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W010)
-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建刚韩清玉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形式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形式观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形式的意识形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态度。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西马理论家对西方文论史和美学史上关于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与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进行对话的结果。詹姆逊和伊格尔顿对形式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深入阐发,并将其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之中,从而使其成为西马文论的代表性理论之一。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中缺少对形式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致使其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减弱。吸收和借鉴西马的形式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形式诗学应该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 杨建刚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陌生化理论的旅行与变异被引量:34
- 2012年
- 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理论范畴"陌生化"从俄国到欧美经历了一个旅行和变异的过程。布莱希特的陌生化(间离效果)、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以及当代西方学术界的诸多理论和范畴都直接源自于对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的吸收、借鉴和改造。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伴随着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西方学术界却出现了陌生化理论研究的新热潮,其研究内容在走向深入的同时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一旅行和变异的过程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原因,其各种变体也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 杨建刚
- 关键词:陌生化间离效果新感性理论旅行
-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教授访谈录
- 马克思主义者往往忽视形式研究的重要性,而詹姆逊教授却认为形式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尤为重要,并且用"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来概括他的学术研究。因此,笔者以此为主题,围绕他学术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对詹姆逊教授进行了访谈,以期对中国马...
- 杨建刚王弦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文献传递
- 批判理论的符号学拓展——鲍德里亚学术研究中的符号学方法被引量:5
- 2017年
- 鲍德里亚是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之间的相互征用与对话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家。虽然鲍德里亚的学术生涯经历了由马克思主义向后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但符号学是贯穿始终的方法论。正是符号学方法的运用使其学术生涯呈现出断裂与联系的内在张力。通过将符号学引入马克思主义,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物体系、时尚和艺术品拍卖及其体现出来的消费意识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进而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以此丰富和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也正是将符号学方法推向深入,促使他最终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的基本原则,并在对后工业社会的文化、艺术和传媒等文化景观的批判中发展出了拟像、仿真、内爆和超真实等学说,并以此把海湾战争作为一种媒介事件展开批判,从而成为一个典型的后现代理论家。
- 杨建刚
- 关键词:消费社会物体系符号政治经济学媒介事件
- 马克思主义对形式主义的吸收和借鉴——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被引量:4
- 2015年
- 詹姆逊是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对话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吸收和借鉴形式主义,进而对二者进行辩证综合是他的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基础,渗透到了他的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全过程。詹姆逊认为以"辩证思维"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应该是一种"元评论",这种评论把历史、政治和形式看作是三位一体的,并把"形式的意识形态"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方法基于他对历史上关于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的各种理论的反思、批判和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文本阐释学来挖掘隐藏在文本深层的作为"政治无意识"的意识形态。詹姆逊的学术研究方法可以为我国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批评所借鉴,"马克思主义者到底该怎样读文学?"也应该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者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 杨建刚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形式主义意识形态阐释学
- 学术批评抑或政治斗争——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的论争及其反思被引量:2
- 2012年
- 20世纪20年代苏联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之间发生了一场长达十年的论争,文章主要对这场论争的产生、过程、结果和原因进行考察和反思,进而探讨二者对话的可能性。俄国形式主义与十月革命同年发生,这就注定了二者之间必然产生纠缠不清的复杂关系。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使俄国形式主义最终消亡,也使大多数形式主义者长期处于自我省思和批判之中。这场论争已经超出了学术批评的限度而具有政治斗争的色彩。"形社者"、巴赫金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进行了对话的尝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学术立场上进行平等对话应该成为推动文学理论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 杨建刚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形式主义学术批评
- 论康德审美自律思想的多重内涵
- 2012年
- 源于"审美无利害"观念的审美自律思想,以审美的无功利、无目的为基本内涵。它奠基于康德道德哲学的意志自律思想,强调不受外部因素束缚的自我规定性,以自由为连接二者的纽带,并最终指向"人是目的"这一主体性哲学价值取向。纵然把康德著作中所有出现"自律"字眼的言语在此尽数罗列,也未必能穷尽康德审美自律思想的全部内涵。这是因为康德所提出的审美自律虽为重要的美学命题,但更多的是指向一种美学思想的特征描述。这就意味着:康德之体大精深的美学思想,众多层面的理论阐述都是对其审美自律性特征的阐释。2如此一来,康德的审美自律思想内涵决非"相对于他律而言的自我规定性"那般单一,而是具有多个层面的丰富内涵。因此对康德审美自律思想不能停留在"盲人摸象"
- 韩清玉
- 关键词:《判断力批判》道德哲学先验哲学美学传统俄国形式主义
- 语言学转向视域中批判理论的交往转向被引量:1
- 2015年
- 语言学转向对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范式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并在与西方现代语言哲学的碰撞中出现了批判、权力和交往三大维度。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批判理论克服自身过度强调否定性而缺乏建设性的缺陷,并与现代语言哲学进行对话和交流的结果。哈贝马斯在言语行为理论中提出了言语交往行为的运行机制和有效性法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种交往的话语伦理学,从而带来了批判理论的交往转向。
- 杨建刚
- 关键词:语言学转向交往行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