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作品数:3,600 被引量:27,684H指数:56
相关作者:王秋菊刘起勇王大勇余克服兰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67篇期刊文章
  • 322篇会议论文
  • 200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03篇天文地球
  • 939篇医药卫生
  • 410篇生物学
  • 405篇农业科学
  • 348篇理学
  • 3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96篇水利工程
  • 88篇电子电信
  • 81篇机械工程
  • 78篇经济管理
  • 54篇化学工程
  • 45篇电气工程
  • 39篇历史地理
  • 30篇建筑科学
  • 2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91篇气候
  • 306篇细胞
  • 223篇纳米
  • 216篇气候变化
  • 180篇降水
  • 139篇基因
  • 126篇土壤
  • 122篇蛋白
  • 114篇干旱
  • 99篇干细胞
  • 90篇青藏高原
  • 90篇肿瘤
  • 89篇灾害
  • 87篇青藏
  • 81篇遥感
  • 81篇气温
  • 76篇分子
  • 61篇流域
  • 59篇植被
  • 55篇地表

机构

  • 857篇中国科学院
  • 29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9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77篇兰州大学
  • 145篇南京信息工程...
  • 13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1篇南京大学
  • 11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09篇中国海洋大学
  • 106篇北京大学
  • 100篇东南大学
  • 100篇中国气象局
  • 93篇中国科学院大...
  • 87篇复旦大学
  • 87篇中国科学院研...
  • 81篇上海交通大学
  • 74篇教育部
  • 68篇中国科学技术...
  • 67篇华东师范大学
  • 67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78篇王秋菊
  • 55篇刘起勇
  • 37篇唐萌
  • 36篇王大勇
  • 35篇黄菲
  • 33篇余克服
  • 32篇兰兰
  • 32篇黄建平
  • 31篇张继权
  • 29篇谢鹏
  • 28篇郑景云
  • 28篇葛全胜
  • 27篇关静
  • 26篇顾宁
  • 26篇李宁
  • 25篇董治宝
  • 25篇陈香美
  • 25篇王军民
  • 20篇王洪阳
  • 16篇姜宝法

传媒

  • 105篇冰川冻土
  • 78篇科学通报
  • 53篇高原气象
  • 49篇中华耳科学杂...
  • 48篇中国沙漠
  • 45篇物理学报
  • 45篇中国基础科学
  • 42篇生态学报
  • 38篇第四纪研究
  • 38篇中国海洋大学...
  • 35篇生命科学
  • 35篇环境与健康杂...
  • 35篇大气科学
  • 35篇中国科学:生...
  • 32篇热带地理
  • 32篇灾害学
  • 31篇海洋学报
  • 31篇中国媒介生物...
  • 31篇中国科学:地...
  • 30篇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

