部门、“五龙治水”、国资委统一行使所有者职能、到海外投资者对国有股东形成制衡。在微观权力关系上,企业的经营者由政府官员性质、行政性“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到海外投资者选派的独立董事代表的进入,加强了对“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约束。总的来看,这种政府主导型的改革对企业转型和宏观权力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微观权力格局的转换仍然相当艰难。
龚红宁向东
关键词:国有企业权力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