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11)

作品数:12 被引量:70H指数:5
相关作者:严静颜默磊蔡国龙虞意华陈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脓毒
  • 6篇预后
  • 6篇脓毒症
  • 5篇老年
  • 4篇休克
  • 3篇脓毒性
  • 3篇脓毒性休克
  • 3篇重症
  • 2篇休克患者
  • 2篇血管
  • 2篇预后分析
  • 2篇微循环
  • 1篇动力学监测
  • 1篇动态血糖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功能
  • 1篇血管功能
  • 1篇血管外肺水

机构

  • 7篇浙江医院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新昌县人民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严静
  • 6篇蔡国龙
  • 6篇颜默磊
  • 4篇陈进
  • 4篇虞意华
  • 3篇吕晓春
  • 3篇康焰
  • 2篇李莉
  • 2篇廖雪莲
  • 2篇韩莉
  • 1篇杨小蕾
  • 1篇徐钰
  • 1篇朱继红
  • 1篇高占成
  • 1篇胡才宝
  • 1篇郭爱敏
  • 1篇郭利涛
  • 1篇陈昌勤
  • 1篇龚世金
  • 1篇孙红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脓毒症合并活动性结核危重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合并活动性结核危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入选标准的6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出院结局,分为死亡组19例,存活组42例,筛选出可能与预后相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核菌痰涂片阳性、结核延迟治疗和急性肾损伤可作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合并活动性结核危重患者死亡率高。APACHEⅡ评分、结核菌痰涂片阳性、结核延迟治疗和急性肾损伤是影响这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李杨婷廖雪莲韩莉康焰
关键词:脓毒症结核重症监护病房
老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微循环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探讨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舌下微循环特点.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老年脓毒症患者23例及未发生脓毒症的老年重症患者10例,根据病情分成严重脓毒症组(12例)、脓毒性休克组(11例)及非脓毒症组(1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另选取10名体检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SDF)于入组时及入组后第1、2、3天测定脓毒症患者的舌下微血管(≤25 μm)的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及微血管流动指数(MFI).观察脓毒症患者的28 d病死率,根据28 d是否死亡,将脓毒症组分成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两组的PVD、PPV及MFI.结果 与严重脓毒症组相比,脓毒性休克组的28 d病死率较高(54.6%比33.3%).所有老年患者无论是否发生脓毒症,与对照组相比,入选时舌下PDV、PPV及MFI值均较低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脓毒症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VD:(13.7±4.0)比(19.1±4.0),PPV:(64.9%±11.8%)比(79.1%±12.2%),MFI:(2.4±0.5)比(2.9±0.7),P<0.05];严重脓毒症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VD:(12.0 ±4.3)比(19.1±4.0),PPV:(59.7%±11.8%)比(79.1%±12.2%),MFI:(2.2±0.6)比(2.9±0.7),P<0.05];脓毒性休克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VD:(7.9±4.2)比(19.1±4.0),PPV:(48.5%±12.1%)比(79.1%±12.2%),MFI:(1.7±0.6)比(2.9±0.7),P<0.05].脓毒性休克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较非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均明显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而非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舌下PDV、PPV及MF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性休克组较严重脓毒症组入组时及诊断后1、2、3d的PDV、PPV及MFI值均较低并有统计学意义,而乳酸值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较生存组入组时及诊断后第1、2、3天的�
颜默磊严静陈进虞意华蔡国龙
关键词:脓毒症微循环
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在血流动力学监测领域中,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functional hemodynamic monitoring)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它是对某一疾病状态下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动态监测,需结合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各项指标和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评估机体现有的和储备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近些年,已有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这一监测手段在预测容量反应性、评估血管张力和诊断潜在的心血管功能不全方面的可靠性,并较之传统静态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具精确性和早期性,现就此三方面内容进行综述。
周小洋李莉严静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监测功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血管功能疾病状态病理状态
重症医学科内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讨论重症医学科(ICU)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4年入住ICU的SLE合并脓毒症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包括主要器官受累情况,SLE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感染部位及病原体检查结果等,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0例患者,以女性为主(86%),SLEDAI(15.8±6.3)分,APACHEⅡ(25.8±6.5)分,ICU内死亡率为46.0%,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多器官衰竭,进入ICU的最常见原因是呼吸衰竭。感染以G-菌为主。多变量logistic回归提示ICU内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及较高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与预后相关。结论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和较高的APACHEⅡ评分是ICU内SLE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杨小蕾廖雪莲韩莉康焰
关键词:红斑狼疮脓毒症预后
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索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国内14家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确诊为重症肺炎且接受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165例,根据28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78例)和死亡组(87例),男118例,女47例,平均年龄(79.48±7.75)岁。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单因素统计分析,再将有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8d生存情况与APACHEⅡ评分、心率、空腹血糖、降钙素原(PCT)、血肌酐(Cr)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钠、尿量、氧合指数显著负相关(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CT、血钠、Cr、尿量4个因素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PCT、血钠、Cr及尿量是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高翔严静蔡国龙颜默磊吕晓春艾宇航康焰
