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3B152)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蒲顺昌葛永斌燕傲蕾蔡悦秦丽更多>>
相关机构: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真菌
  • 2篇球孢白僵菌
  • 2篇白僵菌
  • 2篇虫生真菌
  • 1篇地方病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松墨天牛
  • 1篇天牛
  • 1篇种群
  • 1篇种群遗传
  • 1篇专化性
  • 1篇微卫星
  • 1篇位点
  • 1篇马尾松
  • 1篇基因分型
  • 1篇家蚕
  • 1篇PCR-DG...
  • 1篇SSR
  • 1篇DGGE

机构

  • 4篇亳州师范高等...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蒲顺昌
  • 2篇燕傲蕾
  • 2篇葛永斌
  • 1篇陈名君
  • 1篇徐延平
  • 1篇刘玉军
  • 1篇黄勃
  • 1篇栾丰刚
  • 1篇陈雪
  • 1篇何灵敏
  • 1篇李增智
  • 1篇秦丽
  • 1篇蔡悦
  • 1篇郭慧
  • 1篇徐娟
  • 1篇张胜利

传媒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菌物学报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位点PCR-DGGE电泳条件优化及其在白僵菌鉴定中应用
2013年
球孢白僵菌是一种最常见的虫生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本研究主要对多基因位点PCR-DGGE电泳条件进行优化,以及对供试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和鉴定。结果表明,三个基因位点DGGE电泳条件为:丙烯酰胺凝胶浓度为6%,变性梯度为30%~70%,电压为120v,电泳时间为10h,电泳缓冲液为1×TAE。17个菌株被三个基因位点DGGE电泳分成13个多位点基因型。对特殊电泳带型的RCEF0813和RCEF0829菌株进行测序分析,这两株被鉴定为暂定的假球孢白僵菌。目前的研究也表明,多位点PCR-DGGE电泳技术将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白僵菌基因分型和分子鉴定工具。
蒲顺昌葛永斌燕傲蕾郭慧徐娟
关键词:基因分型球孢白僵菌
自然寄生松墨天牛虫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对采自安徽黄山的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成虫虫体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共获得8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对其菌落形态、菌株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萌发率进行了研究。最终成功筛选出了球孢白僵菌Bb660菌株,该菌株具有生长速度快、萌发率高和产孢能力强等生物学特性,在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中将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蒲顺昌刘玉军葛永斌燕傲蕾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家蚕灰僵病种群遗传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家蚕灰僵病为低频率发生的家蚕真菌性地方病,病原为爪哇棒束孢。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安徽潜山和浙江桐乡的2个家蚕灰僵病病原种群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利用1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3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93个,占70.45%。在种群水平上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指数(I_s)具有一致性。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来自2个地区的19个菌株在遗传相似系数0.76处完全按地理来源分为2个类群;基于ISSR信息的三维主坐标分析(PCA)结果与分子聚类结果一致。2个家蚕灰僵病病原种群间的基因流(N_m)为0.5106,遗传分化系数(G_(st))为0.3287,说明种群间遗传多样性高于种群内。2个种群单独聚类表明,潜山地方病种群在0.8的相似处有一个明显的优势类群,而桐乡种群未表现出优势性。上述分析可知,家蚕灰僵病病原种群表现出与地理来源相关的空间异质性,种群异质性是地方病种群维持的重要原因。
张胜利陈雪蒲顺昌徐延平何灵敏李增智栾丰刚
关键词:家蚕地方病ISSR
马尾松林中球孢白僵菌寄主转移和专化性的SSR标记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球孢白僵菌是一种最常见的虫生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利用SSR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对来自安徽省麻姑山马尾松林的102株球孢白僵菌进行基因分型、寄主转移和寄主专化性研究。9对微卫星引物将102株白僵菌分成31个微卫星基因型。在这31个微卫星基因型中,有5种基因型株系为相对优势菌株,这5种基因型株系通过侵染不同寄主昆虫即寄主转移延续自身在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中的传播和流行,从而证实寄主转移是白僵菌群体中的普遍现象。同时,这些相对优势基因型并不是在各个月份均匀分布,在大部分月份中,存在1–2种优势度高的基因型。相同基因型株系可侵染不同寄主的结果揭示出白僵菌不仅在种的水平,而且在菌株水平上寄主专化性也较弱。正是白僵菌较弱的寄主专化性特征促使部分基因型株系通过寄主转移,在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中得以宿存和延续。
蒲顺昌秦丽陈名君蔡悦黄勃
关键词:微卫星虫生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