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01)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陈雪清张道行吕静孟超莫玲燕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植入
  • 6篇人工耳
  • 6篇人工耳蜗
  • 6篇耳蜗
  • 5篇植入术
  • 5篇耳蜗植入
  • 3篇人工耳蜗植入
  • 3篇儿童
  • 3篇耳蜗植入术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语前聋
  • 2篇植入术后
  • 2篇术后
  • 2篇听觉
  • 2篇助听器
  • 2篇聋儿
  • 2篇耳聋
  • 1篇电刺激
  • 1篇电诱发听性脑...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和睦家医...
  • 1篇上海力声特医...

作者

  • 5篇陈雪清
  • 4篇张道行
  • 3篇孟超
  • 3篇吕静
  • 2篇陈雪静
  • 2篇董瑞娟
  • 2篇陈静
  • 2篇郑妍
  • 2篇钟妍
  • 2篇王林娥
  • 2篇莫玲燕
  • 2篇郭倩倩
  • 1篇丁秀勇
  • 1篇夏交
  • 1篇刘辉
  • 1篇王红
  • 1篇张汝祥
  • 1篇王硕
  • 1篇赵春丽
  • 1篇孔颖

传媒

  • 3篇听力学及言语...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26Hz和1000Hz鼓室声导纳在不同年龄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应用探讨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以影像学检查为诊断分泌性中耳性的标准,分析不同年龄段分泌性中耳炎常婴幼儿226Hz和1000Hz2种探测音鼓室声导纳曲线类型分布特点和趋势,比较2种方法在敏感度和特异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经颞骨薄层CT证实为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177例(226耳),中耳结构正常的婴幼儿158例(266耳),年龄1~60个月。根据年龄分为6组,分别为O~6月龄组,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18~24月龄组,24~36月龄组,36~60月龄组,分别进行226Hz和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纳测试。用配对Y。检验对不同年龄组受试儿童两种声导纳测试法结果进行检验,并用ROC方法分析2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各组226Hz鼓室声导纳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1.1%、35.2%、46.9%、42.0%、62.5%及68%,1000Hz鼓室声导纳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4.7%、98.1%、96.9%、91.2%、95.8%及88.0%。中耳功能正常婴幼儿,226Hz鼓室声导纳正常型检出率分别为95.1%、88.6%、85.1%、93.3%、88.5%及93.5%,l000Hz鼓室声导纳正常型检出率分别是为87.8%、94.3%、89.4%、95.6%、94.2%及97.8%。2种测试方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检出率在36月龄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种测试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0~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个月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6月龄以下婴幼儿探测分泌性中耳炎应以1000Hz鼓室声导纳为主,36~60月龄幼儿应同时测试226及1000Hz鼓室声导纳。以单峰型和双峰型1000Hz鼓室声导纳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正常标准,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刘辉莫玲燕吕静陈雪静陈静姬晨陈雪清刘志成
关键词:婴幼儿鼓膜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展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后儿童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规律,探讨其与其它听觉及言语评价指标的相关性,为早期听觉言语康复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23例接受国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进行一年的随访,手术月龄12~66个月,平均35±3个月。分别于开机时及开机后1、3、6、9、12个月使用录像分析法对患儿的轮流交流、主动交流、视觉交流及听觉注意4项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同时使用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问卷对其听觉和言语能力进行评估。结果随术后开机时间延长,患儿的轮流交流和听觉注意能力呈显著增长趋势(P〈0.05),前6个月增长较快(P〈0.05),后6个月缓慢增长(P〉0.05);患儿主动交流和适时的视觉交流能力得分较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CAP和SIR得分与轮流交流和听觉注意能力相关。结论随着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延长,患儿逐步建立了听/说的交流模式;前语言能力评估结果与CAP和SIR得分有相关性,三者结合可相互印证并能更全面准确地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早期听觉、语言和交流能力进行评估。
孟超陈雪清董瑞娟郑妍徐天秋吕静钟妍李颖郭倩倩