关键词:重症肺炎机械通气预后
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分析319例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入选的319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是否死亡分成死亡组及生存组,分析两组患者多项临床指标,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价这些指标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混合感染、是否患有糖尿病、年龄、初始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初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乳酸(Lac)1、Lac6、早期血乳酸清除率、降钙素原(PCT)1、第5天PCT清除率(△PCT5)、△PCT7、初始脑钠肽(BNP)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63、5.46,Z分别=-6.37、-2.90、-2.16、-3.49、-4.16、-2.35、-6.13、-7.42、-2.25,P均<0.05)。非混合感染、SOFA评分低、Lac1低、初始BNP低是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保护因素,早期乳酸清除率低、△PCT7低是危险因素(P均<0.05)。针对预测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28 d是否死亡,初始血Lac、PCT和BN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0.57和0.58;SOFA评分、早期乳酸清除率、△PCT7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64和0.76。结论SOFA评分及动态指标(早期乳酸清除率和第7天PCT清除率)对老年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预后有相对较好的预测价值。
颜默磊蔡国龙吕晓春陈昌勤张慧慧李声娜严静
关键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老年预后
不同组织灌注水平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动态血糖监测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比较不同组织灌注水平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间液葡萄糖和动脉血糖之间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年龄〉18周岁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1例.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CGMS)和动脉血气分析仪测量患者的组织间液葡萄糖和动脉血糖,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和绝对差值相对数(RAD)的中位数计算两者之间的一致性.根据乳酸(Lac)和脉搏氧灌注指数(PI),将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不同组织灌注水平,使用Bootstrap重抽样技术,比较不同组织灌注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间液葡萄糖和动脉血糖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PI与Lac呈负相关(r=-0.272,P〈0.001),两者反映机体组织灌注的相反变化趋势.Lac〉8 mmol/L患者组织间液葡萄糖与动脉血糖之间的一致性好于〉2~4 mmol/L者,ISO标准差值的95%可信区间(95%CI)为0.026~38.710(P〈0.05).PI≤0.7%患者组织间液葡萄糖与动脉血糖之间一致性好于〉0.7%~1.4%者,RAD中位数差值的95%CI为0.002~0.076,ISO标准差值的95%CI为-27.000^-0.583(均P〈0.05);PI〉3.0%患者组织间液葡萄糖与动脉血糖之间一致性好于PI≤0.7%、PI〉0.7%~1.4%和PI〉1.4%~3.0%患者,ISO标准差值的95%CI分别为3.322~28.302、11.988~40.265和5.170~33.333(均P〈0.05).结论 当感染性休克患者处于组织低灌注时(Lac〉8 mmol/L或PI≤0.7%),组织灌注越差,组织间液葡萄糖与动脉血糖之间一致性越好;当感染性休克患者处于正常局部组织灌注时(PI〉3.0%),局部组织灌注越好,两者之间一致性越好.
郭一峰隆云刘大为孙红郭海凌李尊柱马玉芬韩伟郭爱敏
关键词:组织灌注
降钙素原清除率对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清除率对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入选的319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组第1、3、5、7天的PCT,分别计算第3、5、7天PCT清除率。根据28d是否死亡分成死亡组及生存组,分析两组患者PCT及PCT清除率的差别,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价包括不同时点PCT、PCT清除率及入组第1天的血乳酸、早期乳酸清除率等多项临床指标对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预后预测的准确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死亡组相比,生存组第1、3、5、7天PCT水平较低而第3、5、7天PCT清除率较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应用第7天PCT清除率对预后的准确性较好,AUC为0.757;第7天PCT清除率是导致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第7天PCT清除率是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28d死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对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颜默磊蔡国龙胡才宝李莉吕晓春陈进虞意华严静
关键词:脓毒症老年降钙素原预后
体外膜氧合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以体外循环系统为基本设备,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膜式氧合器氧合后再用血泵将血液灌入体内.传统的ECMO作为一种心脏、肺脏移植的长时期的体外支持手段,近年来也在重症医学领域中作为一种暂时的器官支持手段,用于抢救常规治疗无效的心肺衰竭患者[1-2].药物进入机体后,一般都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许多药代动力学(PK)研究已经证明,ECMO自身循环管路、膜氧合器以及长时期的体外循环等对药物代谢会造成一定影响.目前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认为ECMO辅助装置对药物的吸附、ECMO导致容量及表观分布容积增加以及药物清除下降等因素是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2-3].
郭利涛王雪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ECMO膜式氧合器
血管外肺水指数在老年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测定的数据,将39例早期目标性治疗达标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低EVLWI组(EVLWI≤7 ml/kg)和高EVLWI组(EVLWI>7 ml/kg)。比较两组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及乳酸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28 d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后第3天APACHE II评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应用时间、需要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结果早期液体复苏达标后,与低EVLWI组比较,高EVLWI组(EVLWI>7%)老年脓毒症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复苏后乳酸水平及第3天APACHE II评分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6、2.19、3.31、2.11,P均<0.05),但两组的28 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08,P>0.05)。结论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过程中,EVLWI过高将导致明显的危害,应当动态监测EVLWI。
颜默磊虞意华陈进蔡国龙龚世金严静
关键词:血管外肺水指数老年脓毒症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