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W029)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胡可先孟国栋杨琼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墓志
  • 6篇出土
  • 5篇文学
  • 4篇唐代
  • 4篇文体
  • 2篇唐代墓志
  • 2篇家族
  • 2篇出土文献
  • 1篇杜甫
  • 1篇杜甫研究
  • 1篇杜陵
  • 1篇行文
  • 1篇行文方式
  • 1篇兄弟
  • 1篇学史
  • 1篇演进
  • 1篇中古文学
  • 1篇诗人
  • 1篇诗史
  • 1篇诗史互证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篇胡可先
  • 2篇孟国栋
  • 1篇杨琼

传媒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求是学刊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文史哲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证方法在文学史研究中的作用及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实证研究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主要致力于文学文本与新出文献、出土遗物和图像资料的综合利用。观照20世纪以来尤其是21世纪的文学史实证研究,有四个方面最值得关注:第一,新出材料的运用是实证研究的重要基石;第二,传统:"二重证据法"与"诗史互证";第三,新变:原典实证和语境还原;第四,困境:教材模式和学科限制。发挥实证方法在文学史研究中的作用与影响,有助于打开新的研究视域。
胡可先
关键词:文学史实证研究二重证据法诗史互证
出土碑志与杜甫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新出土的碑志当中,直接和间接涉及杜甫其人其诗者不下于20方,这些资料,为探讨杜甫的家世生平、交游经历,解读杜甫的诗歌作品,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就家世探源而言,杜甫叔父杜并墓志的发现,不仅可以订正传世文献记载的杜甫家世的讹误,对于了解杜甫创作的家学渊源更有重要作用;就作品解读而言,出土碑志中有郑虔、苏源明、崔尚、魏启心、韦济、郭纳、郑审等文人的墓志或其撰写的墓志,诸人都与杜甫有赠答诗,故而这些碑志也成了解读杜诗的重要印证材料;就书史实证而言,杜甫的一些咏叹书法和书家之作,通过新出碑志的参证,能够加强理解的深度,这对杜甫研究和书法史研究具有双重意义。
胡可先
上官氏家族与初唐文学——兼论新出土《上官婉儿墓志》的文学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在初唐诗坛上,上官仪和上官婉儿是前后相继的两位领袖人物,影响着整个唐诗发展的进程。近来,《上官婉儿墓志》的出土又为初唐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尤其是墓志的一半篇幅记载其家世情况,为我们从家族文学层面研究初唐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原始实证材料。《上官婉儿墓志》本身也是一篇出色的传记文学作品,其特殊的传记形式和文字上的曲笔表现透露出墓志文体新变的信息。
胡可先
关键词:传记文学
新出墓志与《丹阳集》诗人考辨被引量:1
2014年
《丹阳集》是唐人殷璠编纂的重要唐诗选本,然亡佚已久,其入选诗人之生平资料可征者甚微。新出土墓志提供了《丹阳集》诗人的新材料,印证传世文献,可以揭开该集研究的一些待发之覆。《马挺墓志》的发现,既使马挺的生平得到了完整的呈现,又纠正了学界"马挺为马怀素之弟"的论述错误;《蔡希周墓志》的出土,使得《丹阳集》中蔡希逸、蔡希周、蔡希寂兄弟三人的事迹得到了补充;《包陈墓志》更有助于包融、包佶、包何父子三人生平与创作的考察;新出墓志有关《丹阳集》诗人丁仙芝、申堂构、孙处玄的材料,也为他们的仕历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杨琼胡可先
