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kqx201402)

作品数:18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冯兵邢艺高远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国民政府
  • 5篇抗战
  • 4篇隋唐
  • 4篇民国
  • 4篇民国时期
  • 4篇公产
  • 3篇隋唐五代
  • 3篇唐五代
  • 3篇抗战胜利
  • 3篇抗战胜利后
  • 3篇财产
  • 3篇城市
  • 2篇战时
  • 2篇政府
  • 2篇民政
  • 2篇抗战时期
  • 2篇国民政府时期
  • 2篇博弈
  • 2篇惩治
  • 1篇道教

机构

  • 18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省社会科...

作者

  • 17篇冯兵
  • 1篇高远
  • 1篇邢艺

传媒

  • 2篇兰州学刊
  • 2篇深圳大学学报...
  • 2篇暨南学报(哲...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档案
  • 1篇云梦学刊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南都学坛(南...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6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隋唐时期城市排水系统建构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提供了人类生活安全保障。城市水利系统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建设和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反映城市发展水平。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变迁的转折时段,亦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黄金时期。时人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于城市排水系统建构上吸纳前朝经验,亦予后世以引导。城市排水系统涵盖沟渠、河流排水,池沼、湖泊蓄水,渗井、渗坑渗水多个方面。体现时人城市排水多种方式综合运用的规划理念。对其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历史性考察,可为解决当今城市内涝问题提供有益镜鉴。
冯兵
关键词:隋唐时期城市排水
民国时期湖北营产清理问题研究
2015年
民国时期营产主要指前清遗留绿营财产,亦称军产。多由绿营、新军驻守马厂、操练场地、城堡、战壕组成,是为民国时期公产重要来源。民国初建,出于军费开支与财政困顿,中央至地方均有营产清理之议。湖北营产作为全国性营产清理之缩影,体现民国政府公产清理政策动机、制度建构、机构运作等多方面相。政府通过设立武昌、汉口公产清理处等管理机构,颁行《营产管理规则》等章则,实现营产清理制度与实践深度结合。通过清理,湖北营产概况逐步清晰,产权佃权日臻巩固,侵占、隐匿状况改善。其成效与经验成为国民政府时期营产管理重要参考,亦为今日军队产业管理提供有益历史镜鉴。
冯兵
关键词:国民政府
“逆产”渊源与流变考析被引量:1
2016年
"逆产"一词于文献明确提出并单独使用最早当在明代。其源流可追溯至战国时反逆罪者财产。清承明制,"逆产"为叛逆者财产,查抄叛逆者田产入官成为定例。辛亥至抗战前,"逆产"指向卖国军阀、反动分子、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财产。抗战时期与战后之初,"逆产"主要指汉奸产业。解放战争与建国初期,"逆产"划分新旧两类,旧"逆产"为汉奸财产,新"逆产"为国民党军政人员、反动分子、恶霸、首要特务等人财产。由古而今,各代政权均将"逆产"界定、处置作为政权维系与政府威信树立重要手段,并将自身政治需求作为"逆产"诠释依据。所不同的是,伴随社会进步与法制观念增强,"逆产"处置与使用方式随之演进。"逆产"处置进步表现为人员籍没剔除。
冯兵
关键词:敌对势力惩治
财产惩治的尝试:抗战时期中共对汉奸逆产的处置被引量:2
2014年
抗战期间与战后,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承担着抗击敌对势力与惩治叛国汉奸的使命。作为惩奸的方式之一,对汉奸逆产处置的意义不仅在于惩治邪恶与保持民族气节,亦关系到树立威信、发动群众、打击敌人。严厉惩奸成为中共一贯政策,并于其所控范围开展了颇具规模的逆产处置运动。中共制订颁布了一系列逆产处置法令和办法,对处置对象、处分方式、范围、程序、分配使用等加以界定,成为逆产处置的重要依据。通过界定逆产、处置逆产及政策调适,查封、没收了大量逆产,剥夺了汉奸财产权,断绝了其东山再起的经济基础,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撑,亦为战后打开局面奠定了基础。