关键词:儿童人工耳蜗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音乐能力发育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音乐能力的发展趋势,为人工耳蜗植入儿童音乐能力评估提供临床资料。方法:26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手术年龄为11~68个月,平均35.6个月;以76例1~24月龄的听力正常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平均月龄6.1个月。使用小龄人工耳蜗儿童音乐能力等级量表进行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评估分别在开机时,开机后1、3、6、9、12及24个月时进行;听力正常婴幼儿评估分别在1、3、6、9、12及24月龄时进行。结果: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音乐能力得分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P〈O.05),听力正常婴幼儿的音乐能力得分亦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提高(P〈O.05)。经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与听力正常婴幼儿在听力年龄为1、3、6、9、12个月时音乐能力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听力年龄为24个月时音乐能力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开机后音乐能力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并在开机12个月内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郑妍刘博董瑞娟徐天秋陈静陈雪静钟妍孟超王红陈雪清
关键词:儿童耳蜗植入术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发生脑脊液“井喷”病例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发生脑脊液“井喷”的原因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1年7月2238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中,发生脑脊液井喷的134例患者术前的影像学特征。结果134例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发生脑脊液“井喷”的病例中,大前庭导水管合并与内耳有骨性交通11例,大前庭导水管伴Mondini畸形合并内听道与内耳骨性交通28例,Mondini畸形伴内听道底与内耳骨性交通88例,耳蜗与内听道共同腔畸形7例。结论伴有内听道底骨缺损与内耳相通的任何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必然发生脑脊液“井喷”。
王林娥赵春丽张道行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术脑脊液井喷内耳畸形
语前聋婴幼儿助听后听觉及言语能力发育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语前聋婴幼儿助听后听觉与言语能力发育的相关性,探讨不同耳聋程度、不同评估阶段其助听前后的言语能力发育随听觉能力发展变化的关系。方法以32例语前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助听器选配年龄3~34个月,平均15.6个月,分为极重度耳聋组(16例)、重度耳聋组(11例)和中度耳聋组(5例),使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 ,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IR)问卷分别于助听前及助听后1、3、6、9、12个月时对患儿的听觉及言语发育能力进行评估,并进行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极重度、重度及中度耳聋组CAP与SIR评估得分均存在线性相关,相关性由低到高依次为极重度耳聋组(R=0.656)、重度耳聋组(R=0.758)、中度耳聋组(R=0.849)(均为 P<0.05)。助听前后不同评估阶段CAP与SIR评估得分均存在线性相关,相关性由低到高依次为助听前(R=0.559)、助听后1个月(R=0.575)、助听后3个月(R=0.726)、助听后6个月(R=0.823)、助听后9个月(R=0.838)、助听后12个月(R=0.855)(均为 P<0.05)。结论语前聋婴幼儿助听后听觉与言语能力发育密切相关,言语能力随听觉能力的提高而提高;耳聋程度越轻、助听器使用时间越长,助听后婴幼儿听觉与言语能力发育的相关性越高。
吕静陈雪清张华李靖吴燕君王硕孔颖
关键词:婴幼儿听觉言语耳聋助听器
共同腔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进路的选择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共同腔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进路的选择。方法:对17例耳蜗前庭外半规管共同腔畸形患者进行术前影像学及听力学评估,选择常规面隐窝进路或经乳突侧外半规管进路2种手术方法行人工耳蜗植入。结果:17例耳蜗前庭外半规管共同腔畸形患者全部顺利开放共同腔并植入电极,其中3例经常规面隐窝入路,14例经乳突侧外半规管入路。全部患者成功植入电极,4例术中出现"井喷",无面瘫、脑脊液漏及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全部患者建立主观听觉,EABR检出非典型Ⅴ波,平均声场听阈为65dB HL,汉语单元音言语识别率平均为75%,单辅音半开放式测试识别水平<10%。结论:①共同腔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进路的选择:如果术前影像学检查在共同腔畸形的中后鼓室部可见耳蜗底转或大部分底转结构,按常规面隐窝进路植入电极;如前庭、外半规管、耳蜗完全融合呈近球形,经乳突侧外半规管进路植入电极。②共同腔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进路的选择会影响电极植入位置的准确性和术后疗效。③共同腔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较差,达不到社会语言交流水平。
夏交张道行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手术进路
REZ-Ⅰ型国产人工耳蜗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模块的初步研究
2014年
目的 建立REZ-Ⅰ型国产人工耳蜗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模块,并测试其稳定性及可靠性.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构建的REZ-Ⅰ型国产人工耳蜗EABR测试模块记录听力正常豚鼠人工耳蜗植入后的EABR,并探索相关技术参数.结果 9只豚鼠(15耳)EABR波形引出率为100%.100μs刺激脉宽的阈值平均(均数±标准差,下同)为(159.00±50.21)电流级(current level,CL),波Ⅲ潜伏期为(2.36 ±0.46) ms;150μs刺激脉宽的阈值为(131.44 ±49.25)CL,波Ⅲ潜伏期为(2.59±0.46)ms;200 μs刺激脉宽的阈值为(119.63 ±52.56)CL,波Ⅲ潜伏期为(2.62±0.44) ms.结论 REZ-Ⅰ型人工耳蜗EABR模块动物实验的引出率达到100%,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EABR的测试要求.
