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2JJ4035)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汪长城付海强朱建军赵蓉李宁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篇极化
  • 6篇极化干涉
  • 5篇极化干涉SA...
  • 4篇植被
  • 4篇反演
  • 3篇POLINS...
  • 2篇散射
  • 2篇平差
  • 2篇最小二乘平差
  • 2篇相干
  • 2篇相干性
  • 2篇建筑
  • 2篇建筑物
  • 2篇建筑物高度
  • 2篇复数
  • 1篇信息提取
  • 1篇信息提取方法
  • 1篇植被分类
  • 1篇植被种类
  • 1篇值域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作者

  • 9篇汪长城
  • 6篇付海强
  • 4篇朱建军
  • 3篇赵蓉
  • 3篇李鹏飞
  • 3篇李宁
  • 2篇龙江平
  • 2篇丁晓利
  • 2篇彭星
  • 1篇宋桂萍
  • 1篇左廷英
  • 1篇谢建
  • 1篇王萍

传媒

  • 4篇测绘学报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测绘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改进的PolInSAR PCT方法反演植被垂直结构被引量:7
2014年
针对传统PCT方法中"相干相位-幅度联合反演算法"的缺点,采用RVOG模型,利用改进的非线性迭代算法反演植被高、地表相位。改进的非线性迭代算法不仅充分利用不同极化方式对应的复相干系数,同时兼顾复相干系数的先验统计误差,提高参数解算的可靠性,进而提高PCT结果的反演精度。最后,采用两景德国E-SAR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反映植被的垂直结构信息;植被冠层对应的平均相对反射率函数近似服从高斯分布;反演的相对反射率值与植被的种类、密度存在一定关联。
付海强汪长城朱建军解清华赵蓉
关键词:极化干涉SAR最小二乘
极化干涉SAR植被高反演复数最小二乘平差法被引量:14
2014年
提出一种PolInSAR植被高反演的复数最小二乘法。在考虑植被层时间去相干的条件下,将RVoG扩展为RVoG+VTD模型;之后,将模型解算问题概括为复数的实部、虚部联合平差问题,提出该模型线性化的方法及参数解算方法;最后利用解算得到的更为准确的"纯"体去相干系数反演植被高度。采用覆盖德国Oberpfaffenhofen地区的2景E-SAR L波段数据进行试验并与经典的非线性迭代及三阶段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结果精度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运算效率方面明显优于非线性迭代算法,略低于三阶段算法。
付海强朱建军汪长城解清华赵蓉
关键词:极化干涉SAR
基于PolInSAR三分量分解的建筑物高度向信息提取方法被引量:2
2014年
传统的基于InSAR提取建筑物高程的方法难以区分同一分辨单元内不同散射体的高度信息。文中提出一种基于PolInSAR Freeman三分量分解的城市建筑物高度向信息提取方法,可有效获取同一分辨单元内不同散射体的散射中心。首先对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进行Freeman三分量分解,分离不同散射机制对应的相位中心,然后根据相位信息重建建筑物三维模型。利用覆盖美国加州Richmond地区的两景高分辨率TerraSAR-X极化SAR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PolInSAR三分量分解能够分离同一散射单元内不同散射体的相位中心,从而有效提取出建筑物高度向信息及其三维模型。
王萍汪长城彭星李宁李鹏飞
关键词:散射机制建筑物三维模型
复数域最小二乘平差及其在PolInSAR植被高反演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4年
目前涉及复数观测的数据处理时,主要还是依据观测过程,分步或直接解算,不能考虑观测误差、多余观测信息等。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介绍了复数域中数据处理的最小二乘方法,试图将测量平差从实数域推广到复数域,并定量研究了两种平差准则的优劣性。为了了解复数域最小二乘的有效性,以极化干涉SAR植被高反演为例,建立了复数域平差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构建了复数域最小二乘法反演植被高。结果表明该算法反演的植被高结果可靠,其精度优于经典植被高反演算法,且计算简单,易于实现。
朱建军解清华左廷英汪长城谢建
关键词:极化干涉SAR
Neumann分解理论在极化SAR植被分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Neumann分解理论中体散射模型的各向异性与方向角随机程度对植被的形态特征加以区分,建立各向异性-方向角随机程度平面进行初始分类。在此基础之上,利用Wishart距离进行迭代分类。选取德国Oberpfaffenhofen地区E-SAR L波段、SIR-C/X-SAR L和C波段三种极化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植被覆盖区分类效果优于Freeman-Duren和Yamaguchi模型分类结果,能较好地区分针叶林、阔叶林,且L波段分类结果优于C波段分类结果。
