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A201201C01)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5
相关作者:姜松黄建华江世贵邱丽华杨其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对虾
  • 5篇罗非鱼
  • 3篇乳链球菌
  • 3篇无乳
  • 3篇无乳链球菌
  • 3篇消化酶
  • 3篇链球菌
  • 3篇斑节对虾
  • 2篇氮收支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水平
  • 2篇药敏
  • 2篇药敏试验
  • 2篇免疫
  • 2篇免疫酶
  • 2篇菌群
  • 2篇凡纳滨对虾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分型
  • 2篇肠道

机构

  • 7篇广东省农业科...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广州市农业技...
  • 1篇广州飞禧特水...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湛江市千舟渔...

作者

  • 3篇杨其彬
  • 3篇邱丽华
  • 3篇江世贵
  • 3篇郝乐
  • 3篇马艳平
  • 3篇黄建华
  • 3篇冯国清
  • 3篇叶宁
  • 3篇姜松
  • 2篇柯浩
  • 2篇申玉春
  • 2篇叶清生
  • 2篇李再亮
  • 2篇刘振兴
  • 2篇李晓兰
  • 2篇陈文霞
  • 2篇李嘉彬
  • 1篇马江耀
  • 1篇周卫军
  • 1篇陈冰

传媒

  • 3篇南方水产科学
  • 2篇海洋渔业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当代水产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从广州增城中新镇发病罗非鱼体内分离到4株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特异基因cfb扩增及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4株无乳链球菌均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孟多等敏感。选用其中的ZX1分离株分别对罗非鱼、小鼠、乳鼠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显示,用活菌数为109个/mL的菌液腹腔注射罗非鱼,可使受感染鱼100%死亡;用活菌数为108个/mL的菌液腹腔注射小鼠和皮下注射乳鼠,在72 h内的死亡率为分别为66.7%和100%;表明分离株ZX1对罗非鱼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多重PCR检测分离株分子血清分型,结果显示分离株均为Ⅰa型。
马艳平李嘉彬郝乐刘振兴马江耀梁志凌叶清生柯浩
关键词:药敏试验分子分型
PCR-DGGE技术分析罗非鱼肠道种群结构及多样性
研究罗非鱼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对探讨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平衡,筛选肠道益生菌、了解其发病原因以及防治等工作有重要意义。运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变...
冯国清郝乐马艳平刘振兴柯浩
关键词:PCR-DGGE罗非鱼肠道菌群多样性
文献传递
日粮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以及氮收支的影响
2014年
为探讨不同日粮水平对对虾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日粮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酶活力及和氮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增重率、饲料系数、生长率、氮收支、部分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日粮水平7%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高,日粮水平9%存活率最低,日粮水平2%饲料系数最低;日粮水平与特定生长率间呈二次曲线相关,日粮水平为7.92%时,获得最大特定生长率。摄食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和排粪氮,以日粮水平2%最低、7%最高,且2%日粮水平氮生长效率最高;低日粮水平组获得较低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在对虾养殖生产实践中,日粮水平设定为7%~8%为宜。
叶宁陈文霞申玉春李再亮
关键词:日粮水平消化酶免疫酶氮收支凡纳滨对虾
饲料蛋白水平对斑节对虾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及体成分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研究了蛋白含量为34%、38%和42%的3种饲料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斑节对虾的特定生长率(S GR)在不同的饲料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存活率(S R)在各饲料组中差异显著(P<0.05),在38%蛋白水平饲料组中最高。斑节对虾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两种酶的活性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表现出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且在各饲料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中葡萄糖(GLUC)的含量也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上升而上升,但上升的趋势不明显;血液中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的含量在34%和38%蛋白水平饲料组中趋于一致,在42%蛋白水平饲料组中TG和CHOL的含量均有所上升,CHOL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斑节对虾全虾蛋白质含量上升;水分含量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明显(P>0.05);灰分和脂肪的含量没有规律性的变化。
姜松杨其彬黄建华邱丽华江世贵李晓兰