冯兵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惩治汉奸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惩奸中的财产刑运用被引量:1
2014年
肃奸、惩奸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重要政治活动之一;战后,惩奸作为战争遗留问题,其意义不仅在于惩戒邪恶与民族气节之保持,亦关系政府威信树立与民心向背。战后政治态势与舆论监督、经济利益共同促使国民政府将惩奸工作纳入政治进程。其对汉奸的惩处主要包括刑罚与财产没收两种途径。汉奸犯罪特殊性决定惩奸中财产刑运用既不同于普通刑法上之一般没收,亦与特别没收存有差异。国民政府惩奸中对刑法财产刑的借用与适度调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法律使用问题,但囿于实践中存有瑕疵,亦引起社会各界非议,进而影响最终惩奸效果。
冯兵
关键词: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财产刑
民国时期湖北官产清理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财产是生产、生活的基本要件,是人们竞相追逐的主要利益。相对个人,政府于财产权利的追求成为解决财政困顿与增强统治实力的重要动力。民国时期,伴随着政局日趋复杂与政府财政急迫需求,湖北省府对公有财产权力谋求日趋强烈,诉索官产成为政府应对之突出问题。于是,通过在全省开展颇具规模的官产清理活动,明晰了境内官产数量、范围,理清了官产卷宗,使官民均受其利,亦为之后各地公产清理提供了历史镜鉴。
冯兵
关键词:民国时期
依附抑或借用:隋唐五代都市道教与政治互动
2015年
道教早期流布于社会底层,至隋唐五代日趋成熟。由山野乡村步入皇宫、都市,完成远离尘嚣至出世干政的转型。都市上层推崇道教,道士地位提升,信徒人数增加,城市道观林立,都市道教勃兴。都市道教兴盛动因之一源自政治支撑。道教能博取权势的实用价值是君主支持都市道教的真实用意。都市道教欲图存发展,稳固其正统信仰地位,亦须附会政治、参与政争。隋至五代都市道教兴盛是政治与宗教合作共赢之结果。
冯兵
关键词:隋唐五代政治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其形象的重塑——《西安半月记》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在国内民众和国际舆论中的领袖形象严重受损。其通过《西安半月记》撰写的操控,成稿后的亲笔修改,出版后的引介、宣传,消减了事变中不利自身之事实,夸大了有利自身之表现,掩盖了部分真相,重塑了事变中严重受损的领袖形象。通过这一宣传策略的运用,达到了恢复声誉与获取民众理解支持之目的。
冯兵
关键词:西安事变蒋介石
国民政府时期省级公产清理计划与管理机构——以湖北省为中心的考察
2015年
国民政府建立后,经济建设、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等事业展开的资金需求,公私产权的混乱现状,官民、民众间围绕公产争夺冲突的不断升级,共同促使湖北省府将公产清理纳入工作日程。财政机关的有力推进、民众团体的积极呼吁,促成公产管理计划的制定与专门性处理机构的组建。湖北省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公产管理计划,并与具体公产管理机构设立、运作有机结合,使得管理工作颇有成效。然囿于计划执行仰赖具体职能机构设立与运作,公产清理机构受计划执行需求与自身工作需要而不断更迭,影响了公产清理计划的制定与贯彻。这一悖论彰显国民政府时期公产计划实地施行的复杂性及有关部门在公产管理制度与践行方面的努力程度,影响和制约着国民政府公产管理活动最终成效的获取。
冯兵
关键词:国民政府
抗战胜利后遣返日侨在华财产处置及其流向
2015年
抗战胜利后的一定时期内,制定和实施遣返日侨在华财产处置政策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任务。国民政府不仅对遣返日侨所带财物数量、遣返日侨财物的接受和管理等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而且对如何落实这些处置办法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从遣返日侨财产的流向来看,除了将战争期间在华日侨非法侵占的财产发还原主外,大部分遣返日侨财产均由中国当局接收机关直接拍卖或分配使用。此外,也有一些遣返日侨的财产被业主私自处理,有的甚至被不法之徒所抢夺或窃取。
冯兵
关键词:财产处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