付海强汪长城朱建军解清华赵蓉
关键词:植被种类极化SAR
自适应精致极化Lee滤波的复相干性估计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干涉相干性包含了极化SAR干涉测量(PolInSAR)中的极化和干涉信息,滑动窗口大小和滤波方法是准确估计干涉相干性的前提。本文以精致极化Lee滤波为基础,根据边缘检测和邻域相干性高低区分同质区域和异质区域,建立了自适应精致极化Lee滤波方法并估计相干性矩阵和干涉相干性。自适应精致极化Lee滤波能够根据边缘检测信息和邻域相干性高低程度调整滑动窗口大小并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不仅提高了抑制斑点噪声的能力,而且保持了图像的边缘信息,有利于提高干涉相干性的估计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抑制了斑点噪声,较好地保持了SAR图像的边缘信息,有利于提高植被参数反演的精度。
龙江平丁晓利汪长城
关键词:自适应窗口
利用矩阵值域的极化干涉SAR相干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极化SAR干涉测量(PolInSAR)的相干性是反演植被参数的重要信息来源,极化空间中不同极化状态对应的相干性分布与复极化相干矩阵的值域相关。本文讨论了不同结构的复极化相干矩阵值域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极化状态下干涉相干性与复极化相干矩阵的值域的关系。利用模拟数据和真实全极化SAR数据分析了滑动窗口大小和不同散射体对复极化干涉矩阵值域的影响,以及复极化干涉矩阵的结构对极化干涉SAR相干性分布空间的影响,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获取极化干涉SAR最优极化基和估计最优相干性。
龙江平丁晓利
关键词:极化干涉SAR
一种双基线极化干涉SAR的建筑物高度估计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在城区的建筑物高度估计中,散射单元内不同散射体相位中心不一致导致干涉相位混淆使得建筑物高度反演结果不精确。提出一种双基线的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建筑物高度估计方法,利用两条基线的全极化干涉数据增加观测量,通过建立干涉相位之间的优化准则消除分辨单元内多散射体的相位中心混淆的问题。利用覆盖山东省泰安市的三景高分辨率全极化TerraSAR-X数据进行实验,并通过实地调查验证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单基线方法,新方法反演获得的建筑物高度的精度更高。
李宁汪长城彭星付海强李鹏飞熊文秀
关键词:建筑物高度ESPRIT
一种优化的极化SAR图像海面目标检测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提出一种优化的极化SAR图像海面目标检测方法,结合改进的极化SAR四分量分解中的螺旋散射分量与Wishart分类器,充分利用极化散射特性、结构特征、统计特性来进行目标的自动检测。同时通过纹理特征相似性克服了Wishart分类器在无目标海域检测时容易将强度值较高的海杂波误认为目标的缺陷。采用美国无人机UAVSAR在Mexico海域和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海域获取的两组L波段全极化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优化方法能够较准确检测海面目标,很好地降低虚警率;同时解决了Wishart分类器在无目标海域发生错检的问题。
李鹏飞汪长城付海强李宁
关键词:纹理特征
植被高度的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分解反演法被引量:5
2014年
经典三阶段极化干涉SAR植被高度反演算法中地面散射相位估计不准确,从而导致植被高度反演精度存在偏差。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提出基于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分解的植被高度反演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Freeman-Durden分解方法对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进行分解,从而估计出更准确的地面散射相位。然后,结合随机体-地表散射(RVoG)模型反演植被高度。最后,利用欧空局(ESA)的软件PolSARpro模拟的L波段极化干涉SAR数据和亚马逊森林地区的ALOS PALSAR L波段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提取的植被高度相比经典三阶段法精度更高,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宋桂萍汪长城付海强解清华
关键词:极化干涉SA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