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090-GKCA040)

作品数:20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杜永峰李慧刘迪朱前坤范萍萍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教育部兰州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5篇隔震
  • 9篇隔震体系
  • 9篇串联隔震体系
  • 6篇叠层橡胶
  • 6篇支座
  • 5篇橡胶支座
  • 4篇叠层橡胶支座
  • 3篇屈曲
  • 3篇稳定性分析
  • 3篇隔震建筑
  • 3篇耗能
  • 3篇耗能装置
  • 2篇单元法
  • 2篇叠层橡胶垫
  • 2篇动力特性
  • 2篇直接积分
  • 2篇直接积分法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水平刚度

机构

  • 23篇兰州理工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兰州工业学院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3篇杜永峰
  • 14篇李慧
  • 4篇朱前坤
  • 4篇刘迪
  • 3篇吴忠铁
  • 3篇范萍萍
  • 2篇耿继芳
  • 2篇李志华
  • 2篇韩登
  • 1篇李万润
  • 1篇林治丹
  • 1篇朱翔
  • 1篇李春锋
  • 1篇窛巍巍
  • 1篇窛佳亮
  • 1篇杨巧红

传媒

  • 3篇甘肃科学学报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工程抗震与加...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灾害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年份

  • 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0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叠层橡胶垫与RC柱串联隔震体系的随机屈曲分析
悬臂柱与橡胶隔震支座组成的串联隔震系统是国内外很常见的建筑隔震体系,其稳定性受到工程设计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地震激励的随机性,悬臂柱的刚度不但会通过串联隔震体系的频率响应函数影响结构体系的随机响应特性,而且隔震层顶...
杜永峰李慧
关键词:叠层橡胶垫稳定性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筑结构隔震初步设计系统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以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地震分组、高宽比、长宽比、刚度,质量和面积为主要影响因子,以隔震后结构的最大层剪力比和支座最大位移作为输出结果,建立一个隔震初步设计系统。经25个训练样本对该网络进行训练后,利用15个测试样本对网络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结果与实际设计结果的对比,网络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6%,说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隔震初步设计系统对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分析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
李慧范萍萍杜永峰吴忠铁
关键词:隔震结构设计BP神经网络网络训练网络测试
地下室连梁对串联隔震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010年
文中对独立柱,独立柱柱顶加连梁两种隔震建筑下部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采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这两种结构形式进行实体建模。在初始水平力作用下,计算两种结构形式在竖向荷载作用时的轴向承载力。通过竖向荷载-水平位移曲线对两种隔震建筑下部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并判断其破坏形式。
杜永峰韩登
关键词:连梁稳定性ABAQUS
纤维砂浆带加固砌体墙片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低烈度区砌体结构房屋抗震的需要,本文提出利用纤维砂浆带加固砌体墙的一种廉价抗震方案。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这种加固方案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纤维砂浆带加固砌体墙片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墙片的破坏特征、裂缝的发展过程、滞回特性、结构延性等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砂浆带加固砌体墙有助于提高墙体的开裂荷载,增加结构的延性,改善墙体的抗震性能。
杜永峰朱翔耿继芳
关键词:纤维砂浆开裂荷载极限荷载结构延性滞回曲线
基于BP网络的隔震初步设计系统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已有隔震工程设计资料,以BP网络建立了隔震初步设计系统对隔震初步设计结果进行预测。其中BP网络是在前人所做工作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是输入部分增加了总高度和是否有地下室,输出部分变成直接求出水平向减震系数和隔震支座最大位移。经过改进的BP网络预测结果和实际设计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预测结果的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用于实际工程应用。所以该神经网络模型可为隔震设计人员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隔震初步设计方法。
李慧李志华杜永峰
关键词:隔震结构设计BP神经网络网络训练网络测试
建筑物带基础整体移位模拟及结构受力状态监测参数被引量:3
2012年
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在建建筑物带基础整体移位的工程特点,应用ANSYS workbench建立有限元模型,使用静力分析的方法模拟分析整个结构在顶升移位和平移移位过程中的受力状态.通过分析其变形和应力,发现采用液压悬浮滑移系统可解决该建筑物左右单元质量分布不对称对移位安全影响的问题.分析结果显示,该移位建筑物较大的变形和较大应力发生于筏板基础.通过模拟对比分析,结合工程自身特点,将筏板基础在移位过程中出现较大响应部位的变形、应力和应变作为该结构受力状态监测的参数,这些监测参数可为建筑物移位工程中和就位后安全状态的监测提供参考.
杜永峰杨巧红张太亮
关键词:筏板基础
附设耗能装置的高层基础隔震建筑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针对高层基础隔震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选择混合隔震控制的设计方案。建立高层基础隔震结构混合隔震控制体系的运动方程,方程中构建上部结构与隔震层之间的非比例阻尼矩阵,并考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通过对在上部结构附设黏滞性阻尼器的结构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可以看出在地震作用时由于所设黏滞阻尼器与隔震层的协同工作,建筑物的地震响应有明显改善。同时对添加了黏滞阻尼器与叠层橡胶支座相结合的混合控制与单纯基础隔震的减震控制效果加以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混合隔震体系可以有效地减小高层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提高其抗震安全性,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李慧刘迪杜永峰
关键词:高层隔震建筑隔震层
利用简易耗能装置提高填充墙耗能减震能力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1年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填充墙的存在增加了结构的总刚度,提高了作用在结构上的地震力;另一方面,填充墙的存在又从某种程度上成为耗散地震能量的第一道防线。如何协调两者的能力,使填充墙的耗能能力更强一些,使填充墙成为协助框架结构耗能减震的辅助元件,是研究人员一直感兴趣的问题。针对砌体结构房屋抗震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在砌体墙片中增加交叉斜拉钢筋加固的方案。5.12地震发生后,根据进一步观察填充墙在地震中的表现,并对交叉斜拉筋加固砌体的方案做了改进,使其在保持造价低廉、安装方便的前提下,提高填充墙的抗倒塌和耗能能力。本文就这一体系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简易装置有助于提高填充墙体的耗能能力。
杜永峰耿继芳
关键词:抗震加固耗能减震填充墙框架结构斜拉筋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框架-摇摆刚架结构体系动力可靠度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采用增设摇摆刚架的抗震设计方法,以提高罕遇地震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建立了框架-摇摆刚架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结合状态空间法与虚拟激励法,求解结构的平稳随机响应,并根据计算所得随机响应对框架-摇摆刚架体系的动力可靠度进行分析。以西部地区某已建成的6层框架结构为算例,探讨了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同刚度比的摇摆刚架对新结构体系动力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增设不同刚度比的摇摆刚架,可以有效协调结构体系的变形模式,充分发挥结构的耗能能力,降低整体结构的条件失效概率。
刘迪杜永峰李慧李春锋
关键词:虚拟激励法动力可靠度
微分求积法在隔震支座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考虑轴向荷载的Timoshenko梁模型,利用微分求积法,直接从问题的控制方程出发,分析了隔震支座的非线性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隔震支座在水平荷载和轴向荷载作用,呈明显的剪切变形,弯曲变形几乎可以忽略;考虑轴向荷载的T...
杜永峰朱前坤李慧
关键词:隔震支座微分求积法非线性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