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21)

作品数:64 被引量:236H指数:8
相关作者:高子厚宋志忠刘正祥杜春红丛显斌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丽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47篇鼠疫
  • 18篇疫源
  • 18篇疫源地
  • 7篇耶尔森菌
  • 7篇疫菌
  • 7篇鼠疫菌
  • 7篇鼠疫自然疫源...
  • 7篇自然疫源
  • 7篇自然疫源地
  • 6篇动物鼠疫
  • 6篇鼠疫耶尔森菌
  • 6篇鼠疫疫源地
  • 5篇疫情
  • 5篇兽类
  • 5篇群落
  • 5篇小型兽类
  • 4篇蚤类
  • 4篇蚤指数
  • 4篇盆地
  • 4篇准噶尔盆地

机构

  • 29篇云南省地方病...
  • 15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丽江市疾病预...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新疆维吾尔自...
  • 5篇大理学院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河北省鼠疫防...
  • 4篇大理大学
  • 3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大理州疾病预...
  • 1篇义乌市疾病预...
  • 1篇兰州生物制品...

作者

  • 25篇高子厚
  • 20篇宋志忠
  • 12篇刘正祥
  • 11篇丛显斌
  • 11篇杜春红
  • 10篇刘振才
  • 10篇鞠成
  • 10篇周晓磊
  • 9篇张贵军
  • 9篇陈磊
  • 9篇徐成
  • 9篇姚晓恒
  • 9篇段天一
  • 8篇张正飞
  • 8篇王国良
  • 8篇洪梅
  • 7篇梁云
  • 7篇张渝疆
  • 6篇张福新
  • 6篇蔡文凤