出土文献与中古文学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文学史上的中古时期指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利用新出土文献研究中古文学,有助于重新审视各个时段的文学背景、文学演变、文学主体以及文体形态,纠正长期以来文学史研究偏重线性梳理的缺失。首先,出土文献对于扭转区域文学史研究的薄弱局面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出土文献可以发掘被历史掩埋的一些文学史现象;再次,出土文献对于文章学研究意义重大,尤其能够促进应用文为主的文体形态研究的深入。但因出土文献的发现具有偶然性和零星散乱的特点,故研究过程中应该与传世文献比照参证,在对出土文献文本复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社会文化学观照,以揭示文学生成与发展的原生状态。
胡可先
关键词:出土文献北朝文学中古文学文学主体文体形态文学背景
论墓志文体志文和铭文的特点、功用及相互关系——以新出土唐代墓志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2012年
墓志铭是用于志墓的一种文体,通常都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为志文,古人习惯称为"序",后一部分为铭文,古人一般称作"铭"。这两部分内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古今学人常各执一词,故其关系需要进一步厘清。实际上,从创作目的看,墓志铭从设立之初,志文旨在记事,铭文旨在颂美;与创作目的相联系,从演变的过程看,就墓志铭的文体特点及实际功用而言,志文和铭文是有所区别的,这也和各自的渊源密切相关。因志文与铭文两者结合共同构成"墓志铭",其相互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主要表现为:铭文是志文的重复或缩写;铭文是对志文的补充;志文和铭文虽各有侧重,但主旨相同;志文和铭文浑然一体。
孟国栋胡可先
关键词:唐代墓志铭文
文学自传与文学家传:新出土唐代墓志文体的家族因素被引量:6
2013年
新出土文献中,唐代墓志铭数量最多。在墓志铭的诸种特性之中,家族因素是重要的方面,探讨墓志铭的家族因素和传记文学的关系,是新出土唐代墓志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墓志志主与撰者身份进行综合考察,唐代墓志在文体属性与家族属性方面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出三种情况:一是文学家自己撰写的墓志铭,这是特殊类型的自传文章;二是家人或族人撰写的墓志铭,更能体现出家传的特点;三是夫妻之间撰写的特殊墓志铭,具有家族与婚姻的双重特性。
胡可先
关键词:唐代墓志家族因素
墓志的起源与墓志文体的成立被引量:24
2013年
中国古代墓志的起源和文体的成立一直是学界关注较多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要考察墓志的起源,不仅要确定"墓志"一词最早的用例,还要考察墓志的基本功用。循此观点可以确定作为实物的墓志起源于东汉中后期,刻于元嘉元年(151)的《缪宇墓志》可以看作墓志起源的标志。由唐人的记载和缪袭、傅玄等人的创作情况可以看出,符合文体意义上的墓志文在魏晋之际已然出现。南北朝时期,墓志文体得到了较快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行文方式和文体形式渐臻完善并为后世作者所接受与模仿。后世墓志铭创作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具体内容的增删,体式方面则难以越出南北朝时期业已固化的墓志文体的范式。
孟国栋
关键词:行文方式
“城南韦杜”与“杜陵野老”释证被引量:5
2014年
杜甫《赠韦七赞善》诗原注曾引俚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是对韦、杜家族的称誉和标榜,而杜甫自称"杜陵野老"和"少陵野老",也与此有一定的联系。对于这一俚语的来源,学术界颇有异说,莫衷一是。以新出土文献作为考察基础,与传世典籍相参证,结合杜诗进行文本分析,可以进一步探寻"城南韦杜"的渊源,加深对于唐代韦氏和杜氏家族的认识,了解具有代表性的望族在唐代的兴衰情况,也可以加深对杜甫"杜陵野老"等称谓的理解。
胡可先
出土墓志与唐代河东薛氏文学家族考论被引量:2
2014年
河东薛氏家族是六朝至隋唐时期重要的世家大族,也是源远流长的文学世家之一。隋代产生了大文学家薛道衡,初唐则有大文学家兼政治家薛元超,薛元超的成就也影响了他的子孙辈薛曜、薛奇童、薛稷等。薛氏家族新出石刻史料甚多,以此切入,可以对薛氏文学家族的诸多方面进行新的探讨:一、新出土墓志与薛氏文学世家;二、薛稷撰书碑志及其书画与文学;三、由《薛儆墓志》看薛氏与皇室姻缘;四、新出土《薛贻矩墓志》考论。综合起来,可以彰显影响这一文学家族政治兴衰、文化传承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因素。
胡可先
关键词:文学世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