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B030301077)

作品数:10 被引量:86H指数:6
相关作者:许百男陈晓雷王飞王宇博赵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磁共振
  • 7篇手术
  • 7篇术中磁共振
  • 5篇神经外科
  • 5篇外科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瘤
  • 3篇语言
  • 3篇神经导航
  • 3篇神经外科手
  • 3篇神经外科手术
  • 3篇锥体束
  • 3篇外科手术
  • 3篇高场强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语言功能
  • 2篇微侵袭
  • 2篇微侵袭神经外...
  • 2篇可靠性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陈晓雷
  • 12篇许百男
  • 8篇王飞
  • 7篇孙国臣
  • 7篇宋志军
  • 7篇赵岩
  • 7篇王宇博
  • 2篇孙正辉
  • 1篇吕学明
  • 1篇周定标
  • 1篇李昉晔
  • 1篇孟祥辉
  • 1篇张挺
  • 1篇郑刚
  • 1篇马晓东
  • 1篇姜金利
  • 1篇余新光
  • 1篇李晋江
  • 1篇赵溪
  • 1篇张家墅

传媒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1篇2012
  • 10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级皮层运动区及锥体束的可视化研究及应用
目的基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功能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脑功能区可视化的可行性。方法功能神经导航下手术切除初级运动皮层及锥体束附近病变278例。术前应用血氧水平...
王宇博陈晓雷王飞赵岩宋志军孙国臣许百男
文献传递
精准神经外科:微侵袭神经外科新理念被引量:14
2011年
近10年来,随着神经导航和术中成像技术的发展,微侵袭神经外科的理念有了很大转变。借助于多模态脑功能导航和术中磁共振等技术,神经外科尤其是脑实质内病变的手术方式取得了很大进步。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精准神经外科理念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理念的合理发展和延伸。精准神经外科利用术中磁共振技术进行病变的最大化切除,同时利用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可以标记并在术中保护脑重要功能结构,以最大化地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效延长患者术后存活时间。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精准神经外科的理念,对于改善脑重要功能区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保持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许百男陈晓雷
关键词:外科手术微创性神经外科手术神经导航
高场强术中磁共振在胶质瘤术中应用的可靠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高场强术中磁共振(iMRI)在胶质瘤手术中判断肿瘤残余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8月收治的胶质瘤患者131例,其中男69例,女62例,年龄779岁,平均39.6岁,均于常规导航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切除满意后行高场强iMRI检查,将术者在显微镜下难以判断但磁共振影像上显示为肿瘤残余的部分切除并单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而iMRI显示无残余肿瘤者术后早期复查高场强MRI,评价iMRI对残余肿瘤的检测能力。结果应用高场强iMRI可获得高质量的术中影像;剔除28例判定有肿瘤残余但因贴近功能区未继续切除的患者,结合术中切除组织病理检查与术后早期MRI复查结果,iMRI诊断残余肿瘤的敏感性为98.0%(49/50),特异性为94.3%(50/53),诊断正确率为96.1%(99/103)。结论 iMRI能获得高质量的术中影像,可作为脑胶质瘤术中判断肿瘤残余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段。
宋志军陈晓雷孙正辉许百男赵岩孙国臣王飞王宇博丁伟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神经外科手术
初级皮质运动区和锥体束的可视化研究及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基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功能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脑功能区进行显微镜下可视化的可行性。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2月-2010年7月初级运动皮质及锥体束附近病变患者278例,男156例,女122例,年龄40.7±15.9(779)岁。278例中胶质瘤231例,转移瘤5例,脑膜瘤16例,海绵状血管瘤18例,动静脉畸形2例,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生殖细胞瘤3例,淋巴细胞瘤2例,均在功能神经导航下行手术切除。术前应用BOLD-fMRI及DTI技术进行扫描,通过导航工作站重建手运动区和锥体束并将导航影像投射至手术显微镜,用于镜下导航。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肌力、运动功能及KPS评分,并统计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78例患者中217例(78.1%)病变切除≥95%,246例(88.5%)病变切除≥90%,259例(93.2%)病变切除≥80%;术后1周内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发生率为22.3%(62/278),随访16个月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8%(19/278)。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fMRI及DTI结合功能神经导航对脑功能区进行显微镜下可视化是可行的,可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
王宇博陈晓雷王飞赵岩宋志军孙国臣许百男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运动皮质锥体束神经外科手术
