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144)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6
相关作者:沙伟师帅李传香王艳丽郑艳冰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形态学
  • 3篇植物
  • 3篇毛尖紫萼藓
  • 3篇金发藓
  • 2篇东亚砂藓
  • 2篇中国产
  • 2篇总RNA
  • 2篇金发藓科
  • 2篇SDS
  • 2篇MRNA差异...
  • 1篇叶片
  • 1篇英文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正交设计优化
  • 1篇植物叶
  • 1篇扫描电镜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指标
  • 1篇苔藓

机构

  • 1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黑河学院

作者

  • 12篇沙伟
  • 3篇师帅
  • 2篇郑艳冰
  • 2篇王艳丽
  • 2篇李传香
  • 1篇张梅娟
  • 1篇滕兆岩
  • 1篇陈伟莉
  • 1篇李磊
  • 1篇闫苗苗
  • 1篇刘冬影
  • 1篇汪楣芝
  • 1篇丛永柱
  • 1篇王欢
  • 1篇吕凤香
  • 1篇都艳霞

传媒

  • 3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生物技术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植物研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2010全国...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种回收纯化差异显示PCR产物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建立mRNA差异显示PCR产物回收纯化方法。方法:采用了6种方法对干旱东亚砂藓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特异PCR产物进行分离回收纯化。结果:6种不同回收方法,显示不同的结果。结论:冻融法简单、方便、经济、有效,对东亚砂藓构建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中特异条带进行回收,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
师帅沙伟李磊王艳丽
关键词:回收MRNA差异显示技术
毛尖紫萼藓的表相系列标记的分析和耐旱基因的鉴别(英文)
To identify genes involved in drought tolerance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of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沙伟宋晓红林琳王桂云张岩福金忠民
文献传递
正交设计优化金发藓科植物ISSR-PCR反应体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建立金发藓科植物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方法: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金发藓科植物(Polytrichaceae)IS-SR-PCR反应的5因素(Mg2+,dNTP,primer,DNA template,Taq DNA polymerase)4水平进行试验。结果:在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50ng,1.6μmol/L的引物,1×反应缓冲液,3.2mmol/L的Mg2+,dNTP为1.2mmol/L,2U的TaqDNA聚合酶,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6min;94℃变性45s,57℃退火45s,72℃延伸2min,循环40次;72℃延伸10min。利用此结论,对20种金发藓科植物进行ISSR-PCR扩增,扩增产物的多态性为69.52%。利用引物841构建的指纹图谱,可区分20种金发藓科植物中的18种,分辨率达90%。金发藓科植物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开展金发藓科植物种间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一个标准化程序。
李传香沙伟郑云梅
关键词:金发藓ISSR-PCR正交设计
6种中国产仙鹤藓属植物叶片形态解剖学研究
2012年
对中国产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仙鹤藓属(Atrichum)6种植物的叶片进行了形态解剖学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可通过中肋厚度、中肋比例、叶片中部和基部细胞密度、叶片中部和基部细胞长宽比、栉片列数及高度等形态解剖学指标将这6种仙鹤藓植物区分开。
郑艳冰沙伟丛永柱陈伟莉刘冬影
关键词:叶片形态学解剖学
中国产异蒴藓属(Lyellia)植物形态解剖比较观察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扫描电镜法、徒手切片法对中国产的2种异蒴藓进行观察分析。分别观察了孢子大小、颜色、叶片和茎的长度和宽度等。结果表明异蒴藓属植物叶片的一些形态学和解剖学性状表现出了金发藓科植物所共有的特征,异蒴藓属在金发藓科中气孔较明显属于进化性状,而孢壁纹饰则属于原始性状。
沙伟郑云梅李传香赵子峰
关键词:扫描电镜形态学
旱后复水对东亚砂藓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对经长期干旱的东亚砂藓(Racomitrium japonicum)材料按不同时间梯度复水处理,并测定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4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经长期干旱的东亚砂藓4项生理指标在复水后2d内恢复到对照水平,而在复水过程中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可溶性蛋白含量经长期干旱后在植物体内积累,SOD活性较高,在复水过程中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升高后降低的波动状态恢复到对照水平;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经长期干旱后和对照一致,在复水过程中POD活性迅速升高而后很快恢复到对照水平。这4种生理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耐旱东亚砂藓具有不同于其它植物的旱后复水的特殊生理机制。
沙伟王欢师帅
关键词:东亚砂藓复水生理生化指标
金发藓目系统学研究概况被引量:1
2005年
结合经典分类学和同工酶、等位酶分析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简单重 复序列和DNA序列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金发藓目植物的系统学研究概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在金发藓目植 物系统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郑艳冰沙伟汪楣芝
关键词:系统学分子标记
自然干燥紫萼藓总RNA提取方法被引量:3
2006年
介绍一种适合富含酚类、萜类等次生物质的干燥紫萼藓的总RNA的提取方法—SDS/酸酚法。采用SDS做为去污剂,用水饱和酚、氯仿和异戊醇进行抽提以去除蛋白、酚类等次生物质,醋酸钾和无水乙醇去除多糖等物质,最后LiC l沉淀获得总RNA。该方法不但获得了完整性好和纯度高的RNA,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也较低,对其他富含酚类、萜类等次生物质的干燥植物组织的总RNA的提取具有借鉴意义。
沙伟闫苗苗吕凤香
关键词:RNA提取SDS
几种提取苔藓植物总RNA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0
2009年
将3种RNA提取方法加以比较,以期获得提取不同生境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 P.Beauv)总RNA的最适方法。经比较,改进后的SDS法更适合于毛尖紫萼藓总RNA的提取。此方法简单快捷,所得RNA完整性好,纯度高,试验稳定性好,可用于RT-PCR、基因克隆等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
张梅娟沙伟都艳霞
关键词:毛尖紫萼藓总RNA提取SDS法CTAB法TRIZOL法
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本文介绍了植物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分布组成、特点以及在植物系统学中的应用现状。
沙伟赵子峰
关键词:核糖体DN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