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21100000312036)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5
相关作者:姚旭初张志永柴福鑫石维新袁鸿鹄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地下水
  • 5篇回灌
  • 4篇南水北调
  • 3篇地下水库
  • 3篇水库
  • 3篇人工回灌
  • 3篇下水库
  • 3篇河道
  • 2篇渗漏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探测
  • 1篇地下水开采
  • 1篇地下水人工回...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测绘
  • 1篇地质钻探
  • 1篇调水
  • 1篇调水工程
  • 1篇调蓄
  • 1篇调蓄能力

机构

  • 8篇北京市水利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安徽省地质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北京神州瑞霖...

作者

  • 5篇姚旭初
  • 3篇袁鸿鹄
  • 3篇张志永
  • 2篇石维新
  • 2篇刘明柱
  • 2篇杨良权
  • 2篇李凤翀
  • 2篇柴福鑫
  • 1篇魏红
  • 1篇汪德云
  • 1篇谢新民
  • 1篇邵惠芳
  • 1篇孙洪升
  • 1篇张琦伟
  • 1篇潘世兵
  • 1篇张成龙
  • 1篇杨章贤
  • 1篇吴丁丁
  • 1篇黄欢
  • 1篇李琳

传媒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水利规划与设...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潮白河河道回灌入渗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对潮白河河道进行现场单双环试验和坑灌试验,查明包气带水文地质条件。用包气带水流模拟软件HYDRUS建立受水区地下水流模拟模型,预测潮白河河道包气带回灌能力,为南水北调余水合理回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预测结果表明:在每年的回灌期290 d内,保证12 km回灌河道有水的情况下,通过包气带底部边界流出的水量最小值为76.56亿m3。随着回灌水头的增加,通过包气带底部边界流出的水量相应增加,二者呈正相关。
张志永焦剑妮姚旭初张成龙杨章贤
关键词:包气带数值模拟南水北调
邢台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模拟与方案调算被引量:8
2016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会大大缓解邢台市供需水矛盾,合理压采岩溶水和回灌补源,可以使地下水位回升,甚至泉水复涌。构建了邢台市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型,并通过对不同的调水方案、压采方案和回灌方案的模拟,定量评估各种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论证了泉水复涌的可行性,为科学制定百泉复涌工作的目标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柴福鑫潘世兵石维新李琳
关键词:岩溶地下水回灌
地下水库回灌对地下水开采能力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稳定的水源对城市发展十分重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用后,可将盈余来水人工回灌到地下水库中进行存储,以提高北京市供水保证程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末对北京供水,并在未来五年间通过潮白河河道补给地下水.根据密云调蓄工程已批复的设计方案,每年的回补时段为3月1日至12月15日,共计290天,补水量为1~3亿m3/a,自牛栏山橡胶坝向上游回水约12 km,形成水面约480 hm2.通过地下水模拟软件GMS建立受水区地下水流模型,据此预测评价了3种补水方案对研究区地下水位及地下水开采能力的影响.
张志永焦剑妮李凤翀赵方圆刘明柱
关键词:南水北调地下水人工回灌GMS地下水库
地下水库库容和调蓄能力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面向大型调水工程的受水区,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受水区北京市密怀顺区域为例,本文研究探讨了地下水库库容和特征水位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模型计算了地下水库的回补规模和合理的调蓄能力,为地下水库的论证与建设提供了依据,为建立地下水库替代地表水库调蓄调水量提供了示范。
姚旭初柴福鑫袁鸿鹄谢新民张琦伟
关键词:地下水库库容调蓄能力调水工程
北京潮白河河道井灌试验研究
本文以密怀顺地下水水库调蓄及水质保障研究课题为依托,在潮白河河道开展现场井灌试验研究,通过测定渗透系数及回灌量衰减规律,分析了潮白河河道的人工回灌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水源井的井灌单位抬升回灌量为58.8~73.1m~·(...
李凤翀姚旭初杨良权袁鸿鹄孙洪升赵志江刘光华
关键词:地下水
文献传递
永定河山峡段生态补水过程渗漏特征被引量:5
2021年
以2019年和2020年春、秋两季共3次永定河生态补水的水文观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河道内砂石坑渗漏试验,并综合考虑补水时过流通道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分析永定河山峡段生态补水过程的渗漏特征。结果表明:3次生态补水期间,永定河山峡段渗漏损失率逐渐降低,渗漏损失率范围在20%~30%;落坡岭水库至下苇甸电站为现状永定河山峡段重点渗漏段,渗漏损失流量占山峡段渗漏损失流量的约60%;下苇甸电站至三家店拦河闸段由于河道减渗仅占山峡段的约10%;官厅水库至落坡岭水库段占山峡段的约30%。研究成果可为永定河山峡段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制定以及常态化生态补水的水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王彪姚旭初石维新魏红袁鸿鹄邵惠芳
关键词:生态补水
综合勘察技术在天开水库渗漏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采用地质测绘、地质钻探、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和水文地质试验的综合勘察技术对北京天开水库渗漏进行了分析评价。查明了古河道位置及空间特征、坝基基底地层结构特征、库区基岩的溶蚀裂隙发育程度及构造带产状、库区集中渗漏点和渗漏区。综合分析认为:库区内现代河道及附近覆盖层受蓄水后的潜蚀破坏,形成了一定漏水通道;副坝古河道内分布的卵砾石层也形成了水库渗漏通道;库区基岩层的渗漏区和集中渗漏点为水库渗漏的主要通道,呈北西—南东向贯穿整个库区并向库外延伸,其他小部分的渗漏可能是库水经岩溶裂隙向库区更深部的渗漏。研究成果可以为天开水库后续防渗工作和工程建设服务,同时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以为其他水库勘察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也为综合技术在岩溶地区勘察的广泛应用起到推广作用。
杨良权雷安平吴广平汪德云刘殿柱蒋少熠
关键词:地质测绘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渗漏分析
北京地下水库建库条件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北京市是严重缺水的国际大都市,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仅106m^3,远低于国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m^3的重度缺水标准,长期主要靠超采地下水来保证城市供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2011年末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约25m,比1960年下降了21.75m,地下水~储量减少了110多亿m^3,在北京5大水系的山前冲洪积扇中上部均形成了储存空间巨大的地下水库。本文分析了北京地下水库条件、调蓄库容、回灌方式和入渗能力等,并提出了北京建立地下水库的有关建议。
姚旭初
关键词:地下水库人工回灌南水北调
潮白河河道现场淋溶试验
2015年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部分水源将通过潮白河河道人工回灌至地下储存,以涵养严重亏损的地下水资源.为研究回灌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本研究在潮白河河道开展了现场淋溶试验,通过测试分析K+、Na+、Ca2+、Mg2+、HCO-3、Cl-、SO2-4、NH3-N、NO2-N、NO3-N、F-、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p H值等水质指标的变化特征,从水岩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水质变化机理,为南水北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回灌水源在包气带介质运移过程中物理淋溶现象显著,试验过程中发生了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氨氮解析和硝化作用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张志永焦剑妮黄欢吴丁丁刘明柱
关键词:南水北调人工回灌淋溶试验水岩相互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