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32B07-02)

作品数:17 被引量:306H指数:8
相关作者:靳小怡崔烨杨婷谢娅婷罗丞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14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婚姻
  • 5篇农村
  • 5篇农民
  • 5篇农民工
  • 5篇民工
  • 4篇人口
  • 3篇生计
  • 3篇团结
  • 3篇农村留守妇女
  • 3篇留守妇女
  • 3篇婚姻挤压
  • 2篇代际关系
  • 2篇调查数据
  • 2篇意愿
  • 2篇社会保障
  • 2篇生计策略
  • 2篇农村流动人口
  • 2篇户籍
  • 2篇父母
  • 1篇新生代农民

机构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陕西省社会科...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1篇靳小怡
  • 3篇杨婷
  • 3篇罗丞
  • 3篇崔烨
  • 3篇谢娅婷
  • 2篇郭秋菊
  • 2篇杜海峰
  • 2篇王桂新
  • 1篇刘朔
  • 1篇杜巍
  • 1篇韦娜
  • 1篇胡健
  • 1篇刘茜
  • 1篇刘红升
  • 1篇张露
  • 1篇姚俊霞
  • 1篇韩雪
  • 1篇刘利鸽

传媒

  • 4篇人口学刊
  • 3篇南方人口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人口研究
  • 1篇学海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山东女子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婚姻挤压下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性别偏好——基于相对剥夺感视角的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持续了三十年,婚姻挤压问题日益凸现,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则加剧了婚姻挤压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严重性与复杂性。受制度与非制度因素影响,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处于社会底层,易遭遇成婚困难、诱发相对剥夺感,可能对生育偏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相对剥夺感视角,对2009年福建省X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婚姻挤压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性别偏好的观念与行为均无显著影响,但相对剥夺感对生育性别偏好行为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婚姻挤压与相对剥夺感对农村流动人口生育性别偏好演化的特殊作用,对国家调整生育政策、提高流动人口计生服务与管理、促进性别平等有一定借鉴意义。
靳小怡谢娅婷韩雪
关键词:婚姻挤压相对剥夺感生育性别偏好
婚姻关系、生计策略对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本研究基于安徽巢湖市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通过与非留守妇女和准留守妇女的对比,描述了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婚姻关系和生计策略状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婚姻关系和生计策略对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代表"爱情"的婚姻关系和代表"面包"的生计策略对三类妇女的主观幸福感都存在影响,但三类妇女追求"爱情"和"面包"的侧重点和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对留守妇女而言,"爱情"和"面包"同等重要,二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相互独立;对准留守妇女和非留守妇女而言,"爱情"和"面包"也都很重要,但同时"面包"是"爱情"的现实基础。
罗丞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婚姻关系生计策略
社会支持对中国农村人口社会安全感的影响研究——基于性别的视角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运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进行的"百村性别失衡与社会稳定调查"数据,基于性别视角分析社会支持对中国农村居民社会安全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种社会支持中,实际支持对中国农村居民的社会安全感影响作用显著,表现为个体的社会支持资源越丰富,获得的实际帮助越多时,个体的社会安全感越高。对比不同性别状况的农村居民发现:丰富的实际支持资源能够有效地提升男性的社会安全感,不同性别农村居民的社会支持对其社会安全感的影响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谢娅婷靳小怡
关键词:社会支持网农村人口社会安全感性别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随迁父母的代际关系——基于代际团结模式的分析被引量:25
2015年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流动人口已呈现举家迁移趋势,农村随迁父母规模也将继续增加。家庭代际关系对农村随迁父母的生活福利有重要影响,但目前流入地政府和学术界对此未给予充分关注。本文利用2013年12月在深圳市P区的农民工随迁父母调查数据,基于代际团结模式探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随迁父母的代际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改变了传统的家庭代际关系,农村随迁父母与外出务工子女同住增强了农村流动家庭的代际团结,女儿在家庭代际关系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家庭养老的传统性别分工有所弱化。城镇化背景下依靠子女养老已经难以满足农村随迁父母的现实养老需求,而社会养老逐渐成为农村随迁父母的养老选择之一。本文是将代际团结模式分析应用于中国农村随迁父母代际关系研究的有益探索,同时可以为流入地政府制定改善农村随迁父母的生活福利、实现农民工及其家庭在流入地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靳小怡崔烨郭秋菊
关键词:农村流动人口
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民工的“跨户籍婚姻”研究——基于深圳P区的调查发现被引量:4
