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52)
- 作品数:9 被引量:97H指数:5
- 相关作者:付迎春赵耀龙宋爽李展聪邓洁茹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GIS的城市快速路限速问题研究——以广州市内环路为例
- 2013年
- 基于道路最高限速值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了广州市内环路的限速问题.采用数学建模与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广义费用函数,以死亡率为约束条件,依据实际道路参数的曲线路段和平直路段模型修正,计算得到广州市内环路的最佳限速值.应用ArcGIS软件平台分路段对内环路最佳限速值进行可视化.
- 付迎春王敏朱华
-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ARCGIS
- 城市异质植被的覆盖度估算模型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植被覆盖度是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亚热带城市异质植被覆盖特征,选择像元尺度的植被指数(NDVI)转换模型、亚像元尺度的植被—土壤两端元模型(V-S Model)和植被—高—低反射率三端元模型(V-H-L Model)在TM影像上估算植被覆盖度,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比验证3种模型的估算精度及其适用性。结果表明模型尺度和背景亮度对植被覆盖度估算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NDVI转换模型整体高估覆盖度为27%,V-S模型和V-H-L模型整体低估覆盖度分别为23%和5%;验证结果证明:NDVI转换模型对高密度(>60%)植被的估算结果最好,低估4%;V-H-L模型对中密度(40%~60%)和低密度(<40%)植被的估算结果最优,仅低估2%,并受背景亮度的影响最小。因此,NDVI转换模型适用于高密度植被覆盖度的估算,亚像元尺度下的V-S模型和V-H-L模型适用于低、中密度植被覆盖度的估算,并以V-H-L模型估算较为准确。
- 王敏付迎春
-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亮度
- 基于地面Lidar的树冠体积和表面积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20
- 2015年
- 树冠体积和表面积是树木生物量计算中非常重要的参数。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出一套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树木树冠体积和表面积的高精度测量和计算方法。研究方法如下: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外业作业流程,主要有控制点布设、控制靶标布设、控制点和靶标的坐标测量、设站、扫描等。其次,描述了内业数据处理流程,包括点云数据的配准、以1 cm为间隔分割点云、点云层表面点的筛选、内部点的剔除、分层构面等。然后,基于点云分层所构多边形,求算树冠体积和表面积。最后,以广州大学校园内的8颗样本树为例,将计算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本研究方法所测得的树冠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结果更为合理、精度也更高。因此,本方法实现了高效、无损、精确的获取树冠的体积和表面积,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 谢鸿宇赵耀龙杨木壮李长辉李展聪宋爽邓洁茹
- 多云雨城市地区Landsat多时相影像的大气校正反射率特征评估被引量:1
- 2018年
- 应用2种主要大气校正方法(LEDAPS与FLAASH),对广州城区多时相Landsat TM、ETM+和OLI传感器影像进行大气校正评估,包括连续15年大气校正前后影像的地表反射率、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缨帽变换绿度与亮度分量和地物类别可分性Jeffreis Matusita(J-M)距离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2种校正影像的校正效果在可见光波段最明显,且在不同波段表现出不同的光谱响应特征;校正后的时间序列影像反射率均具有波动性,FLAASH校正影像反射率波动较为显著;相对LEDAPS校正影像,FLAASH校正影像高估了近红外波段反射率,从而高估NDVI、缨帽变换分量;成对t检验结果显示2种校正影像在二次人工林与城市用地的类别可分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应用FLAASH校正影像的反射率计算得到较高的缨帽分量值,主要源于FLAASH对短波红外波段水汽校正的不足,证明在多云雨城市地区(如广州市),水汽对大气校正存在重要影响.