传媒

  • 14篇中国媒介生物...
  • 1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0篇中国地方病防...
  • 7篇疾病预防控制...
  • 5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8篇2015
  • 21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鼠疫菌3种常见质粒的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鼠疫菌基因组中3种常见质粒的基因构成和分布特征。方法应用编码基因序列相似性比对和生物信息学软件自动分析2种方法,分别对国际上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9株鼠疫菌的鼠毒素质粒(pMT1)、低钙反应质粒(pCD1)和鼠疫菌素质粒(pPCP1)进行整体结构的比较分析。结果 pMT1质粒上存在基因大片段的重新排列,整条质粒被划分成4个主要的基因模块。CO92、KIM和91001菌株分属于东方型、中世纪型和田鼠型3个不同的生物型,他们的p MT1质粒结构各有特点;Nepal 516等其余6株菌均是古典型鼠疫菌,他们的pMT1质粒结构基本一致,且与其他3个生物型鼠疫菌株的p MT1质粒结构不同。pCD1质粒被划分成3个主要的基因模块,但整体结构在不同菌株中并无差异,只有IS100在质粒中的插入位置各不相同。pPCP1质粒上所有编码基因的排列顺序和方向在各菌株中完全相同。结论鼠疫菌pCD1和pPCP1质粒的基因结构比较稳定,而pMT1质粒结构在鼠疫菌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
梁莹海荣蔡虹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质粒
DNA条形码技术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夜行鼠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以河北省坝上地区捕获的夜行鼠为对象,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鼠类鉴定。方法在河北省坝上地区采集鼠肝脏标本,并保存整只鼠,制作标本,提取DNA,采用通用引物PCR法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其他鼠类的DNA条码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 36份样本均能通过PCR扩增出特异性COⅠ基因条带,所构建的分子进化树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有所不同,经头骨鉴定,进化树结果正确无误,更正形态学鉴定结果。其中2只夜行鼠未能在Gen Bank中找到同源性较高的鼠类基因,且头骨受到严重损坏,暂无法确定鼠种。结论 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对鼠类进行有效的物种鉴定。
金圣浩鲁亮闫东史献明崔耀仁李玉伟刘起勇孔令艳
关键词:DNA条形码
鼠疫菌F1抗体/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的应用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鼠疫菌F1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和鼠疫菌F1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采用双抗原/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3种方法的诊断试剂对比检测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中心实验室保藏的和现场采集的血清样品和脏器样品,对血清样品做鼠疫菌F1抗体检测,对脏器样品做鼠疫菌F1抗原检测。结果在358份血清样品中,ELISA试剂检出F1抗体阳性52份(14.52%),IHA试剂检出阳性37份(10.34%),GICA试剂检出阳性45份(12.57%)。ELISA与IHA试剂的符合率为95.23%,与GICA试剂的符合率为96.92%。经统计学χ2检验,ELISA试剂检出F1抗体阳性率高于IHA试剂(χ2=11.53,P=0.000 7),与GICA试剂检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P=0.070 4)。进一步分析滴度差值频数,ELISA试剂检测人血清的敏感性高于IHA试剂的样品占87.5%。在117份脏器样品中,3种试剂均检出F1抗原阳性15份(12.82%),符合率100%。滴度差值频数比较,ELISA试剂检测敏感性高于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RIHA)试剂的样品为78.57%。结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鼠疫菌F1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和鼠疫菌F1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性质特异,其敏感性优于IHA试剂盒和GICA试剂条,值得在鼠疫的监测和快速诊断中推广应用。
杜春红王鹏常娅莉王秉翔宋志忠
关键词:鼠疫鼠疫菌F1抗原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
蚤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蚤类是重要的医学昆虫,也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鼠疫的重要传播媒介,全世界已发现的蚤类共有2 500余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蚤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其遗传变异及系统演化,厘清形态学分类上存在的问题,还能为虫媒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防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因此,本文就分子生物学技术(RAPD、SSR、SNP、GWAS、rDNA和mtDNA)在蚤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吴洋妍妍高子厚
关键词:蚤类分子生物学技术
建立新的鼠疫发现与检出技术预防鼠疫流行被引量:4
2014年
鼠疫是一种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的烈性传染病,虽然自然形式的鼠疫造成的人类感染目前已经降到相当低的水平,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印度发生的震惊世界的苏拉特鼠疫事件,说明即使在现代卫生条件下,鼠疫这种古老的灾难仍然可能侵入大城市,引起严重流行并造成重大的社会动荡和经济损失,其严重性决不逊于任何一种新发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从苏拉特事件后,与全世界对鼠疫控制所采取的策略一致,我国鼠疫控制工作的重点,也从消灭鼠疫或进一步降低这种疾病在自然界的存在水平,转变为防止大规模鼠疫流行事件上.
海荣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
中国鼠疫耶尔森菌染色体结构特征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了解中国鼠疫耶尔森菌不同分离株之间的染色体结构差异,探索染色体重排在鼠疫菌中发生的原因及用于菌株遗传特征识别和亲缘关系分析的可能性.方法 以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首株鼠疫菌株CO92(美国)为参考株,以从中国分离出的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4株鼠疫菌株(内蒙古91001、云南剑川D182038、云南玉龙D106004、西藏那曲Z176003)为对比株,根据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ncbi.nlm.nih.gov/genome)上公布的这5株鼠疫菌的染色体序列及染色体上所有编码基因序列间的相似性,将鼠疫菌染色体人为的划分成多个大的DNA节段(染色体板块),确定这些板块在不同鼠疫菌株间排列方式的差异以及板块之间的断裂区片段的基因组成;根据菌株两两比较所得的重排差异结果,分析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 除Z176003菌株外,CO92、D182038、D106004、91001菌株可被分成44个相对独立的染色体板块,板块内部基因组成和排列高度稳定,板块之间可以相对移动.与参考株CO92菌株比较,D182038、D106004菌株染色体均存在13处重排,Z176003菌株染色体存在14处重排,91001菌株染色体存在37处板块排列顺序的改变.菌株间两两比较,D106004与Z176003菌株之间仅有8处染色体板块排列方式不同,表明二者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CO92菌株染色体上的相邻板块之间存在43个断裂区,有39个断裂区的DNA片段含有插入序列,其中25个插入序列为IS100.结论 鼠疫菌基因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同菌株间的染色体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染色体重排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其拥有的插入序列密切相关.菌株间染色体的重排差异,能用于菌株遗传特征的识别和亲缘远近关系的分析.
