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9JBFB18)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赵朝阳周鑫邴旭文方秀珍殷缘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幼体
  • 2篇沼虾
  • 2篇状幼体
  • 2篇罗氏沼虾
  • 1篇动植物
  • 1篇选育
  • 1篇血蓝蛋白
  • 1篇伊乐藻
  • 1篇蚤状幼体
  • 1篇植物
  • 1篇中国金鱼
  • 1篇溶菌酶
  • 1篇生化成分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品种选育
  • 1篇螯虾
  • 1篇消化酶
  • 1篇罗氏沼虾幼体

机构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周鑫
  • 6篇赵朝阳
  • 2篇邴旭文
  • 1篇华雪铭
  • 1篇于宁
  • 1篇许巧情
  • 1篇殷缘
  • 1篇方秀珍
  • 1篇王桂芹
  • 1篇朱站英
  • 1篇王军
  • 1篇周洪琪
  • 1篇袁新华
  • 1篇徐增洪

传媒

  • 2篇生物学通报
  • 1篇海洋渔业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鳑鲏的生物学特性及观赏价值被引量:18
2010年
鳑鲏是我国特有的原生鱼类,详尽阐述了鳑鲏鱼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摄食、繁殖特点、胚胎及幼体发育等生物学特性,并就其观赏价值做出探讨,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赵朝阳姜彦钟方秀珍周鑫
关键词:生物学观赏
野生克氏原螯虾的肌肉生化成分、组织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实验测定了两种规格(27.0±2.0、12.0±2.0 g)野生克氏原螯虾的肌肉生化成分、组织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等。结果表明:大规格虾的肌肉能量以及整虾除肌肉外其它部分的能量均高于小规格虾,肌肉中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也均高于小规格虾;肝胰脏和肠道内蛋白酶、淀粉酶活力随pH值的增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两种规格虾肠道中蛋白酶和淀粉酶以及小规格虾肝胰脏中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7.2,而小规格虾肝胰脏中蛋白酶最适pH值则为7.6;大规格虾血清中血蓝蛋白的含量高于小规格虾,而血清和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的活性则都低于小规格虾。
于宁华雪铭赵朝阳冯文和周鑫王军朱站英周洪琪
关键词:生化成分溶菌酶血蓝蛋白
罗氏沼虾溞状幼体的形态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罗氏沼虾的幼体变态发育需经过多次蜕皮,每次蜕皮均伴随形态及附肢特征的改变。采用显微观测摄像法对Z1-Z12各期幼体样本30尾进行观察测量,结果显示:Z2与Z1在复眼上存在较大的差异;Z3的主要特征为尾节与第六腹节分界;Z4尾扇分为内肢和外肢,均具羽状刚毛;Z5无腹足,尾节狭长,且末端平直;Z6的腹部出现腹足萌芽;Z7腹肢芽延长分为内外肢,Z7与Z8的分期特征主要位于第1触角的内鞭、外鞭的分枝上;Z8的第1、第2对步足具不完全的螯;Z9第1、2对步足具完全的螯;Z10后额角上缘的齿刻增多,Z11第1触角内鞭和外鞭分节数量比Z10多;Z12的形态与成虾相似,额角上、下缘均有齿刻。
赵朝阳周鑫袁新华许巧情
关键词:罗氏沼虾溞状幼体
克氏原螯虾几种动植物饵料的培育
2010年
针对克氏原螯虾天然性饵料的合理利用问题,阐述了几种适于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常用动植物饵料及其培育技术,具体包括小浮萍移植、采收、日常管理和防病除害,伊乐藻的栽培与栽后管理,红虫的施肥培育与捞取等,为克氏原螯虾养殖生产提供借鉴。
赵朝阳周鑫徐增洪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伊乐藻红虫
中国金鱼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介绍了国内有关金鱼品种培育研究的现状,并对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人工雌核发育和转基因育种等手段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利用现代生物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改造传统养殖业,将传统的金鱼育种研究技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并对金鱼遗传改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金鱼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赵朝阳殷缘邴旭文周鑫
关键词:金鱼生物技术
马氏沼虾蚤状幼体发育特征及其与罗氏沼虾幼体的形态差异被引量:2
2011年
马氏沼虾(Macrobrachium malcolmsonii)的幼体从孵化到变态为幼虾要经过多次蜕皮,每次蜕皮均伴随形态及附肢特征的改变。采用显微观测摄像法对马氏沼虾Z1-Z12各期幼体样本30尾进行了观察,测量结果表明Z2与Z1在复眼上存在较大差异,Z3与Z2、Z4与Z5的主要分期特征均位于尾节上,Z6的腹部出现腹足萌芽,Z7与Z8的形态差异在于第一触角内鞭和外鞭的附肢变化,判别Z9-Z12的主要分期依据为步足、腹足和额角形态。因此通过观察Z1-Z12幼体第1触角上的内鞭和外鞭,第2触角上的触角鞭和触角片,头胸甲上的额角、背刺、复眼和第1、2对步足,腹部的附肢、尾节和尾扇等形态变化,及测定各期幼体附肢的分节数和刚毛数等可量性状上的差异,可为马氏沼虾蚤状幼体分期提供生物学依据;此外还对马氏沼虾与罗氏沼虾幼体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通过测定幼体触角鞭的分节数量,为两种沼虾幼体之间的鉴别提供参考数据。
赵朝阳周鑫王桂芹邴旭文
关键词:蚤状幼体罗氏沼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