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19)

作品数:9 被引量:181H指数:6
相关作者:牛方曲宋涛刘卫东胡志丁高晓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土地利用
  • 3篇城市
  • 2篇可达性
  • 2篇空间结构
  • 1篇社会
  • 1篇树结构
  • 1篇评估系统
  • 1篇资源分布
  • 1篇维数
  • 1篇吸引物
  • 1篇旅游
  • 1篇旅游吸引
  • 1篇旅游吸引物
  • 1篇京津
  • 1篇京津冀
  • 1篇京津冀城市群
  • 1篇经济脆弱性
  • 1篇经济群体
  • 1篇科技创新资源
  • 1篇可持续性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牛方曲
  • 5篇宋涛
  • 4篇刘卫东
  • 2篇胡志丁
  • 1篇胡月
  • 1篇刘家明
  • 1篇袁海红
  • 1篇王志强
  • 1篇高晓路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Urban Metabolism Based on Emergy and Slack Based Model: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China被引量:2
2015年
The key to studying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pends on quantifying stores, efficiencies of urban metabolisms and capturing urban metabolisms′ mechanisms. This paper builds up the metabolic emergy account and quantifies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of emergy stores.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urban metabolic model based on the slack based model(SBM) method to measure urban metabolic efficiencies. Urban metabolic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by using the regression method. By integrating these mode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rban metabolic development in Beijing from 2001 to 2010. We conclude that the metabolic emergy stores of Beijing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2001 to 2010, with the emergy imported accounting for most of the increase. The metabolic efficiencies in Beijing have improved since the 2008 Olympic Games. The population,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positively affect the overall urban metabolism, while the land expansion,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ly technical levels hinder the improving of urban metabolic efficiencies. The SBM metabolic method and the regression model based on the emergy analysi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urban metabolic efficiencies and the mechanism. They can promote to integrate such concepts into their sustainability analyses and policy decisions.
SONG TaoCAI JianmingXU HuiDENG YuNIU FangquYANG ZhenshanDU Shanshan
城市经济脆弱性模拟评估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被引量:28
2015年
经济脆弱性评价是风险评估的重要步骤和制定有效防灾减灾规划的前提条件,是应急管理和灾后恢复的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了一个微观尺度的城市经济脆弱性评估模型,从各类企业的空间布局及其行业经济特征入手,综合考虑企业属性、产业易损性、产业重要性、经济密度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经济脆弱性模拟评估系统,以北京市海淀区为案例区对上述模型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城市经济脆弱性评估方法及系统的构建有利于决策者准确把握城市经济脆弱性的分布状况,甄别风险地区和确定风险级别,为城市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系统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辅助决策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也为城市灾害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袁海红牛方曲高晓路
关键词:经济脆弱性
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算法及其应用——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被引量:62
2015年
日益受关注的城市群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地域单元。在定义城市群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算法。该方法在评价城市综合实力的基础上确定核心城市,依据核心城市的通勤圈确定研究区域;在计算城市间多模式交通可达性的基础上评价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利用城市综合实力指数及相互作用强度进行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从复杂的城市群相互作用网络中分析确定其等级结构体系——多层次空间结构树。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城市群边界和空间结构。研究认为北京城区周边缺乏成熟的二级中心城市,而在天津地区,天津市城区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形成相应的辐射圈,与天津滨海新区形成双核结构。最后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提出的模型架构为利用计算机的大数据快速处理能力进行城市群复杂网络分析提供了有益探索,将为城市群空间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撑。
牛方曲刘卫东宋涛胡志丁
关键词:城市群空间结构可达性树结构
基于聚集分形维数的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11
2016年
运用聚集分形理论对旅游吸引物系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描述,不仅可以整体上揭示区域旅游吸引物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能定量识别差异化旅游吸引物类型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北京市5种类型的旅游吸引物(共1057处)为研究对象,运用聚集分形维数测算方法,从北京市旅游吸引物系统整体分布格局和各类型差异化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特征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旅游吸引物系统整体具有显著空间聚集分形结构特征,距城市中心2.43km范围内,旅游吸引物呈松散离散分布,而2.51km至市域范围,旅游吸引物系统结构向心性强呈集聚紧凑分布。观光旅游、主题活动、康体健身旅游吸引物均以城市中心为核心逐步分散布局于主城区内,呈现出紧凑的集聚式分布特征;度假疗养吸引物集聚分布于小汤山地区,沿半径方向吸引物密度递减;民俗体验型旅游吸引物系统以雁栖镇为重心沿半径方向密度小幅度递减,空间分布基本呈均衡状。通过对旅游吸引物系统分形特征的测算研究,刻画出了系统的空间特征及分异趋势,为区域内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引导提供参考。
