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Ygg0912)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程林梅杜建中李贵全张丽君孙毅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普那菊苣
  • 3篇菊苣
  • 2篇植株
  • 2篇农杆菌
  • 2篇农杆菌介导
  • 1篇遗传转化体系
  • 1篇植株再生
  • 1篇转化体
  • 1篇转基因
  • 1篇耐盐
  • 1篇耐盐性
  • 1篇抗逆
  • 1篇抗逆性
  • 1篇基因

机构

  • 3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孙毅
  • 3篇张丽君
  • 3篇李贵全
  • 3篇杜建中
  • 3篇程林梅
  • 2篇王亦学
  • 1篇郝曜山
  • 1篇郝耀山

传媒

  • 2篇草地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农杆菌介导普那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2
2011年
以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叶片为试验材料,接种于含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芽分化以及根再生的诱导,分析了不同激素浓度及其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以及根再生效果的影响。以已经建立的再生体系为基础,以农杆菌菌株LBA4404(含质粒pBin438-TaNHX2)侵染转化普那菊苣,探索普那菊苣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对外植体适宜的预培养时间为2~3d,与农杆菌的共培养时间也应控制在2~3d;侵染时间控制在8min左右;卡那霉素(Km)阳性筛选的适宜选择浓度为60mg.L-1。乙酰丁香酮(AS)200μmol.L-1是促进农杆菌转化的最佳浓度,200 W超声波处理、20次负压处理也可提高农杆菌转化率效果。26mg.L-1 Km是野生型普那菊苣苗能够存活的上限,头孢唑林钠和头孢噻肟钠在500~1000mg.L-1浓度范围内、羧苄青霉素300mg.L-1和氨苄青霉素在40~60mg.L-1浓度范围内均能较好的诱导出愈伤组织和芽。将来自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Na+/H+逆向转运蛋白(vacuolar Na+/H+exchanger or antiporter,简称NHX,NHE或NHA)导入普那菊苣;经抗生素筛选以及针对TaNHX2基因的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获得了28株转TaNHX2基因的普那菊苣植株。
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李贵全孙毅
关键词:普那菊苣植株再生农杆菌介导
导入TaNHX2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普那菊苣的耐盐性被引量:9
2011年
我国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的日益严重,对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耐盐碱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对改善作物的生存能力和生态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来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的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基因(vacuolar Na+/H+exchanger or antiporter,简称NHX、NHE或NHA),对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植株进行了遗传转化。经抗生素筛选以及针对TaNHX2基因的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获得了28株转TaNHX2基因的普那菊苣植株。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普那菊苣野生型和T0代种子、愈伤组织和幼苗生长情况胁迫的研究,结果表明:转TaNHX2基因普那菊苣植株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比野生型明显提高。在300 mmol/LNaC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种子的出芽率、外植体出愈率和分化率是野生型植株的2—4倍,而500 mmol/L NaCl浓度为野生型和转基因外植体能否生长的临界点。在此临界值下野生型外植体或不能形成愈伤组织、或幼苗不能正常生根、或已生根幼苗不能正常成长,而转基因外植体可以继续形成愈伤组织并正常生根生长。同时对500 mmol/L NaCl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普那菊苣幼苗其体内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氢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植株的MDA含量降低了1—3倍,POD活性提高了1—3倍,SOD活性提高了2—3倍,分析发现普那菊苣的耐盐性与其体内的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氢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密切相关。
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郝曜山王亦学李贵全孙毅
关键词:普那菊苣转基因耐盐性
导入APX基因提高了普那菊苣植株的抗逆性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把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来自棉花(Gossypiumspp.)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基因导入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结果表明:经过卡那霉素(Km)筛选和对抗性植株的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APX基因成功地整合到普那菊苣基因组中。转APX基因普那菊苣植株对NaCl和甘露醇胁迫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在NaCl浓度为500mmol.L-1、甘露醇浓度为30g.L-1的条件下,转APX基因不定芽能够正常生根和生长,转基因植物叶片外植体能够形成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而野生型植株不定芽不能正常生根、已生根幼苗不能正常成长,野生型植株叶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
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王亦学郝耀山李贵全孙毅
关键词:普那菊苣农杆菌介导抗逆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