  • 11篇2022
  • 37篇2021
  • 75篇2020
  • 165篇2019
  • 243篇2018
  • 394篇2017
  • 432篇2016
  • 542篇2015
  • 624篇2014
  • 533篇2013
  • 472篇2012
  • 246篇2011
  • 137篇2010
  • 101篇2009
  • 54篇2008
  • 22篇2007
  • 1篇2006
3,6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筑物火灾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
建筑物火灾风险分析是一项科学活动,它是从火灾风险源辨识和分析开始,推演出建筑物火灾场景,基于现有手段计算场景的概率和后果,并量化建筑物火灾风险的过程。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定义了火灾风险,诠释了火灾风险的场景内涵,探讨了建筑物...
辛晶黄崇福
关键词:风险分析建筑物火灾
mTORC1在破骨细胞形成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骨代谢是由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osteoclast,OCT)的骨吸收形成动态平衡的过程。多种细胞如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张月
关键词:破骨细胞形成骨丢失RANKLΒ-CATENINRANKL/OPG
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被引量:39
2013年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的自然、经济、人文三大亚系统发展状况间的对应关系,从数百年至数十年的时间尺度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过程在实质上也是社会结构重新构建的过程。具体有以下结论:①尽管并非所有的暖期社会都是繁荣昌盛的,但总体上说来,"冷抑暖扬"的文明韵律十分清晰;②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自然—经济—人文亚系统的各个环节而逐级传导,进而产生了五个层次的气候冲击与适应;③在过去2000年气候恶化阶段,与生态环境脆弱性密切相关的贫困人群生存问题是诱发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④气候只是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人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才是推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根本动力;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候变化对古代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在总体上渐趋减轻。
葛全胜刘浩龙郑景云萧凌波
关键词: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重大突变检测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3年
当一个存在多稳态的生态系统临近突变阈值点时,外界条件即使发生一个微小变化,也会引发生态系统的剧烈响应,使之进入结构和功能截然不同的另一稳定状态,这种现象称为重大突变(critical transition)。重大突变所导致的稳态转换总是伴随着生态系统服务的急剧变化,可能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预测生态系统突变的发生非常困难,但科学家在此领域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监测一些通用指标可以判断生态系统是否不断临近重大突变阈值点,进而可以进行生态系统重大突变预警。该文对近年来生态系统重大突变检测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论述了生态系统重大突变的产生机制及其后果,介绍了生态系统突变预警信号提取的理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总结了近年来生态系统重大突变预警信号的提取方法,概述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指出生态系统突变预警信号的检测应充分利用时空动态数据,并且联合多个指标,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预警,此外,还应重视生态系统结构与重大突变之间的关系,增强生态系统突变预警能力。
孙云于德永刘宇鹏郝蕊芳
关键词:稳态
孢粉记录的新疆地区新近纪植被格局与气候环境演化被引量:3
2015年
新近纪是地球气候系统由古近纪温室气候向第四纪冰室气候转变的一个关键过渡阶段.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新疆地区新近纪孢粉资料,通过时空对比,认识了该地区新近纪植被与气候环境格局特征.中新世早期新疆地区总体气候温暖湿润,大部分地区发育森林植被,局部地区发育草原植被;晚期气候温暖干旱,准噶尔区的独山子、塔里木区的罗布泊和库车盆地开始出现草原植被,准噶尔区的金沟河出现荒漠植被,其他地区为森林植被或森林-草原植被.上新世时期,气候干旱化显著加剧,准噶尔区、塔里木区和昆仑区都出现草原和荒漠草原.晚新生代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昆仑山山脉、天山山脉的加速抬升可能是导致新疆地区植被与气候环境格局形成和中亚地区干旱化的两个主要因素.而研究地点的地形地貌、雨影效应、迎风和背风等因素以及古特提斯海退却可能是其他应当考虑的次要因素.
姚轶锋王霞谢淦王宇飞李承森
关键词:孢粉气候环境演化
种植体支持式单端固定桥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随着口腔种植学科的发展,种植义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修复。在缺牙区牙槽骨骨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种植支持式单端固定桥(implant-supported fixed partial denture with cantilever extension,cantilevered implant-supported fixed partial denture,CIFPD)可以避免复杂外科技术;而在近远中距离不足情况下,选择CIFPD又能有效解决美观问题。然而,临床上对于CIFPD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CIFPD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钱姝娇赖红昌
关键词:单端固定桥悬臂留存率骨吸收美学
青藏高原东北部老虎沟流域强消融期冰川径流及其温度日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老虎沟冰川流域2011年强消融期(强消融期指7-8月份)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老虎沟冰川流域径流及径流温度的日变化过程和径流、径流温度与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老虎沟冰川流域7月气温在早晨8:00左右最低,17:00达到最高;7月冰川径流在10:00左右最小,在18:00左右达到最大值。7月流量最高值约滞后气温最高值1h左右,流量最低值约滞后气温最低值2h左右;降水对径流既有正反馈也有负反馈,降水发生时,流量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冰川径流温度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一天晚上20:00左右到8:00左右,这段时间的冰川径流温度变化很小,且温度始终处于低值;从8:00到12:00径流温度持续升高,12:00左右径流温度达到日最高值;12:00到20:00左右径流温度逐渐缓慢降低。径流温度和气温之间有较一致的起伏关系,但是冰川径流某一时刻的平均温度起伏很小且温度低,最低温度为0.1℃、最高温度为0.9℃。
张晓鹏秦翔吴锦奎王强杜文涛刘宇硕陈记祖张雪艳谢小龙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部径流日变化特征
印尼海流背后的新发现
2016年
通过对印尼贯穿流的研究,对厄尔尼诺现象的预报突破了“春季预报障碍”的限制,预报效果大大提高。
袁东亮郝佳佳王晶
关键词:海流厄尔尼诺现象
长江水下三角洲邻近海域^(210)Pb分布特征及沉积动力学指示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研究长江水下三角洲及邻近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对长江入海输沙量减少的响应,进行了野外采样以及论文数据收集工作,利用^(210)Pb放射性同位素的测量和分析,分别比较表层和柱状沉积物的^(210)Pb活度在2003年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在2003年后,表层沉积物^(210)Pb活度分布特征由原来的明显梯度变化变为均一分布,同时活度值普遍降低;而柱状沉积物的^(210)Pb垂向分布曲线也由原来的稳定沉积曲线变为混合强烈的均匀分布。这说明了,在长江入海输沙量减小的背景下,研究区内的沉积动力环境随之发生改变,河口过程主导的沉积作用在不断减弱,而陆架过程主导的混合作用却在不断加强。
于睿裴艳东高建华贾建军晁海娟赵一飞
关键词: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动力环境
星-地光学遥感信息监测水稻高温热害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1年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频率已经显著加大,这已引起科学家的广泛重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长季受到高温热害的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到该区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基于卫星遥感信息开展作物高温热害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论述了近年来基于光学遥感信息对水稻高温热害的监测研究进展,包括采用光学卫星遥感信息对稻作区域气温的空间分布研究、基于混合象元分解信息的水稻田混合下垫面温度提取信息、发展野外高光谱和热红外观测试验和模型,以及构建卫星-地面遥感耦合的水稻高温热害监测模型等,最后探讨了基于遥感信息开展水稻高温热害监测的前景和进一步方向.
张佳华姚凤梅李秉柏延昊侯英雨程高峰Vijendra BOKEN
关键词:红外遥感高光谱遥感水稻高温热害
共40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