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YY035)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何琳仪王文静高玉平房振三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铜器
  • 2篇青铜
  • 2篇青铜器
  • 2篇铭文
  • 2篇补释
  • 1篇匈奴
  • 1篇遗址
  • 1篇殷墟文化
  • 1篇玉璋
  • 1篇商代
  • 1篇铜器铭文
  • 1篇器物
  • 1篇青铜器铭文
  • 1篇文物
  • 1篇文物价值
  • 1篇隶定
  • 1篇考古
  • 1篇考古发掘
  • 1篇考释
  • 1篇出土

机构

  • 6篇安徽大学

作者

  • 6篇何琳仪
  • 2篇王文静
  • 1篇高玉平
  • 1篇房振三

传媒

  • 1篇东南文化
  • 1篇中国史研究
  • 1篇考古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古籍研究
  • 1篇南方文物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鱼颠匕补释——兼说昆夷被引量:5
2007年
1923年在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了一件青铜匕铭文。新释“贻”,训“赠送”。新释“(虫虫)”,读“昆尸”。以李峪村另一件铜匕勺部、柄部交界之处的鱼形图案,印证此鱼颠匕铭文“述玉鱼颠”。新释“■”,训“复”。疏理“昆尸”诸多异称之间的音变关系,揭示其与鱼颠匕铭文的内在联系。援引“匈奴相邦”玺,推测鱼颠匕是代王赠送给匈奴的礼品。
何琳仪
关键词:匈奴
匍有土田考被引量:3
2010年
From 1973 to 1974, there were thre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t the Wucheng site in Qingjiang, Jiangxi Province. More than 500 pieces of artifacts were found, including bronzes, shreds, jades, and lithic tools. Among them, a ceramic bowl was a special discovery since it was engraved with four glyphs ‘ . According to their style, these inscriptions can be dated to the first phase, corresponding to the Middle Shang era. Based on the orders of reading the glyphs from right to left first and then from top to down, the author transcribes them as ‘Bao Gong Tu Tian’, meaning ‘Pu You Tu Tian’ or ‘Pian You Tu Tian’. These inscriptions manifest that the owner of this bowl might have been a Marquis of a Jiangnan (south of Yangtze) state who possessed a huge area of land.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se inscriptions might be used to commemorate the event of land-awarding by the Shang King. If this guess is true, the Western Zhou system of ‘awarding land ’might start from the Shang Dynasty, and then spreaded to lands of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何琳仪王文静
关键词:考释
唐子仲濒儿匜铭文补释被引量:8
2007年
2001年,在湖北省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出土一批青铜器,属春秋中期。黄旭初、黄凤春的《湖北郧县新出唐国铜器铭文考释》(T3C简称《考释》),对其中有铭的盘、匜、纰予以考证。不但确定铜器的国别。而且讨论铭文的内容,其中颇多精义。本文仅就匜铭补充两点不太成熟的意见,以供学界参考。
何琳仪高玉平
关键词:青铜器铭文春秋时期
释巴被引量:3
2008年
上博简《缁衣》"万邦作"的""字,比勘传世文献应读"孚",但该字实是"巴"字。甲骨文中旧释为"御"的""、金文中旧释为"卩"的""其实也都是"巴"字。"巴"、"孚"音近,验之甲骨文、金文辞例,"巴"均读为"孚",训"信"、"应验",多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此外,"巴"与"卩"古文字形体容易混淆,诸如《诗·节南山》之"节"或作"祒",《楚辞·离骚》也有"巴"误作"节"等。从形体上分析,"巴"似是"把"的初文,是一个会意字。
何琳仪房振三
释圭
2006年
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除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资料之外,殷墟出土的几批朱、墨书文字资料,~①也具有不可低估的文物价值和研究空间。1985年5、6月间,河南省安阳市博物馆在殷墟刘家庄南发掘6座殷墓,其中出土所谓"玉璋"的墓有十余座。由于这些墓葬已遭盗扰,出土的"玉璋"均为残片。这些"玉璋"碎片上多有朱书文字的痕迹,但由于它们长期埋藏于地下,出土时不少"玉璋"上的朱书文字已模糊不清,有的完全褪色,清晰可辨的朱书文字较少~②。
何琳仪
关键词:玉璋青铜器铭文文物价值隶定
匍有土田考
2010年
《匍有土田考》是一篇对南方吴城出土商代中期陶文的考释论文。江西吴城遗址出土的商代早期陶文一直为海内外学术界所关注,其中一件属吴城文化第一期的灰陶钵底部所刻"■■■■"四字,目前古文字学家们至少有三种不同的释义,今何琳仪先生独辟蹊径提出第四种新解,确使我们学界殊堪注目。首先,在读序上,他一反以往诸家也是一般最通行的自上而下再自右向左的方法,而是试采取自右向左再自上而下的读序。根据这种他认为远有所本的读序方法,何先生继而逐一考释隶定"■■■■"四字应为"勹厷土田",读"匍又土田"或"敷有土田",即说明此陶钵主人是被商王赏赐有大量土地的江南方国诸侯,甚至进而说明西周诸王的"易(赐)田"制度实滥觞于商代。故此,作者对吴城商代这一陶文的新解,提出的问题较多,涉及的范围也较广,这不仅对研究中国古文字学史,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古代文明史特别是南方早期文明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何琳仪先生的一篇遗作,今予刊载,亦权作对何先生的深切怀念!
何琳仪王文静
关键词:殷墟文化考古发掘出土器物遗址商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