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B07) 作品数:84 被引量:1,028 H指数:17 相关作者: 梁银丽 周茂娟 陈志杰 韦泽秀 张锋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不同防治措施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和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垄沟式太阳能消毒、石灰氮、石灰氮麦草、垄鑫处理土壤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处理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82.7%、84.8%、94.9%。... 陈志杰 张淑莲 李英梅 张锋 王琦关键词:黄瓜 根结线虫 生长发育 文献传递 连作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6 2008年 【目的】揭示黄瓜产生连作障碍的机理,为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和减轻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日光温室内进行田间试验,以露地玉米地土壤为对照,研究不同连作年限(4,5,8和12年)下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黄瓜连作年限的增加,黄瓜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均下降,硝酸盐含量上升,土壤呼吸强度降低,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随着黄瓜生长季节的变化,土壤脲酶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呼吸强度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结论】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设施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均下降,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贺丽娜 梁银丽 高静 熊亚梅 周茂娟 韦泽秀关键词:黄瓜 连作障碍 土壤呼吸强度 土壤酶活性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安全评价 被引量:14 2008年 以近70年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为基础,利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纸坊沟流域不同发展阶段标志年份的农业生态经济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1938、2000、2005年处于亚安全状态,1958、1975年处于极端不安全状态,1985、19901、995年处于不安全状态。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安全变化驱动力的分析,预测了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安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黄土丘陵区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安全的策略:以培育主导产业为中心,完善农业系统循环链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永续利用。 王继军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纸坊沟流域 指标体系 施用钾肥对温室黄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2010年 通过温室田间试验,研究施K2O 0、240、480、720、960 kg/hm2等5个钾肥处理对津春3号黄瓜光合特性、产量、效益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K2O 720 kg/hm2时,黄瓜的净光合速率最高;施K2O 240 kg/hm2,黄瓜的叶面积和叶数最大。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黄瓜的光合作用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过程,钾肥量与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关系式为y=-4.160+4.5307x-0.6693x2,r=0.9470**。施钾肥能够提高叶绿素含量,钾肥量与叶绿素含量增量SPAD值关系式为y=-6.66+7.406x 8-0.97x2,r=0.9836**。施用钾肥对黄瓜的前期结瓜作用明显,前期施用钾肥,结瓜数量和产量增加显著。施用钾肥黄瓜增产14.7%~53.5%;施K2O 720 kg/hm2时,黄瓜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施用钾肥使黄瓜提前结果,并延长了黄瓜的结果期。施用钾肥改善黄瓜品质,在K2O 240~720kg/hm2范围内,随着K2O量增加,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逐渐增加,硝酸盐含量降低。 杨阳 徐福利 陈志杰关键词:日光温室 黄瓜 钾肥 光合特性 黄土丘陵区免耕条件下两种土壤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确定合理环保的耕作制度,2007—2008安塞田间定位试验黄土丘陵旱作农区大豆(Glycine,max)、玉米(Zea mays L)、红小豆(Semen Phaseoli)、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inn.)在翻耕化肥(CF)、翻耕有机肥(CM)、翻耕无肥(CN)、免耕化肥(NF)、免耕有机肥(NM)、免耕无肥(NN)等水平下的农田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作物花期,大豆、玉米土壤脲酶活性较高,蔗糖酶活性较低,而红小豆、马铃薯则与之相反,差异极显著。到作物收获后,玉米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增高,增幅在83%以上,而马铃薯、红小豆、大豆三种作物土壤脲酶活性降低,降幅在10%以上,蔗糖酶活性增强,增幅在40%以上。从花期到收获后,免耕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土壤蔗糖酶活性,在黄土丘陵沟壑旱作农区两种土壤酶活性表现较优的作物为大豆、玉米,较优的处理为NM玉米、NF大豆.其田间环保效应为:作物生长期间两种酶活性比较高,收获后两种酶活性则降低,有利于提高作物生长期土壤肥效利用率,减少作物收获后温室气体的排放。 黄茂林 梁银丽 陈晨 孙存喜关键词:水土保持耕作 土壤酶 黄土丘陵沟壑区 辣椒叶片生理特性对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的响应 被引量:15 2010年 以辣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对辣椒叶片相对含水率(RWC)、叶绿素(Chl)含量、保护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遮阴程度和土壤水分的增加,叶片RWC,叶绿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土壤水分增加主要有利于叶绿素a含量的增加,遮阴主要有利于叶绿素b含量的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随遮阴程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的降低而下降。