- 于洋马超付迎春
- 关键词:FLAASH大气校正可分性
- 广东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生态”城市化协调度时空变化及其聚类模式被引量:34
- 2018年
- 多维城市化协调度评价是衡量区域城市化质量的重要方面,探究城市化时空聚类模式则是分析区域城市化特征的有效方法。针对目前城市化协调度评价缺乏多维度时空综合分析的现状,本文以广东省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时空权重矩阵的复杂时空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运用此模型分析2006-2014年城市化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时空扫描方法分析其聚类模式。研究结论为:(1)近10年来城市化水平呈现3种时序特征,人口城市化水平表现出随时间均衡发展的"集中"特征,而经济与土地表现出低频次的"集中与分散"交替,社会、生态及综合水平表现出高频次的"集中与分散"交替;稳定型城市主要位于珠三角核心区。(2)各维度及综合系统协调度时空聚类区既有空间分异性又有重叠性,人口协调度时空聚类于粤西地区,经济与土地维度协调度时空聚类高度重合于珠三角与粤北地区,社会与生态维度协调度时空聚类交叉于珠三角与粤东地区,而综合系统协调度居中。此外,时空聚类区的人口、经济与社会维度的协调度稳定性要优于土地与生态维度。本文结论有助于揭示区域城市化的时空特征。
- 李久枫余华飞付迎春赵耀龙
- 广州城市暴雨内涝时空演变及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5年
- 暴雨内涝是城市常见的"城市病"。本研究通过收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之后广州市主城区严重暴雨内涝资料,探索改革开放后广州市暴雨内涝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暴雨内涝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至今,广州市主城区暴雨内涝点在时间和空间2个尺度上有显著的变化。早期内涝点主要集中于市中心的越秀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逐渐在白云、天河等城市化较快的区域出现。从1990-2010年,广州市城乡建设用地扩张显著,城市不透水面密度与暴雨内涝点核密度呈正相关。其相关性随城市化发展逐渐增强,表明改革开放后广州市城市的快速扩张,对主城区暴雨内涝点的时空演变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城市暴雨内涝的防治应重视城市不透水面格局的优化和调整。
- 李彬烨赵耀龙付迎春
- 关键词:建设用地扩张
- 广州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响应特征被引量:1
- 2013年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指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转换并固定下来的碳量,是反映城市扩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指标,探索巨型城市——广州在快速城市化时期的NPP动态及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MODIS-1km NPP影像数据开展2001~2006年广州市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及NPP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特征的初步探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区及近郊NPP主要分布在250~500 gC·m?2·a?1,山区NPP主要分布在500~750 gC·m?2·a?1,总体呈现出2001~2003以0.13平均速率增长,而后在2003~2006年以?0.75的平均速率下降的趋势。广州市不同地区NPP总量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率分布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比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的NPP转移强度比例,发现灌丛、木本草地和混交林等高NPP均值地类转为草地和农用地等低值NPP地类,是NPP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与城市扩张后通过复垦这些地类来保持农用地数量平衡的策略密切相关,各地类上NPP的变化清晰指示了生态系统对城市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
- 付迎春卢雪玉曾献铁
- 关键词:NPP
- 基于Cubist模型树的城市不透水面百分比遥感估算模型被引量:11
- 2016年
- 不透水面是城市区域中一种典型的土地覆盖类型,是衡量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与传统基于像元级的遥感研究方法相比,不透水面百分比(Impervious Surface Percent,ISP)的估算可以进入像元内部,获得更准确的城市信息。本文应用Cubist模型树,对Landsat TM的原始波段变量(除热红外波段),建立ISP估算的基础模型(Base Cubist-ISP)。通过基于模型树的集成学习优化算法和加入相邻时相影像的波段变量中值,以削弱噪声的影响。然后,优选热红外波段和各种衍生变量,并进行属性精简,继而应用集成学习算法得到的参数和精简后的变量建立ISP估算的优化模型(Optimal CubistISP)。对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的实验结果表明,Optimal Cubist-ISP模型估算不透水面的整体均方根误差(RMSE)为12.98%,决定系数(R2)为0.90,精度明显优于Base Cubist-ISP模型,RMSE降低约5.03%,ISP在透水面区域被高估和高密度不透水面区域被低估的现象得到改善。本文提出的基于Cubist模型树建立ISP遥感估算的模型及优化方法可以适用于城市区ISP的提取。
- 戴舒付迎春赵耀龙
- 关键词:集成学习算法OPTIMAL
- 基于无棱镜全站仪的树冠体积算法被引量:10
- 2014年
- 树冠体积是树木生物量计算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在此,介绍了一套基于无棱镜全站仪的树木树冠体积测量和计算方法。首先,在树木周围布设控制点,并用GPS测定控制点坐标。其次,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将树冠分层,每层根据树冠伸展情况和凹凸变化选择特征点施测。再次,将所测各层的特征点,在各自层内两两相连,构成弧段面。然后,由下至上,相邻弧段分别进行内插点操作,以保证上下两弧段的点数目相同,将上下弧段的点一一对应相连,以构成多面体,进而建立树冠模型,利用积分算法计算树冠的体积。最后,选取了7棵不同冠形的样本树,比较了传统方法、无棱镜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所测树冠体积。结果表明,全站仪所测体积的精度大大高于传统方法;与三维激光扫描仪相比,大体上有10%~20%的误差。考虑到,无棱镜全站仪野外工作环境要求和造价都远低于三维激光扫描仪,因此,本文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 谢鸿宇赵耀龙杨木壮李长辉李展聪宋爽邓洁茹杨锦林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