2016年
城市的务工经历不仅为农民工增加了就业选择,也为他们提供了与"市民"通婚的婚姻缔结平台。文章利用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12月深圳P区农民工调查数据发现,首先,处于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地位的农民工更可能实现跨户籍通婚;其次,跨户籍通婚农民工的婚姻策略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第三,跨户籍通婚使不同性别农民工婚姻匹配的向上流动特征显著;第四,跨户籍通婚并没有显著降低不同性别农民工婚姻质量;最后,未婚农民工的跨户籍通婚意愿较强。
靳小怡张露杨婷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性别
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共服务需求对户籍意愿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使用定量数据,基于比较视角,以深圳市为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公共服务需求对类型期望和时间期望两方面户籍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二代的子女义务教育和住房保障需求倾向于选择深圳户籍满足,而就业保障和养老保障需求倾向于选择非深圳户籍实现;第三代短期内希望医疗保障需求通过老家县城或城镇户籍实现,长期内则希望住房保障需求通过深圳户籍实现;第二代落户深圳的意愿更加强烈,并受到社会经济地位、来源地、是否拥有土地等因素的影响,而第三代的户籍意愿较不确定;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对比城乡及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差异,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做出理性的户籍选择。
靳小怡杨婷韦娜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亲近还是疏离?乡城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代际关系类型分析——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被引量:36
2015年
在大规模乡城人口流动背景下,代际关系对农民工家庭成员的生活福利具有重要影响。类型学方法是描述复杂多样家庭关系的有用工具,然而目前鲜有对中国农民工家庭代际关系多样性的类型学研究。文章利用2013年12月在中国深圳市的农民工调查数据,使用潜在类别分析的方法,发现了农民工家庭中存在紧密型、远但亲近型、近但有间型与疏离型等四种关系类型,其中最具传统大家庭特征和强凝聚力的紧密型关系仍是农民工家庭中最普遍的关系类型,但已深刻地打上了城镇化烙印,反映了传统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传承与变迁特征;远但亲近型关系反映了乡城人口流动背景下外出务工子女远距离赡养父母的努力,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成为维系家庭代际关系的新的重要纽带。
崔烨靳小怡
关键词:农民工
婚姻挤压对中国农村不同群体安全感的影响——基于全国百村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中国的男性婚姻挤压问题,已成为目前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之一,给包括不同婚姻状态下男女两性在内的社会各群体的安全感均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影响人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从个人微观层次分析婚姻挤压下农村各群体的安全感现状及婚姻挤压对不同年龄和地区的农村男性安全感的影响发现: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的安全感最低,婚姻状况对个人的安全感具有显著影响,婚姻挤压对男性安全感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代差异以及地区差异。提高中国农村各群体的安全感需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各群体的生存状况,统筹解决性别失衡引起的婚姻挤压问题,从国家政策与制度创新的层面关注婚姻挤压及农村各群体的安全感问题。
谢娅婷靳小怡杜海峰
关键词:性别失衡婚姻挤压大龄未婚男性安全感社会风险
婚姻挤压对农村流动男性养老意愿的影响——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我国农村持续的性别失衡带来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对家庭养老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利用2009年福建省X市的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基于压力应对理论分析主客观婚姻挤压对农村流动男性养老意愿的影响。分析发现,在面对未来养老压力时,客观存在的婚姻挤压现状比主观遭受婚姻挤压更能构成养老压力源,大龄未婚男性拥有的养老资源少于已婚男性,因此大龄未婚男性更容易采用消极的退行方式应对养老,即不为养老做任何准备。
郭秋菊靳小怡
关键词:婚姻挤压养老意愿
资源禀赋、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土地处置意愿的影响——基于理性选择视角的分析被引量:57
2015年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民工的生计和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性在不断减弱。本文利用2013年12月深圳市P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Mlogit模型,分析了农民工的资源禀赋与社会保障制度对其土地处置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宅基地保留意愿依然强烈;其承包地退出意愿明显强于宅基地退出意愿,且受到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状况等个体资源状况及老家住房结构、是否拥有土地等家庭资源状况的显著影响。农村社会保障仅对农民工的承包地处置(包括保留和退出)意愿影响显著,城市社会保障对农民工的宅基地处置(包括保留和退出)意愿影响显著。因此,应在农民工资源禀赋提升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强化农民工的土地退出意愿。
杨婷靳小怡
关键词:资源禀赋社会保障制度承包地宅基地退出意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