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C2012036)

作品数:16 被引量:82H指数:6
相关作者:田军章叶泽兵曹东林黄基伟林茂锐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救援
  • 3篇应急
  • 3篇荧光
  • 2篇演习
  • 2篇药品
  • 2篇药品保障
  • 2篇医学救援
  • 2篇突发公共
  • 2篇结核
  • 2篇结核分枝杆菌
  • 2篇紧急医学救援
  • 2篇公共卫生
  • 2篇分枝杆菌
  • 2篇杆菌
  • 1篇电泳
  • 1篇东盟地区论坛
  • 1篇多模式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胸部CT表现
  • 1篇血红蛋白

机构

  • 16篇广东省第二人...
  • 3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韶关学院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广州迪澳生物...

作者

  • 11篇田军章
  • 8篇叶泽兵
  • 5篇曹东林
  • 3篇林茂锐
  • 3篇王声湧
  • 3篇黄基伟
  • 3篇张刚庆
  • 2篇曾少庆
  • 2篇李明友
  • 2篇洪文松
  • 2篇卢慧勤
  • 2篇曾泗宇
  • 2篇胡亮杉
  • 2篇王婷
  • 2篇郑妮
  • 2篇马晓芬
  • 2篇江桂华
  • 2篇董晓梅
  • 2篇张国伟
  • 1篇宋俊

