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26307)

作品数:146 被引量:918H指数:20
相关作者:华贲郭平生陈清林尹清华韩光泽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动力工程及工...
  • 27篇化学工程
  • 26篇理学
  • 12篇经济管理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电气工程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建筑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0篇热力学
  • 14篇YONG
  • 13篇YONG传递
  • 12篇热经济
  • 12篇传热
  • 11篇热经济学
  • 10篇天然气
  • 10篇场协同
  • 8篇热泵
  • 7篇液化天然气
  • 7篇YONG分析
  • 6篇能量系统
  • 6篇轻烃
  • 6篇热力学分析
  • 5篇制冷
  • 5篇热力
  • 5篇YONG经济...
  • 5篇[火用]
  • 4篇沼气
  • 4篇气轮机

机构

  • 64篇华南理工大学
  • 26篇广西师范大学
  • 24篇东北石油大学
  • 15篇青岛大学
  • 14篇北京化工大学
  • 14篇华北电力大学
  • 12篇清华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教育部
  • 3篇北京许继电气...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国家电网公司
  • 2篇贺州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50篇华贲
  • 28篇郭平生
  • 27篇陈清林
  • 20篇尹清华
  • 18篇韩光泽
  • 15篇王松平
  • 15篇成庆林
  • 14篇郑丹星
  • 11篇王加璇
  • 11篇刘扬
  • 9篇王清照
  • 9篇史琳
  • 7篇唐贤健
  • 6篇熊永强
  • 5篇李亚军
  • 5篇冯霄
  • 4篇宁军贤
  • 4篇刘海力
  • 4篇宋耀祖
  • 4篇程伟良

传媒

  • 24篇华北电力大学...
  • 19篇工程热物理学...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6篇热能动力工程
  • 6篇广西师范大学...
  • 6篇广西物理
  • 5篇天然气工业
  • 5篇北京化工大学...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热科学与技术
  • 3篇化工学报
  • 3篇大学物理
  • 3篇青岛大学学报...
  • 3篇石油化工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暖通空调
  • 2篇自然杂志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 14篇2007
  • 18篇2006
  • 15篇2005
  • 30篇2004
  • 33篇2003
  • 16篇2002
  • 6篇2001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富吸收油最优返塔温度的探讨
<正> 催化裂化及延迟焦化是目前我国重要的重油二次加工装置,在整个炼油能耗中通常占有较大的比重。分馏是催化或焦化装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装置能耗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多数催化裂化或延迟焦化装置设计中,不管产品方案与操作方案如...
罗伟平陈清林尹清华华贲
文献传递
换热强化及其优化设计的新途径被引量:8
2004年
审视了强化换热及其优化设计换热系统的方法,无论是传统的强化换热方法还是场协同方法,都只片面地强调了强化传递强度而忽视了由于强化所引起的能量耗散的约束。在强化传递强度的层次上,给出了换热强度与流体中内场和外场的数学关系,通过协调不同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强化热传递强度。在优化设计换热系统的层次上,给出了优化设计的热力学判据,表明了不可逆性与推动力之间的权衡,并由此得到换热器强化的优化设计温差。
王松平罗伟平陈清林华贲
关键词:换热系统换热强化优化设计换热器传热性能
网络热力学——热力学发展的一个新逻辑阶段被引量:10
2004年
分析了网络热力学基本理论及解决复杂能量系统问题的统一化方法,说明网络热力学是经典热力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统一化发展的一个新逻辑阶段.用网络热力学对某能量系统进行的分析表明,它是处理线性能流系统的通用工具,在非线性和非稳态的复杂电系统和非电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程伟良李艳秋夏国栋王加璇
论溶液中外场对溶质扩散的协同强化作用被引量:4
2004年
从液体似晶结构的“格子”理论出发,推导了有外场存在情况下溶液溶质扩散转移的动力学方程。通过与 Fick 定律形式比较,得到了有外场作用的溶液溶质扩散系数表达式,由此讨论了强化扩散传质过程中外场与化学势场的协同关系,即溶液溶质扩散传质流的大小不仅与各场强度量梯度的大小及系统的物性有关,还与外场同化学势场的配合有关。进一步分析得到:外场的引入之所以能够强化和控制溶液溶质扩散,其本质是外场的引入可对溶液的粘度产生影响,关于这一论点可由文献 [7] 的实验研究所证实,并与本文的理论研究结果一致。
郭平生韩光泽张妮华贲
关键词:化工过程
能量系统经济分析评价方法的探讨被引量:5
2003年
基于平衡及费用平衡方程,探讨了系统的损计价和其费用评价,提出了反映成本主要来源的新的经济因子,结合相关经济学评价指标可以对能量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价,可以有效评价系统的用能状况,指出系统用能改进的方向。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能级分析的能量系统经济评价指标,可以评价系统能级匹配的经济性能。并以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系统的经济分析改进为实例,验证了所提出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孙家宁陈清林尹清华华贲
关键词:能量系统能级YONG经济学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系统
一步法热法磷酸生产余热回收的热力学分析
2004年
以一步法热法磷酸生产余热回收改造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立的考虑热法磷酸生产过程推动力和节能潜力的评价体系对改造前后的生产系统进行了能量利用、经济效果和环境影响对比分析,证明了该项余热回收技术改造具有可行性。
昝成史琳宋耀祖朱明善
关键词:余热回收热力学分析一步法热法
多势场传递过程的唯象方程被引量:6
2004年
依据能量、动量、质量的动力学传递规律 ,结合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相关理论 ,导出了适用于工程灯用传递过程的多势场协同作用的唯象方程 。
成庆林刘扬项新耀
关键词:YONG传递非平衡态热力学热力学
天然气能源利用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探讨被引量:24
2004年
分析了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前景 ,提出了天然气能源利用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实现天然气资源的高效利用 ;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以改善大气环境并节省燃油 ;发展LNG罐厢运输 ,为培育天然气市场开路 ;加快发展以天然气为主的城市燃气以替代城市民用LPG ,使之用于化工原料等。长此以往 ,将实现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华贲岳永魁赖元楷
关键词:天然气
基于概念的能量系统环境效应评价和建模被引量:5
2003年
基于环境是稀缺资源,提出环境效应的(火用)评价策略及其废物(火用)费用估算方法,引入了环境损害因子、环境污染率及环境损害函数的概念。按照能量转换、能量回收子系统系统的(火用)流变化与环境污染特征,建立了能量系统环境(火用)经济三子系统分析优化模型,并分别给出了各子系统环境(火用)经济优化的目标函数。
陈清林王松平尹清华华贲
关键词:能量系统YONG环境污染
火烧注气井等效热传递系数的实验测定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在建立火烧注气井等效热 传递模型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空气流速、热流密度下井筒壁面处的测量温度,测算得到 3 种情况的热 传递系数,并与相应的数值模拟的理论解加以比较,结果表明:二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论解释;等效热 传递模型可用于描述火驱工程实践中热空气与油层的对流换热过程。
成庆林刘扬项新耀
关键词:传热过程YONG注气井数值模拟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