李玏刘家明宋涛金浩然
关键词:空间结构
LUTI模型原理、实现及应用综述被引量:5
2014年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快速城镇化下的中国,城市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上日程。为此,期待有力的、可操作的工具用于定量模拟城市空间演化过程、预测不同政策下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为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分析了LUTI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思路、实现框架和建立中国城市LUTI模型面临的问题,并回顾了国内外利用LUTI模型模拟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以辅助表明城市空间决策的研究现状,希望能为中国的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模拟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牛方曲刘卫东宋涛
关键词:可持续性
北京城市居民工作出行空间分布模拟
2014年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北京不同区县居民的工作出行分布指数、全北京居民工作出行分布指数及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工作出行分布指数,并根据出行分布拟合函数分析了北京工作出行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较高收入人群围绕工作地的居住分布较为分散,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分布指数下降相对较缓;反之,较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分布相对较为紧凑,并随出行距离增长快速下降。反映出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可以更为自由地选择居住空间。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构建北京LUTI模型、开展城市空间政策检验、实施可持续性模拟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牛方曲宋涛刘卫东
LUTI模型的概念结构、实现方法及发展趋势被引量:9
2017年
回顾了LUTI模型概念、起源和发展过程,对模型的一般架构和实现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LUTI模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发现,作为模拟城市空间发展过程常用的数学模型,LUTI模型是基于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相互作用规律,从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角度模拟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根据LUTI模型,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是土地利用系统和交通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过程,其中交通模型根据城市活动空间分布及交通设施评价城市交通状况,而土地利用模型根据交通可达性和其他影响因素预测城市空间发展趋势;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活动空间分布在交通的作用下发生改变后,将改变城市房租、交通状况等因素,进而再次导致城市活动空间分布随之变化,如此不断相互作用、趋于平衡。LUTI在国外被广泛用于城市空间政策检验、辅助决策。就LUTI模型的发展而言,已有研究更多地侧重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对模型的理论结构关注较少,导致模型的发展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应用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要求LUTI模型理论上的进一步突破。将LUTI的工作原理植入城市研究的背景中,旨在让读者对LUTI模型原理、结构、实现技术及面临的问题有深入了解,推进LUTI模型在中国应用与发展。
牛方曲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基于经济社会活动视角的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模型被引量:10
2015年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带来了诸多问题,亟需制定合理有效的城市空间政策以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开展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拟、实施政策检验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土地利用/交通相互作用模型"(Land Use/Transport Interaction Model,LUTI),以经济社会活动为切入点,构建了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模型(Urban Activity Spatial Evolution Model,UASEM),并进一步给出了UASEM模型各子模型的具体实现和模块之间衔接的逻辑结构,从可操作层面给出了模型的实现方法。该模型可用于模拟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检验政策实施等,将成为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模拟分析研究的重要工具。
牛方曲王志强胡月宋涛胡志丁
关键词:可达性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协同测度被引量:61
2012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各区域进行了大量科技创新资源的建设投入。但科技投入只有真正转化为创新能力、产出创新成果,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分别从国立、地方、企业三方面综合评价了各省的科技创新资源,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并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中国各省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正相关趋势,但具体到各省份,随着科技创新资源的增加,其经济发展水平却有升有降。为充分发挥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作用,提高科研成果产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配置关系仍需优化调整。探索中国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驱动与响应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模型,实现国家用于宏观调控的国立科技创新资源、各地区自主决策的地方科技创新资源、市场驱动的企业科技创新资源三者有机结合、高效配置,以更大程度地实现科技产出,促进经济发展,对于转型期的中国,实现由依靠传统资源要素进入到依靠科技资源支撑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牛方曲刘卫东
关键词:科技创新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