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晓升户晓坤龙柏林王艺霖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历史观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历史
  • 2篇史观
  • 2篇功能主义
  • 1篇哲学
  • 1篇批判哲学
  • 1篇情绪
  • 1篇主义
  • 1篇资本主义
  • 1篇资本主义批判
  • 1篇唯物
  • 1篇唯物主义
  • 1篇文本
  • 1篇历史规律
  • 1篇历史唯物主义
  • 1篇马克思历史观
  • 1篇经济学
  • 1篇经济学视角
  • 1篇个体化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王晓升
  • 1篇王艺霖
  • 1篇龙柏林
  • 1篇户晓坤

传媒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马克思主义列...
  • 1篇广州城市职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功能解释与功能主义批判
2012年
社会要素之间确实存在着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马克思曾经用有机体的概念对社会历史进行功能解释,并通过这种功能解释确立了经济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而一些学者却用社会要素在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来否定经济基础,或者把马克思的历史观功能主义化。功能主义片面强调了社会要素在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而忽视了社会要素之间的矛盾、社会关系的正当性,甚至犯了社会还原论的错误等。我们不能狭隘地用功能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来解释和谐社会。
王晓升
关键词:功能主义历史观
描述历史规律还是批判资本主义——略论马克思历史观的理论主旨被引量:4
2011年
从马克思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来看,马克思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他所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对于"市民社会"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分析的基础上的。虽然在研究中他也从现实的经验基础出发,但是他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来处理这种经验材料。他用黑格尔关于异化和异化的扬弃的方法来叙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他通过劳动的分析来探讨历史发展过程,而劳动的分析最终又转变成为资本主义批判的入口。他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不仅展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而且把这种唯物主义体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又在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中深化了资本主义批判。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是资本主义批判的批判哲学。
王晓升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批判批判哲学
理性与情绪:从行为经济学视角看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体选择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通过引入情绪变量,系统地阐述了不确定状态下有限理性个体的行为机制。在信息不完备的领域,尤其在处于高速发展、剧烈变动以及制度转型的社会结构中,重视公众情绪变化与政府政策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疏导机制,提高和维护政府的公信力,这是降低转型社会中不确定性的重要保障。
户晓坤郭旭新
关键词:情绪不确定性
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功能解释与功能主义批判
2012年
社会要素之间确实存在着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马克思曾经用有机体的概念对社会历史进行功能解释,并通过这种功能解释确立了经济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而一些学者却用社会要素在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来否定经济基础。或者把马克思的历史观功能主义化。功能主义片面强调了社会要素在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而忽视了社会要素之间的矛盾、社会关系的正当性,甚至犯了社会还原论的错误等。我们不能狭隘地用功能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来解释和谐社会。
王晓升
关键词:功能主义历史观
个体化的探寻:以保罗·霍普《重建》文本为中心
2014年
保罗·霍普在《重建》一书中认为现代社会的个体经历了"全球化、反传统性以及后福特主义"的三重脱嵌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容易缺乏本体性安全感,且容易导致与社会相疏离的原子化生存状况,从而最终威胁共同体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对此,霍普认为必须构建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协作模式来推动公共精神文化建设。
龙柏林王艺霖
关键词:个体化共同体公共精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