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08Z014)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何绍明张干车邦民江山刘英娜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454医院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休克
  • 3篇血性
  • 3篇失血
  • 3篇失血性
  • 3篇失血性休克
  • 3篇后叶
  • 3篇垂体
  • 2篇激素
  • 2篇激素类
  • 2篇垂体激素
  • 2篇垂体激素类
  • 1篇低容量
  • 1篇手术
  • 1篇手术疗法
  • 1篇羟乙基淀粉
  • 1篇脑垂体后叶素
  • 1篇非手术疗法
  • 1篇复苏术
  • 1篇补液
  • 1篇补液疗法

机构

  • 2篇解放军第45...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作者

  • 3篇何绍明
  • 2篇张干
  • 1篇仲兵
  • 1篇陈明富
  • 1篇江山
  • 1篇车邦民
  • 1篇刘英娜
  • 1篇雷黎明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复苏方法用于重度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犬早期复苏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垂体后叶素复苏、高渗盐水复苏和胶体液复苏用于重度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UHS)犬的早期复苏效果。方法成年中华田园犬,雌雄不拘,体重10~12k,采用肠系膜动脉分支切断+股动脉穿刺放血法制备重度UHS模型。取重度UHS犬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8):血管加压素复苏组(P组):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负荷量0.1U,继之以0.04U·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间断追加0.1U;高渗盐水复苏组(SA组):单次注射静脉输注7.5%高渗氯化钠注射液6ml/kg;胶体液复苏组(HES组):静脉输注200/0.5羟乙基淀粉溶液,输注速率18~38ml.kg^-1·h^-1,各组均维持MAP不低于50mmHg。各组复苏1h后结扎肠系膜动脉分支彻底止血,充分容量复苏。1h后结扎止血行充分容量复苏。于模型制备前(R)、模型制备成功即刻(T1)、复苏15min(T2)、30min(B)、45min(T4)、60min(T5)以及结扎肠系膜动脉并充分容量复苏2h(B)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T0、T1、T5和T6时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T0、T5、T6及拔除导管后3d采集静脉血样,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10及促肾上腺皮质醇激素(AcTH)的浓度,计算TNF-α/IL-10比值。记录结扎肠系膜动脉并充分容量复苏后72h内动物的生存情况。记录UHS模型制备期间(急性创伤失血期)和非控制性出血复苏期的出血量。结果与P组比较,SA组SBP、DBP、CVP、HR升高,Hct降低,血清IL-10浓度降低,TNF-α浓度、TNF-α/IL-10比值升高,HES组SBP、HR和Lac升高,血清IL-10浓度降低,TNF—α和ACTH浓度、TNF-α/IL-10比值升高(P〈0.05或0.01);与SA组比较,HES组SBP、DBP、CVP、HR降低,Lac升高,血清IL-10浓度降低,TNF—α和ACTH浓度、TNF—α/IL.10比值升高(P〈0.05)。sA组非控制性失血期失血量明显多于P组和HES
江山车邦民何绍明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补液疗法
重度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三种复苏策略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重度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UHS)早期延迟复苏、低压液体复苏和垂体后叶素复苏的效果。方法犬24只,采用股动脉穿刺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0 mm Hg,随机分为三组(n=8):延迟复苏组(A组)不采用任何复苏措施,低压液体复苏组(B组)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HES200/0.5)、垂体后叶素组(C组)每次静注垂体后叶素0.1~0.4 U/kg,使MAP≥50 mm Hg,1 h后全部停止放血行充分容量复苏。监测放血前即刻(T0)、达到目标血压时(T1)、实施三种复苏方法后1 h(T2)、复苏平稳后2 h(T3)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动脉血气参数,同时采血样本检测TNF-α和IL-10。观察实验犬出血量、存活率并取死亡或存活超过72 h立即处死后的心肌、肺、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血流动力学指标:在T2时点,A组的SBP、DBP、MAP、CVP、HR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且大多数动物(6/8)死亡。(2)炎症介质及动脉血气参数:T1和 T2时点,三组的碱缺失(BD)、血乳酸(BL)和 SvO2均与T0有明显差别(P〈0.01);在T3时点,三组的BD和BL仍处在T1和T2之间,但SvO2恢复正常。三组TNF-α和IL-10的变化规律与BD和BL一致,但在T2和T3时点,A组与B、C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出血量及成活率:在未控制性失血期,A组的失血量少于B和C组,但仅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72 h的成活率为25%,明显低于B组的87.5%和C组的100%(P〈0.01)。(4)病理学检查:A组心、肺、肾病理损害程度都明显重于B、C两组,但C组的损害程度略轻于B组。结论在重度UHS条件下,垂体后叶素和低压液体复苏均为早期有效的复苏方式,两者复苏后的存活率均高且无统计学差异;但低压复苏组的失血和组织损伤程度比垂体后叶素组明显,复苏质量不如后者。延迟复苏不适宜用于重�
陈明富仲兵何绍明刘英娜张干
关键词:复苏术
创伤早期未控制性出血非手术疗法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延迟复苏、低容量液体复苏、脑垂体后叶素复苏对创伤早期重度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UHS)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中华田园犬24只,股动脉放血,制作重度UHS模型。采用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A组(延迟复苏组);B组(低容量液体复苏组);C组(脑垂体后叶素组)。观察各组放血前即刻(T0)、达到目标血压时(T1)、实施三种复苏方法后1 h(T2)、复苏平稳后2 h(T3)各时点的HR、MAP、CVP、血气分析及各组的出血量和72 h存活率。结果 T2时点,A组的CVP、MAP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在T3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接近T0;在T2时点,A组的PaO_2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中心静脉血乳酸(BL)和碱剩余(BE)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BE明显高于C组(P<0.05)。T3时点,B组和C组的BL和BE均组和明显高于T0时点(P<0.01),低于T1时点(P<0.01)。三组间的Hct、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72 h内存活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低容量液体复苏能显著提高重度UHS时的存活率;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的复苏效果优于低容量液体复苏。
雷黎明张干何绍明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脑垂体后叶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