MDA含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升高,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光照相同,在干旱和高水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水分条件相同,保护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随遮阴程度的增加而下降,且保护酶对光照强度的敏感性为SOD>CAT>POD。2)保护类物质(脯氨酸与保护酶)与伤害类物质(MDA)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膜保护酶与叶绿素含量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综合以上认为,将遮阴30%和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0%~85%作为适宜的遮阴和灌溉指标是科学合理的。 彭强 梁银丽 陈晨 贾文燕 田志国 郝旺林 吴兴关键词:土壤水分 光照 辣椒 保护酶活性 膜脂过氧化 不同前茬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2009年 试验研究了在延安日光温室不同前茬作物条件下,黄瓜随着生长季节的变化其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前茬为豇豆的黄瓜产量和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前茬为番茄的黄瓜可溶性糖含量和土壤呼吸强度较高,前茬为四季豆的黄瓜维生素C含量较高,前茬为翻青玉米的黄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较高,前茬为翻青黑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较高。从提高黄瓜产量的角度出发,豇豆-黄瓜是最佳模式,而从改善黄瓜品质的角度出发,番茄-黄瓜和四季豆-黄瓜是最优模式。 贺丽娜 梁银丽 熊亚梅 周茂娟 高静 韦泽秀关键词:前茬作物 黄瓜产量 黄瓜品质 土壤酶活性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耕作及施肥下农田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13 2009年 为了探明多年免耕下农田恶性杂草发生的机理,提高保护性耕作下作物对农田恶性杂草持久稳定的抑制效果,依据陕西安塞田间4a的定位试验,采用小区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物种组成、密度特征、多样性以及相似性特征等方面,研究了黄土丘陵旱作农区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红小豆(Semen Phaseoli)、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在翻耕化肥(CF)、翻耕有机肥(CM)、翻耕无肥(CN)、免耕化肥(NF)、免耕有机肥(NM)、免耕无肥(NN)等水平下的农田土壤种子库。结果表明:(1)4种作物24种土样中共萌发出12个物种1965株幼苗,隶属于7科12属。1年生杂草占94%,棒头草(fugax nees ex steud)、苋菜(Acalypha austral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早熟禾(Poasphondylodes)为优势种,占87%。(2)在0~20cm土层不同处理间,土壤种子库的密度变动于(282.9±63.4)~(7482.5±1078.3)粒.m-2,其中,红小豆小区>马铃薯小区>大豆小区>玉米小区;翻耕小区>免耕小区;有机肥小区>化肥小区>无肥小区,差异极显著。(3)土壤种子库密度NM红小豆最高,NN玉米最低;丰富度指数CF大豆为2.30;NN红小豆为0.29;多样性指数NN大豆为5.56,CF红小豆为0.45;生态优势度NF玉米为1.35,CF大豆为0.17。玉米、大豆是黄土丘陵沟壑旱作农区免耕下农田抑制杂草最为适宜的作物,NM玉米、NF大豆和NM大豆是黄土丘陵沟壑旱作农区较优的耕作管理方式,其农田的生态效应是能够竞争性抑制恶性杂草的蔓延,优化土壤环境,杂草的多样性高且比较均衡,杂草的土壤种子库密度低。 黄茂林 梁银丽 周茂娟 韦泽秀 吴燕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多样性 施用PAM防治松散土风蚀的机理及其抵御风沙流能力研究 被引量:19 2008年 采用室内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内蒙古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沙地松散土风蚀规律、风沙流对风蚀量的影响和施用PAM防治松散土壤风蚀的机理及其抗风沙流的能力。风沙流对风蚀量的影响试验,采用试样接续放置的方法,前一试样为后一试样提供风沙流;施用PAM试样抗风沙流的能力试验,采用PAM使用量为1g/m^2,2g/m^2和4g/m^2等3个处理水平和0,17.6%,36.4%,7.7%等4个吹角水平。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风速条件下风沙流对土壤的侵蚀程度比净风侵蚀程度高得多,侵蚀量显著不同;PAM用量为1g/m^2时,在7~8m/S风速的风沙流作用下只能经历5~10min的吹蚀试样即破坏;PAM用量为2g/m^2时可以抵御8~10m/s风速的风沙流历时30min的吹蚀;PAM用量达4g/m^2时,可以抵御10m/S风速的风沙流历时30min的吹蚀试样仍未破坏,几乎可以防止自然界99%的各级风速所引起的土壤风蚀。从经济方面考虑,推荐PAM用量为2g/m^2可以防止自然界中大部分风力(约97%~99%)造成的风蚀,经济上是可行的。经PAM处理的试样破坏过程和切片分析得出,在松散土表面喷施PAM之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风蚀,最根本的原因是施用PAM溶液后松散土表面可形成较厚的结皮。 陈渠昌 雷廷武 唐泽军关键词:PAM 风沙流 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非化学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7 2008年 采用大田与室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温闷棚、低温冷冻、轮作倒茬、淹水等不同绿色防治技术措施对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温冷冻法对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适宜在冬季温度低于-15℃,且持续20d以上的地区推广应用。黄瓜与棉花、大葱和大蒜轮作切断根结线虫的食物链,减轻根结线虫的危害。淹水法虽然对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在缺水和保水性能比较差的垆土和黄绵土的北方地区推广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高温闷棚法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高温闷棚8d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100%,闷棚后第3年防治效果仍高达96.2%。完全能替代化学药剂防治,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协调了根结线虫病的防治与温室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的矛盾。 陈志杰 张锋 张淑莲 杨兆森 王琦 张战利 雷虹关键词:温室黄瓜 根结线虫病 非化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