关键词:蛋白水平斑节对虾生化指标体成分
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的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分别建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与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AS)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嗜水气单胞菌pilin基因、温和气单胞菌zipA基因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在恒温条件下利用实时浊度仪对2组引物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并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核酸染料颜色变化对扩增结果进行判定。结果显示,LAMP实时浊度法能够特异地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最低检出限分别为46 fg·mL-1和320 fg·mL-1,是普通PCR方法的104倍和102倍;并能应用于已知临床样品检测。该研究建立的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高效、特异、灵敏的特点。
李嘉彬马艳平柯浩郝乐刘振兴马江耀梁志凌李玉谷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
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以及氮收支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为了探讨投饵对对虾的影响,作者研究了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以及氮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生长率、饲料系数、氮生长效率以及部分消化免疫酶活力有显著影响。日投喂5次实验组获得较高的存活率、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以及较低的饲料系数。投喂频率与特定生长率间呈二次曲线关系,投喂频率为4.45次时,获得最大特定生长率。摄食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和排粪氮,以日投喂频率2次为最低,5、6次较高。高投喂频率组获得较高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
陈文霞申玉春李再亮叶宁
关键词:投喂频率消化酶免疫酶氮收支
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技术,分别从市售的吉富罗非鱼和红罗非鱼的前、中、后肠中分离肠道细菌,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及16S rRNA的分子鉴定,并对部分菌株进行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肠道中好氧菌、厌氧菌总数相差不多,...
郝乐冯国清马艳平刘振兴柯浩
关键词:罗非鱼肠道菌群
文献传递
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基因(luxS)缺失突变体构建及其活性分析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近年来危害罗非鱼养殖业的重大病原菌。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基因(luxS)是密度感应系统的关键酶编码基因,研究luxS基因对抗生素抗性、毒力的影响,将为无乳...
马艳平李嘉彬冯国清郝乐刘振兴柯浩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毒力试验
文献传递
斑节对虾的饥饿试验和补偿生长被引量:9
2013年
研究了(25.0±1.5)℃下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初始体质量(1.60±0.01)g]饥饿0 d、2 d、4 d、6 d和8 d后再饱食投喂18 d、16 d、14 d和12 d的补偿生长和体组成变化。结果显示,饥饿2 d的斑节对虾体质量上升,脂肪质量分数下降,而水分、灰分质量分数增加,但蛋白质质量分数没有明显改变。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斑节对虾的体质量及蛋白质、脂肪等质量分数持续下降,水分和灰分质量分数持续上升。试验结束时饥饿2d和饥饿4 d试验组斑节对虾的体质量略小于对照组,虾体的营养组成也均接近或达到对照组水平,而饥饿6 d和饥饿8 d试验组的斑节对虾的体质量则远低于对照组,且虾的身体营养组成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恢复生长过程中所有饥饿处理组的食物转化率(FCE)均高于对照组,各饥饿处理组的饲料系数(FCR)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饥饿2 d和4 d的斑节对虾在恢复正常投喂之后具有部分补偿生长效应,这主要是由于恢复摄食后食物转化率提高的结果。
杨其彬姜松黄建华李晓兰邱丽华周发林江世贵李沐
关键词:斑节对虾饥饿
鲢抗菌肽Hepcidin的基因克隆和表达及抑菌活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的肝脏中克隆出抗菌肽Hepcidin cDNA(GenBank登入号KF312213)后,通过pET32a(+)构建含抗菌肽Hepcidin的重组质粒的pET-Hep/Rosetta菌株,在37℃、28℃和16℃下分别用0.5 mmol·L-1和1.0 mmol·L-1IPTG诱导表达,产物用Ni SepharoseTM亲和层析柱纯化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鲢Hepcidin cDNA总长度755 bp,ORF为282 bp,5'UTR为108 bp,3'UTR为365 bp,编码93氨基酸,信号肽24个氨基酸,前域42个氨基酸和成熟肽27个氨基酸。pET-Hep/Rosetta在28℃和16℃主要是可溶性表达,37℃主要是包涵体表达。纯化的产物经15%SDS-PAGE电泳验证为目的产物。目的产物、pET32/Rosetta产物以及氟苯尼考的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目的表达产物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周卫军刘振兴柯浩马艳平郝乐徐明芳
关键词:基因克隆原核表达抑菌效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