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中锥体束移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索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中锥体束的移位情况及解决方法。方法 选择术前影像学诊断为额、颞、岛叶胶质瘤的患者63例,手术采用仰卧位下额颞入路,术前及术中应用MR I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进行扫描,并进行锥体束的追踪描计,对比术前及术中锥体束的位置。结果 锥体束在前后方向上18例发生向前移位,移位距离从0.9 mm至11.4 mm,42例发生向后移位,移位距离从1.7 mm至10.4 mm,3例无移位;锥体束在左右方向上31例发生向外移位,移位距离从1.5 mm至11.2 mm,30例发生向内,移位距离从1.3 mm至8.1 mm,2例无移位。结论 锥体束的移位的方向和距离具有不可预测性,最佳解决方案是通过术中影像及神经导航的实时更新并予以保护。
王宇博陈晓雷许百男马晓东孙国臣赵岩王飞宋志军赵溪
关键词:锥体束脑移位术中磁共振胶质瘤
术中磁共振和功能神经导航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评价高场强术中磁共振(iMRI)和功能神经导航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根据弥散张量成像重建白质纤维束,确定最佳安全手术入路及手术策略,术中常规应用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纤维束镜下导航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辅助手术,术后定期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本组16患者中,2例患者因术中磁共振扫描发现海绵状血管瘤残留需继续手术切除残留病变。术中末次扫描证实所有患者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完全切除。3例患者术后有短期新发神经动能障碍,其中2例长期随访时恢复至正常功能水平。长期神经功能致残为1例。无iMRI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iMRI可以实时评估海绵状血管瘤的切除程度。镜下功能神经导航术中显像脑干白质纤维束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和电刺激定位脑干颅神经核团,对最大限度切除病变、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很大帮助。
李昉晔陈晓雷张家墅李晋江郑刚吕学明张挺许百男
关键词:术中磁共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电生理监测
术中磁共振和功能神经导航在语言功能区病变手术的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和功能神经导航在语言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1例右利手患者在术中磁共振和基于血氧水平依赖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功能神经导航辅助下实施语言功能区病变手术,按部位分为A组(左额下回后部附近病变)和B组(左颞上回后部附近病变),术前及术后2周用西方失语症成套试验对所有患者进行语言评估,获得失语指数(AQ)。结果 AQ术前正常者(AQ≥93.8)33例,AQ术后与AQ术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Q术前低于正常者28例,AQ术后较术前对比有所提高(P<0.01)。术后2周时,14例(23.0%)出现语言功能下降,仅有2例(3.2%)在6个月随访时仍存在语言功能障碍。41例获得全切除,20例获得次全切除,AQ变化值(ΔAQ=AQ术后-AQ术前)与病变切除程度无关,A组ΔAQ高于B组。结论术中磁共振和功能神经导航技术能够较好显示病变与语言相关皮层及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语言功能区病变患者术后语言功能的保留。
王飞陈晓雷孙正辉赵岩孙国臣王宇博宋志军许百男
关键词:术中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高场强术中磁共振结合语言功能神经导航技术在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高场强术中磁共振系统与语言功能导航技术联合应用对优势大脑半球语言功能区胶质瘤手术切除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0年7月与优势大脑半球弓形束关系密切的胶质瘤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061岁,平均43.6岁,根据术前失语评分(AQ)将患者分为语言功能正常组(n=9)和语言功能障碍组(n=11)。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场强术中磁共振及弓形束导航辅助下手术,采用1.5T移动磁体、双室设计的术中磁共振系统,术前通过软件将弓形束重建的3D图像整合入神经导航系统,并在术中联合应用显微镜下功能神经导航。术前及术后24周、36个月进行随访(包括MRI检查及西方失语成套测验)。结果 20例患者均完成术前及术中弓形束重建,将3D重建图像整合入神经导航系统后成功实现了显微镜下导航。术后24周,语言功能正常组AQ(94.5±5.5)保持在正常水平,只有1例出现新发的传导性失语症状(AQ=81.8),而语言功能障碍组AQ(89.4±5.8)与术前比较(84.9±8.7)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6个月,语言功能正常组中除2例因肿瘤复发出现语言功能恶化外,其余患者AQ(98.3±0.5)均在正常范围,而语言功能障碍组AQ(95.2±2.6)较术后24周也有了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其他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无死亡病例。结论高场强术中磁共振结合功能神经导航是一项可靠、稳妥的技术,在肿瘤毗邻重要语言功能区及传导束时,可辅助外科手术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
赵岩陈晓雷王飞孙国臣王宇博宋志军许百男
关键词:神经导航
精准神经外科:高科技时代的神经外科新理念被引量:24
2010年
神经外科是医学中最年轻同时也是最复杂的一门学科,由于脑功能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要求神经外科手术必须定位准确,操作精细。早在1917年,现代神经外科的奠基人。
许百男陈晓雷
关键词:影像导航
高场强术中磁共振在胶质瘤术中应用的可靠性研究
目的通过行术中磁共振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评价术中磁共振在胶质瘤手术中判断残余肿瘤的可靠性。方法对131名行胶质瘤切除术的患者,在常规导航显微手术术者切除满意时行术中磁共振检查。将术者显微镜下难以判断但影像上显示为肿瘤残...
宋志军陈晓雷赵岩孙国臣王飞王宇博许百男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