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832003)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黄宗海胡滨吴强汪朝晖刘道利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阑尾切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0例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0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2例,感染率为5.50%;共检出3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0.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均>4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均>65.00%;粪肠球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青霉素耐药率均为100.00%。结论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感染病原菌对于头孢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高,切口感染发生后依据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
- 胡霜久汪朝晖吴强刘道利胡滨黄宗海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急性阑尾炎不同时期中性粒细胞活性与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 2011年
- 目的比较急性阑尾炎感染期与恢复期中性粒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的变化及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后死亡方式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珠江医院普通外科2010年,10例成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静脉全血作为样本,用磁珠分选法分离中性粒细胞,检测其0、12、24、48及72h细胞存活情况;在中性粒细胞中加入CFSE标记的珠子共同培养1~6h,流式细胞仪(FCS)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及其吞噬情况。结果体外培养感染期患者中性粒细胞72h仍存活,正常人及恢复期患者中性粒细胞24h即出现大量死亡。病人感染期中性粒细胞在2h可达最大吞噬量,吞噬后细胞多发生凋亡;恢复期中性粒细胞在4h达到最大吞噬量,吞噬后细胞多发生坏死。结论感染期中性粒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和恢复期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在感染期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后以细胞凋亡为主,而在恢复期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后细胞以坏死为主。这可能与不同时期中性粒细胞功能活化有关。
- 郑彦涛厉周罗宇维史福军李强黄宗海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急性阑尾炎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