丁秀勇张汝祥许长建樊伟张道行
关键词:耳蜗植入物电刺激
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康复效果分析
2014年
目的评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康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听力学、影像学、术中神经反应测试及术后听觉康复效果评估结果。结果10例患者术耳人工耳蜗植入前听性脑干反应、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均未引出,颞骨薄层CT示不同程度的蜗轴与内听道之间的蜗神经管狭窄。术中神经反应测试2例患者有3个电极可引出神经反应波形,1例患者有2个电极可引出神经反应波形,6例患者有1个电极可以引出神经反应波形,1例患者术中未引出神经反应波形。8N患者术后超过2年,其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时的平均单元音识别率分别为60.3%、60.4%、60.3%、60.2%、60.2%,单辅音识别率分别为19.0%、19.1%、19.1%、19.2%、19.2%。2例患者术后仅3个月,其平均单元音、单辅音识别率分别为60.1%、18.2%。结论10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术前无残余听力,术中神经反应测试只有部分电极可以引出神经反应波形,术后听觉康复效果较差。
王林娥李悦王伟张道行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评估耳聋儿童助听器验配效果的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在助听器验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耳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26例语前聋患儿均双耳选配助听器,分别测试患儿助听条件下的CAEP及助听听阈;根据助听后三个刺激声/m/、/g/、/t/在55dB SPL强度下是否全部引出波形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全部引出波形的患儿为A组,其余患儿为B组,比较二组的助听听阈。结果 26例患儿CAEP波形引出率为96.15%(25/26),A组(11例)0.25、0.5、1、2、4kHz助听听阈均值分别为32.73±7.54、27.27±5.18、35.00±5.48、35.91±7.35、35.45±4.72dB HL;B组(15例),除1例未引出CAEP外,有9例在65dB SPL强度下全部引出CAEP波形,其0.25~4kHz各频率助听听阈均值分别为36.11±7.82、35.00±4.33、38.89±6.51、40.00±7.07、43.33±8.66dB HL;有5例在75dB SPL强度下全部引出CAEP波形,其0.25~4kHz各频率助听听阈均值分别为44.00±12.94、39.00±7.41、49.00±6.52、44.00±6.52、54.00±11.94dB HL,且A组患儿各刺激声对应频段助听听阈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阈值强度下低频声/m/、中频声/g/、高频声/t/的P1波潜伏期均值分别为130.16±24.85、114.80±25.99、122.88±27.05ms,幅值分别为6.58±4.53、6.41±3.97、5.58±3.56μV,相应频段助听听阈分别为34.30±7.69、40.20±8.48、41.40±8.07dB HL,P1波潜伏期与相应频段助听听阈均无显著相关(P〉0.05),P1波幅值与相应频段助听听阈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AEP测试可用于评估儿童助听器选配效果,55dB SPL强度下能够引出CAEP波形可作为评估助听器选配效果良好的指标之一。
郭倩倩陈雪清莫玲燕孟超
关键词:助听器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