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33601211)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 相关作者:华玉林吴晓明郑加金孙媛媛印寿根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理工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单一白色发光层的OLED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研制了两种类型单一白色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即小分子Zn(BTZ)2的掺杂型器件:ITO/PVK:TPD/Zn(BTZ)2:Rubrene/Al和聚合物LPPP的混合型器件:ITO/混合型发光层/Al,获得了较高的器件亮度和发光效率,且色坐标均非常接近于白色等能点,进而对上述器件的发光和电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 华玉林郑加金王树国孙媛媛印寿根冯秀岚李永舫杨春和帅志刚
- 关键词:OLED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性能
- TBPe作蓝光材料的双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被引量:10
- 2006年
- 选用一种新型高效的蓝光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TBPe,首次制备了以PVK∶TBPe为蓝光发光层和A lq3∶rubrene为橙红光发光层的双层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VK∶TBPe/A lq3∶rubrene/Mg∶Ag。通过适当调节各有机层的掺杂比例和厚度,得到了发光性能比较理想的白光器件。器件在7 V左右启亮,而且随着外加电压的变化,色坐标基本保持不变,在外加驱动电压为16 V时,器件的亮度为738 cd/m2,外量子效率为0.2%。我们还尝试选用本身可以发绿白光,而且兼具电子传输特性的母体材料Zn(BTZ)2替代A lq3,器件的最大亮度提高到1 300 cd/m2,色坐标为(0.32,0.36),更加接近白色等能点,器件其他光电性能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 牛霞华玉林吴空物朱飞剑吴晓明印寿根邓家春刘嵩
- 关键词:白光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单层结构白色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16
- 2004年
- 选择梯形对次苯基聚合物(LPPP)为母体和蓝色发光材料,掺杂MEH PPV、OXD 7、PMMA分别作为橙红色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和绝缘介质材料,用旋涂法制成结构为ITO/白色发光层/Al的单层白色有机发光器件。对器件进行热处理(最佳热处理条件为180℃,1h)后,发现器件的发光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驱动电压25V时器件的发光亮度由42cd/m2提高到355cd/m2,色坐标为(x=0.332,y=0.347),非常接近于白色等能点。
- 王树国华玉林印寿根冯秀岚吴晓明郑加金孙媛媛
-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旋涂法发光性能发光材料
- 一种新型金属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引量:10
- 2005年
- 以一种新型的含蒽荧光团双磷配体螯合Ag(L1Ag)为发光材料,制成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结构分别为:ITO/L1Ag/Al;ITO/聚乙稀咔唑(PVK):L1Ag/Al。成功实现了明亮稳定的电致发光(EL),在534nm处均匀稳定地发出明亮的绿光。通过在L1Ag中混入空穴传输层材料聚乙烯咔唑(PVK),显著地提高了器件的综合发光性能,其光电流和量子效率分别提高了4.5倍和4.7倍,光电流达1.5×10-7A,量子效率为1.83×10-3%。对这种新型金属螯合物OLEDs的发光和电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郑加金华玉林吴晓明冯秀岚王树国孙媛媛徐风波张正之
- 关键词:PVK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金属配合物金属螯合物聚乙烯咔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