梁莹张志凯赵宏群蔡虹夏连续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染色体基因重排
基于改良德尔菲法的鼠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构建鼠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探索我国鼠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和小范围专家会议法初步拟定鼠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将风险评估指标编制成表格问卷,对专家进行咨询,并对每个指标的必要性、敏感性、可操作性及其相对权值进行评分;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软件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根据鼠疫爆发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7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鼠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鼠疫的疫源地(5个二级指标)、病原学(2个二级指标)、传染源(4个二级指标)、传播途径(2个二级指标)、人群(1个二级指标)、地理环境(2个二级指标)和疫情动态(1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的专家评分分别为:7.712±1.337、7.763±1.586、7.927±1.366、7.144±2.138、6.652±2.128、5.939±1.991、5.580±2.018;权重分别为:0.158 3、0.159 3、0.162 7、0.146 6、0.136 5、0.121 9、0.114 5.结论 初步建立了鼠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出我国鼠疫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丛显斌鞠成徐成周晓磊姚晓恒段天一张贵军陈磊刘振才
关键词:鼠疫风险评估德尔菲法
中国人间鼠疫流行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人间鼠疫流行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鼠疫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人间鼠疫发病资料来自我国部分省(区)上报数据,气象数据来自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的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资料年值数据集.整理黄胸鼠、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气象(气温和湿度)和人间鼠疫发病资料,应用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IDW)和分区统计分析获得各区县气候数据的年均值,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回归诊断分析,统计当年或领先1~4年温度、湿度对鼠疫发病的影响.结果 对云南、广西、贵州的黄胸鼠疫源地33个县疫情数据和气象因素面板数据回归诊断分析显示,人间疫情流行与当年的极端最高气温(r=-0.022 9,P<0.05)呈负相关,与当年的平均相对湿度(r=0.083 0,P< 0.05)呈正相关,与领先1年的极端最低气温(r=-0.019 6,P<0.01)呈负相关,与领先1年的极端最高气温(r=-0.019 0,P< 0.05)呈负相关,与领先2年的最小相对湿度(r=-0.107 2,P<0.01)呈负相关,与领先3年的平均最高气温(r=-0.118 6,P<0.01)呈负相关;与领先4年的气象因素无关(P均> 0.05).对甘肃、青海、四川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发生人间鼠疫疫情的21个县的气象资料与发病起数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显示,人间鼠疫的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不大(P均> 0.05).结论 黄胸鼠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气温过高或过低均可抑制人间鼠疫流行,湿度是当年鼠疫流行的促进因素,气象因素可作为黄胸鼠疫源地鼠疫风险评估的参考.
鞠成刘振才张贵军姚晓恒徐成段天一陈磊周晓磊丛显斌
关键词:鼠疫疫情气温面板数据
云南省德钦县宿主动物感染伯氏疏螺旋体情况初步调查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钦县宿主动物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情况。方法以德钦县采集的家犬血液和山区林地捕获的鼠类动物脏器为样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检测犬血中莱姆病Ig G抗体;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伯氏疏螺旋体5~23Sr RNA间隔区片段,阳性片段进行测序。结果 50份犬血检出莱姆病Ig G抗体阳性10份,阳性率为20%;扩增到阳性片段1份,阳性率2.00%;48份鼠类脾脏标本扩增到阳性片段1份,阳性率2.08%。测序结果表明,犬感染的伯氏疏螺旋体为Borrelia garinii基因型;鼠感染的伯氏疏螺旋体为Borrelia valaisiana基因型。结论本调查表明德钦县境内家犬和鼠类存在2个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相关调查研究。
杨丽天高子厚赵文红刘云海扎史品初提布只玛张文娟杜春红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宿主动物
链霉素单独和联合环丙沙星治疗鼠疫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对以往青海地区链霉素治疗鼠疫病例单独和联合使用抗生素疗效的比较和分析,探索合理使用新型抗生素治疗鼠疫病例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以往鼠疫病例,以年龄、病型、链霉素总用量、链霉素治疗时间为指标,对链霉素单独和联合应用治疗鼠疫病例的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有关统计学分析。结果链霉素单独和联合应用治疗腺鼠疫,在链霉素总用量和治疗时间上有差别,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肺鼠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链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治疗腺鼠疫时,可以降低链霉素的用量和缩短治疗时间;但治疗肺鼠疫时,链霉素的用量和缩短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
唐新元王梅田富彰张爱萍冯建萍魏荣杰赵忠智于守鸿王祖郧王虎
关键词:鼠疫链霉素环丙沙星疗效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