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15B12)

作品数:14 被引量:106H指数:6
相关作者:侯智霞翟明普解明苏淑钗马天晓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黄河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榛子
  • 4篇栽培
  • 3篇选育
  • 3篇抗寒
  • 2篇杂交榛
  • 2篇栽培生理
  • 2篇脂肪酸
  • 2篇植物
  • 2篇平榛
  • 2篇仁用杏
  • 2篇果实
  • 2篇出仁率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杏生产
  • 1篇性状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利用

机构

  • 12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黄河科技学院
  • 4篇辽宁省经济林...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石油
  • 1篇迁西县林业局

作者

  • 7篇侯智霞
  • 7篇翟明普
  • 4篇王艳梅
  • 4篇苏淑钗
  • 4篇马天晓
  • 4篇解明
  • 2篇张罡
  • 2篇郭素娟
  • 2篇郑金利
  • 2篇原牡丹
  • 2篇崔建国
  • 2篇刘震
  • 2篇邸爽
  • 2篇尚福强
  • 1篇段丽娟
  • 1篇李连国
  • 1篇刘艳
  • 1篇苏艳
  • 1篇冯亚莉
  • 1篇蔡秀芝

传媒

  • 4篇经济林研究
  • 3篇北方园艺
  • 2篇中国果树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绿色科技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品种杂交榛果实形态特征的变异被引量:9
2010年
为给杂交榛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以16个品种的杂交榛为试材,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杂交榛果实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杂交榛果实的形态特征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内形态变异较小,形态性状较稳定。果皮厚度与果实大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各品种出仁率均不到50%。百粒质量低的品种出仁率与百粒质量高的品种相差不大,有的甚至超过百粒质量高的品种的出仁率。82-4出仁率最高,为47.5%,其百粒质量却最低,为172.53 g。出仁率与果实厚、百粒质量、果皮厚和果实质量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张罡崔建国邸爽解明尚福强
关键词:杂交榛果实出仁率
榛子遗传改良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7年
榛子原产我国,为榛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榛属在世界约有2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我国原产8种2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榛子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是四大坚果(榛子、核桃、扁桃、硬果)之一,能生产上等的坚果和以其种仁为原料的高档食品、饮料等;也可以生产十分珍贵的木材,其木材坚硬,纹理、色泽美观,可做小型细木工的材料;部分品种可作植被恢复及园林绿化树种.本文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榛子的种类及分布;良种选育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针对榛子遗传改良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王艳梅马天晓翟明普
关键词:榛子良种选育
榛子新品种辽榛2号的选育被引量:4
2008年
辽榛2号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在1984年以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优良单株作母本、以欧洲榛(Corylus avellana)实生优良单株混合花粉作父本远缘杂交育成的榛子新品种。果苞杯状,绿色;坚果矮圆形,平均单果重2.6 g,棕色,壳厚1.10 mm,单仁重1.11 g,果仁饱满,有香味,风味好,品质优良;出仁率43%,脂肪含量53.90%,蛋白质含量21.00%;丰产,抗寒性较强;在辽宁省大连地区,果实8月中下旬成熟,适宜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地区栽培。2006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解明郑金利苏淑钗郭素娟侯智霞
关键词:榛子丰产性抗寒性选育栽培要点
平榛克隆结构与个体鉴定的研究
2009年
以平榛为研究对象,在繁殖方式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平榛克隆结构和个体鉴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榛虽然克隆繁殖占有优势,但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o=0.7148);同时确定了平榛的遗传个体,同1株丛(系)内个体基本上为1个独立的遗传个体,相邻的株丛(系)个体基因型基本一致,克隆繁殖比率较大。
王艳梅刘震马天晓翟明普
关键词:平榛克隆结构
我国榛子生产研究概况被引量:28
2008年
榛子原产于我国,是珍贵的木本粮油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促使我国榛子生产的顺利发展,并给榛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榛子生产发展的概况及有关榛子苗木繁育、栽培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
侯智霞原牡丹刘雪梅翟明普
关键词:榛子育苗栽培生理
榛子抗寒新品种辽榛1号的选育被引量:6
2007年
辽榛1号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在1984年以平榛(Corylus hemrophylla)优株为母本、以欧洲榛(C avellana)实生优株混合花粉为父本,采用种间远缘杂交育成的榛子新品种。果苞坛状,浅绿色;坚果椭圆形,平均单果重为2.6 g,黄色,具浅沟纹,果壳表面多绒毛;果壳厚1.10 mm,单仁重1.04 g,果仁饱满,有香味,风味好,品质优良;出仁率40.00%,脂肪含量50.70%,蛋白质含量21.50%。丰产,抗寒性较强;在辽宁大连,果实9月上旬成熟,适宜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地区栽培。2006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解明郑金利苏淑钗郭素娟侯智霞
关键词:榛子抗寒
我国仁用杏生产现状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仁用杏是当前我国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特色经济林树种。其市场前景和发展的必要性已被广泛认可,生产上的问题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的重要性也引起了高度重视,栽培及相关生理机制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相对而言,这些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概述了我国仁用杏的发展概况、在国际市场的重要地位、育种、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生产和发展现状。
侯智霞翟明普蔡秀芝苏淑钗李响
关键词:仁用杏栽培管理
人工授粉受精时间对榛子坐果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明确榛子的有效授粉期、有效受精期和最佳授粉受精时间,为提高榛子坐果率和发展榛子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欧洲榛、平榛和杂交榛进行人工授粉,观察其不同授粉时间、柱头不同切除时间的坐果率,并对比分析人工授粉和自然状态下开花授粉的榛子坐果率。【结果】榛子开花后24~48 h是最有效授粉期,授粉后5~6 d是榛子完成受精的最佳时间;经人工授粉,杂交榛的坐果率最高(61.4%),其次是平榛(坐果率56.1%),欧洲榛坐果率最低(43.2%);人工授粉可提高榛子坐果率,平均提高14.9%(绝对值)。【结论】进行人工授粉能有效提高榛子的坐果率,有效受精期在授粉后5~6 d,以开花后24~48 h授粉效果最佳。
李宁苏淑钗陆小辉刘姝颖杨超王玲
关键词:榛子坐果率人工授粉
植物脂肪酸及其相关代谢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指出了植物脂肪酸的重要功能、种类及代谢的基本途径,以及与其代谢所涉及到的关键酶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脂肪酸其生物复杂的合成途径,涉及乙酰辅酶A、脂肪酸合成酶、脂肪酸去饱和酶和脂肪酸延长酶等多种酶。
冯亚莉侯智霞
关键词:植物脂肪酸关键酶
不同品种杂交榛果实表型性状的变异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以16个品种的杂交榛为试材,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杂交榛果实的表型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杂交榛果实的表型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品种内形态变异较小,表型性状较稳定。各品种出仁率均不到50%。百粒重低的品种出仁率与百粒重高的品种相差不大,有的甚至超过百粒重高品种的出仁率。82-4出仁率最高,为47.87%,而百粒重却最低,为172.53 g。出仁率与果实厚、百粒重、果皮厚和果实重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张罡崔建国邸爽解明尚福强
关键词:杂交榛果实表型性状出仁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