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00058)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范文辉李露斯武强杨忠宋敏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神经干
  • 5篇神经干细胞
  • 5篇细胞
  • 5篇干细胞
  • 3篇胚胎
  • 3篇基因
  • 3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蛋白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增强型绿色
  • 2篇增强型绿色荧...
  • 2篇质粒
  • 2篇鼠胚
  • 2篇鼠胚胎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小鼠
  • 2篇转染
  • 2篇小鼠
  • 2篇小鼠胚胎

机构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9篇范文辉
  • 6篇李露斯
  • 4篇武强
  • 3篇杨忠
  • 2篇刘之荣
  • 2篇宋敏
  • 1篇陈康宁
  • 1篇吴铮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神经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α2巨球蛋白cDNA片段-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构建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构建α2巨球蛋白cDNA片段(FP6)-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EBFP)质粒(pEBFP/FP6双表达质粒)。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出FP6,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再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FP6插入pEBFP表达基因中,构建pEBFP/FP6质粒,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PCR方法能克隆FP6,并成功构建pEBFP/FP6质粒,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pEBFP/FP6质粒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结论:利用PCR、酶切、连接反应等基因克隆手段,可以构建pEBFP/FP6双表达质粒。
刘之荣范文辉李露斯
关键词:质粒Α2巨球蛋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克隆
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干细胞治疗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武强李露斯范文辉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干细胞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下降老年期痴呆老年人痴呆
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与超微结构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观察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记忆功能与超微病理改变。方法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记忆功能,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超微病理改变。结果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水迷宫潜伏期比对照组小鼠明显延长,而在探索实验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观察到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海马区神经元肿胀,突触稀松形态不一。结论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能够较好的模拟AD患者的表现及病理过程,提供有效的实验动物模型。
武强李露斯范文辉宋敏杨忠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水迷宫实验超微结构
神经干细胞疗法被引量:3
2001年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病变部位实行干细胞替代或转基因治疗是新发展起来并极有前景的神经病学治疗战略。过去十年在神经干细胞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使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从实验室应用到临床成为可能。
范文辉陈康宁
关键词:细胞疗法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间质细胞
pEBFP/FP6共表达质粒转染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将α2巨球蛋白cDNA片段(FP6)-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EBFP)共表达质粒pEBFP/FP6转染至神经干细胞(NSC)中,观察其对NSC生长、分化、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NSC,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pEBFP/FP6共表达质粒转染进NSC中,利用其携带的绿色荧光和RT-PCR观测其转染情况。结果:经鉴定所培养的细胞是NSC,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成功的将pEBFP/FP6双表达质粒转染进NSC。结论:脂质体转染能将pEBFP/FP6共表达质粒转染进NSC中,pEBFP/FP6基因对神经干细胞生长、分化、增殖无明确影响。
刘之荣范文辉李露斯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转染脂质体
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索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的体外培养,探讨NSCs作为基因靶细胞,以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标记NSCs的可行性。方法:胚胎小鼠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无血清细胞培养,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技术鉴定。NucleofectorTM转染仪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导入NSCs,用G418筛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挑选EGFP表达最强的克隆,并做免疫荧光鉴定及诱导分化细胞的鉴定。结果:从胚胎小鼠脑组织分离的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的蛋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后能高效表达,且不影响其增殖、分化能力。结论: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能够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培养;神经干细胞可直接作为基因靶细胞;转染EGFP的神经干细胞表达稳定且对NSCs的增殖和分化无明显影响。
武强李露斯范文辉杨忠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
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海马移植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在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小鼠观察神经干细胞(nerual stem cells,NSCs)移植后细胞的存活、迁移以及对小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质粒转染培养胚胎NSCs,小鼠海马内移植,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结果EGFP转染NSCs海马内移植2个月后可观察到GFP阳性细胞,大部分分布在针道附近,部分向同侧皮层迁移,亦有部分通过胼胝体向对侧大脑迁移,同时小量细胞发出类似于神经元的长突起。AD小鼠的记忆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胚胎NSCs海马内移植后能存活、迁移并分化为神经组织细胞,并能显著改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武强李露斯范文辉宋敏杨忠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胚胎神经干细胞转基因小鼠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04年
背景:近年来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虽有许多进展,但多数药物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慢性前脑灌注不足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自发现刺激小脑顶核可使大脑血流量增加后,一些作者相继在大鼠脑梗死模型上使用顶核电刺激(fastigialnucleusstimulation,FNS)治疗并取得疗效。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大鼠的治疗作用与机制。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第三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材料为雄性Wistar老龄大鼠44只(>12月龄),体质量300~400g。干预: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2个月组、缺血4个月组;每组12~14只大鼠。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备大鼠慢性前脑灌注不足模型。假手术对照组动物仅行颈前切开,不结扎颈总动脉。各组动物随机均分为FNS和非FNS两种处理。前者将电极插入双侧小脑顶核(以前囟为原点,坐标为:P11.8,L0.5,H5.7,单位:mm),并以电流强度50μA,频率50Hz的直角方波脉冲连续刺激30min,后者只插入电极,不予电刺激。主要观察指标:用电脑控制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的认知能力,记录灯光刺激大鼠即完成穿梭动作的主动回避反应和经电刺激才能完成穿梭动作的被动回避反应。结果:大鼠学习能力检测的被动回避反应,非FNS缺血2个月成功率为15.3%,缺血4个月成功率为8.7%;
范文辉
关键词:小脑顶核电刺激血管性痴呆物理治疗
GBS与空肠弯曲菌感染被引量:10
2005年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啨syndrome,GBS)表现为一种由前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触发的自限性自身免疫疾病,其中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jejuni,CJ)是最常见的前驱感染病原,研究提示血清型O(Penner)O:1,O:2,O:4,O:10,O:19,O:23,O:36,O:41等CJ菌株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在分子结构上与人类神经节苷脂表位之间具有分子模拟现象,从而导致机体对二者的交叉反应产生抗神经节苷脂自身抗体可能是GBS的发病机理。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在不同类型的GBS患者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这个特点在急性周围神经病中可用于临床诊断和估计预后。
吴铮范文辉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空肠弯曲菌发病机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