传媒

  • 5篇中国急救复苏...
  • 3篇现代医院
  • 2篇伤害医学(电...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药品保障模块化及品量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结合突发事件的特点,收集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处置突发事件类型、药品保障需求特征及各种应急保障中药品使用数据。结合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的任务目标,联系救援任务中药品的真实应用情况,运用模块化原理,根据药品需求的基本特征,确定药品保障模块的种类、数量标准。利用各模块对应的疾病类型比例,结合治疗药品的平均日用量以及平均用药时间,计算出100名伤病员每天所需的药品数量,初步构建了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药品保障品种、数量及模块库。为紧急医学救援实现科学救援、精确化保障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
卢慧勤曾泗宇郑妮张聪田军章
关键词:救援突发事件药品保障模块化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应用
2013年
【摘要】目的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序列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估;通过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验证其稳定性。结果建立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对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灵敏度可达102个菌/mL;痰标本结核分歧杆菌检测的敏感性为94.64%(53,56),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的敏感性为92.86%(52/56);检测的特异性为96.55%(28,29),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的特异性为96.55%(28/29)。结论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
曹东林胡亮杉曹炜伟石磊叶蕾叶泽兵田军章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真菌培养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联合真菌培养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1010例住院患者资料,免疫比浊法检测1—3-β—D葡聚糖(G试验)含量,联合真菌培养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36例患者确诊为DFI,真菌培养阳性率为100%,G试验阳性率(〉20μg/L)为92.65%。539例患者疑诊为DFI,真菌培养阳性率为66.23%,G试验阳性率为33.77%。335例患者排除诊断为DFI,真菌培养阳性率为0,G试验阳性率为0.1010例怀疑DFI的患者中,G试验阳性患者为308例,包括确诊DFI和疑诊DFI患者,确诊DFI患者BG含量中位数,最小值和最大值均明显高于疑诊DFI患者BG含量。G试验阴性(〈20仙g/L)患者为702例,确诊DFI患者,疑诊DFI患者和排除诊断DFI患者B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试验联合真菌培养能用于准确确诊和排除诊断DFI,并且BG含量能反映诊断DFI的可靠程度。
李丽华李明友林茂锐黄基伟曹东林
2015年东盟地区论坛第四次救灾演习化学品泄漏医疗紧急救援
2016年
2015年5月24—28日,2015年东盟地区论坛第四次救灾演习在马来西亚玻璃市州举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被国家任命作为我国唯一医疗机构,代表国家派出紧急医学救援队参加。此次由中、美、俄、日、韩、印、澳、欧盟等近30个国家参与的演习以台风登陆马来半岛北部为背景,在化学品泄漏、建筑物坍塌、洪水、石油泄漏和工厂事故等模拟情境下进行救援。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负责化学品泄漏、建筑物坍塌、道路交通事故模拟情景下的应急救援。本分队参与了化学品泄漏现场国际医疗紧急救援任务。通过充分的准备、团队的配合和熟练的专业救援技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并对参与国际性的多国合作化学品泄漏医疗紧急救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林劲芝叶泽兵叶云凤王声湧董晓梅田军章
关键词:救灾演习化学品泄漏紧急救援
构建高效协同的紧急医学救援信息系统被引量:5
2013年
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导致2.5万人丧生,这是自然灾害给人们留下了沉重的思考;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则是人为灾害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正如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我们的世界比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灾难的伤害。”如何应对这些天灾人祸?怎样才能尽快对灾害做出准确的判断、科学的评估和应急反应决策,合理的安排有限的物力,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当务之急是构建一个紧急医学救援信息系统。
张刚庆赵国香洪文松张国伟叶泽兵田军章
关键词:紧急医学救援信息系统
探针荧光定量PCR在肺炎链球菌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建立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炎链球菌的方法。方法针对肺炎链球菌种属特异性基因lytA,设计合成了特异引物和探针,研究引物和探针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确定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的临界值(cut-off value)。将荧光定量PCR和细菌培养法进行比较,同时检测158份肺炎患者痰液标本加以验证。结果针对LytA基因所设计的引物和探针能灵敏地检出常见致病的血清型肺炎链球菌株,检测灵敏度为每个反应100个基因组DNA拷贝。通过荧光量PCR方法,35株肺炎链球菌中检测结果为阳性有34株,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有1株;15株非肺炎链球菌全部为阴性。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158份痰液标本中共检测出34份肺炎链球菌阳性,其中10份培养出相应的病原菌。肺炎链球菌阳性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肺炎链球菌阳性患者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能特异地检测肺炎链球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提高临床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标本的阳性检出率。
曹东林胡亮杉林茂锐王婷黄基伟田军章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
基于SIR流行病模型的应急反应优化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前人类对流行病的防治仍然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状态,每一次新型疫病的发作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盲目反应才能找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张刚庆洪文松张国伟叶泽兵田军章
关键词:SIR数学模型应急反应
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免疫荧光层析法定量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方法:用6.0%和8.0%定值样本评价免疫荧光层析法的精密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对照组,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200份EDTA-K2抗凝全血Hb A1c,进行同步盲法比对试验。结果 :荧光免疫层析法的精密度在6.0%和8.0%定值样本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1%和5.3%。免疫层析荧光法与HPLC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10+1.021x,相关系数r=0.982;以6.0%和8.0%作为cut-off值,得kappa值分别为0.950(P<0.001)和0.922(P<0.001)。结论 :免疫荧光层析法与HPLC法检测Hb A1c具有一致性,可用于Hb A1c的临床检测。
曹东林雷达张知洪王婷孙亮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
84株沙门菌耐药特征及分子分型结果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2-2014年临床常见沙门菌耐药特性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分离的84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选取不同菌株来源、血清型和耐药谱的51株沙门菌,按照美国PulseNet标准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应用BioNumerics软件对电泳图谱进行分析,确定菌株间的相关性。结果 84株菌分为20种血清型,沙门菌前3位血清型构成比从高到低分别为:鼠伤寒沙门菌占42.86%(36/84)、肠炎沙门菌占15.48%(13/84)、斯坦利沙门菌占8.33%(7/84)。本次分离沙门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达84.21%以上,对于环丙沙星与氯霉素的敏感性在66.67%以上,对于甲氧苄啶与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在50.88%以上,但仍存在多株多重耐药现象。51株沙门菌经过聚类分析可分为42个PFGE型,表现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结论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沙门菌耐药谱与PFGE分型无明显关联。
林茂锐周旋李明友黄基伟刘桂治曹东林
关键词:沙门菌耐药性脉冲场凝胶电泳
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CT表现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CT特点。方法13例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行胸部CT检查。结果胸部CT显示:病灶主要位于两肺下叶及右肺中叶者8例,主要位于两肺上叶者5例,均为双侧发病;纵隔/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4例,伴钙化3例;结节状密度增高影8例,类圆形磨玻璃密度影7例,小叶中央结节及树芽征5例,合并支气管扩张4例,合并条索影13例,合并胸膜增厚5例,合并网格影(叶/段分布的蜂窝状影)4例,合并空洞2例。结论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及类圆形磨玻璃密度影较具特征性,病变多位于两肺下叶及右肺中叶,多为双侧发病,常伴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条索影、支气管扩张、小叶中央结节及树芽征、胸膜增厚,是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CT特点。
江桂华朱莹叶泽兵黎程张刚庆马晓芬曾少庆田军章
关键词:艾滋病非结核分支杆菌影像诊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