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0512002400)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6
相关作者:张海军贾晓林钟香崇贾全利秦国强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化学工程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7篇溶胶
  • 6篇溶胶-凝胶
  • 6篇溶胶-凝胶法
  • 6篇碳热还原
  • 6篇热还原
  • 6篇微波加热
  • 5篇细粉
  • 5篇粉体
  • 5篇超细
  • 5篇超细粉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刚玉
  • 4篇SUB
  • 4篇复合材
  • 3篇氮化
  • 3篇微波合成
  • 3篇矾土
  • 3篇Β-SIAL...
  • 3篇ZRB
  • 2篇氮化反应

机构

  • 2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9篇张海军
  • 12篇贾晓林
  • 8篇贾全利
  • 6篇钟香崇
  • 5篇秦国强
  • 3篇韩波
  • 3篇郭晓伟
  • 2篇封鉴秋
  • 2篇付芳
  • 1篇户赫龙
  • 1篇孟录
  • 1篇李发亮
  • 1篇李珍珍
  • 1篇李素平
  • 1篇刘战杰
  • 1篇金乾
  • 1篇翟鹏亮
  • 1篇李国亮
  • 1篇杜光旭

传媒

  • 4篇耐火材料
  • 4篇材料导报
  • 3篇硅酸盐学报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3篇2008
  • 1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胶-凝胶微波加热合成LiTi2(PO4)3超细粉
以钛酸丁酯、硝酸锂和磷酸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和微波加热法,合成了纯相的LiTi(PO)超细粉。研究了微波合成温度和时间对粉体晶相和晶粒度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自动电位粒度仪...
郭晓伟贾晓林户赫龙张海军
关键词:微波合成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微波碳热还原制备二硼化锆粉体被引量:7
2007年
以氧氯化锆、硼酸与蔗糖为原料,研究了硼酸、蔗糖用量和温度时溶胶.凝胶、微波碳热还原法制备ZrB2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微波加热工艺可以在1100℃合成ZrB2粉体,该温度比传统加热合成ZrB2粉体的温度降低了200~400℃;1100~1200℃时硼酸、蔗糖用量对该粉体的合成有较大影响,1300℃时其对粉体的制备影响不大。温度对ZrB2粉体的合成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粉体中ZrB2的含量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1300℃制备的粉体中ZrB2的含量可达95%以上。
贾全利张海军贾晓林秦国强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微波加热碳热还原
溶胶-凝胶微波加热合成LiTi_2(PO_4)_3超细粉被引量:7
2007年
以钛酸丁酯、硝酸锂和磷酸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和微波加热法,合成了纯相的LiTi2(PO4)3超细粉。研究了微波合成温度和时间对粉体晶相和晶粒度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自动电位粒度仪对制备的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加热600℃,保温15min,可得到纯相的LiTi2(PO4)3,FE-SEM照片显示所合成粉体的粒度约为100nm。
郭晓伟贾晓林户赫龙张海军
关键词:微波合成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微波加热合成LiTi2(PO4)3超细粉
以钛酸丁酯、硝酸锂和磷酸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和微波加热法,合成了纯相的LiTi2(PO4)3超细粉。研究了微波合成温度和时间对粉体晶相和晶粒度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自动电位...
郭晓伟贾晓林户赫龙张海军
关键词:微波合成溶胶-凝胶法
矾土基β-Sialon结合刚玉-碳化硅复合材料抗冰晶石侵蚀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静态坩埚法研究了矾土基β-Sialon结合刚玉-碳化硅复合材料在1000℃下的抗冰晶石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侵蚀量较少,侵蚀层厚度约1mm,侵蚀产物为NaAlSiO_4;渗透层深度约6mm,渗透速率随β-Sialon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复合材料渗透界面的分形维数值介于1.1~1.23之间,随Sialon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韩波张海军钟香崇
关键词:复合材料冰晶石抗侵蚀性能分形
溶胶-凝胶和微波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β-sialon超细粉被引量:10
2007年
以正硅酸乙酯(tetraethoxysilane,TEOS),硝酸铝,蔗糖等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和微波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β-sialon超细粉。研究了铝碳摩尔比、温度、埋粉条件、晶种、添加剂等工艺条件对合成β-sialon超细粉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碳摩尔比显著影响β-sialon超细粉的合成,过量碳有利于形成β-sialon超细粉。1573~1623K为最佳合成温度。埋粉不利于β-sialon超细粉的合成。晶种对β-sialon超细粉的合成没有显著影响,添加剂Fe2O3对反应有明显促进作用。用场发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产物的显微形貌,结果表明:合成β-sialon超细粉的粒度大约为100nm。
付芳贾晓林张海军
关键词:Β-SIALON溶胶-凝胶超细粉
高温氮化反应合成Ca-α-SiAlON被引量:1
2006年
以Si粉、Al粉、Al2O3粉(α型和ρ型)和CaCO3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氮化方法合成了Ca-αSiAlON,并对氮化后的试样进行XRD、SEM以及EDS分析,计算出了各试样中Ca-αSiAlON的相对含量。研究了氮化温度(1500℃和1550℃),保温时间(8h、12h和20h),CaCO3用量(理论用量、过量10%、过量20%),添加剂种类(Y2O3、TiO2、Fe2O3)及加入量(2%、3%、4%),αSi3N4晶种加入量(0、1%、3%、5%),Al2O3种类(α型和ρ型),Si粉和Al粉的用量(理论用量、过量10%)等工艺因素对Ca-αSiAlON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1550℃氮化反应12h得到的合成产物中Ca-αSiAlON的相对含量最高,可达72.5%,其他物相为βSiAlON;(2)CaCO3加入量增多能够显著提高产物中Ca-αSiAlON的相对含量;(3)添加剂Y2O3、TiO2、Fe2O3均可促进Ca-αSiAlON的合成,其中Y2O3的促进作用最明显,TiO2次之;(4)αSi3N4晶种的引入能够显著提高Ca-αSiAlON的合成量;(5)Si粉和Al粉的量以及Al2O3种类对Ca-αSiAlON的氮化合成影响不明显;(6)SEM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Ca-αSiAlON发育成柱状晶,长径比在3~10之间。
孟录张海军钟香崇
关键词:CA-Α-SIALON氮化反应晶种
微波碳热还原低温原位合成TiB2/B4C复合粉体
以钛酸丁酯、BC、蔗糖为原料,采用微波碳热还原工艺原位合成了TiB/BC复合粉体。研究了BC用量、碳用量、温度等对原位合成TiB/BC复合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粉体中,TiB的原位碳热还原合成起始温度约为900℃,碳...
张海军李发亮贾全利
关键词:TIB2碳热还原微波加热
文献传递
矾土基β-SiAlON结合刚玉-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5
2006年
采用电熔刚玉(≤0.088mm、≤1mm和3~1mm三种粒度)、碳化硅颗粒(3~1mm)、Al2O3微粉、高铝矾土粉、Al粉和Si粉为原料,通过1500℃5h氮化反应制备了矾土基βSiAlON(z设计值为2)结合刚玉-碳化硅复合材料,研究了碳化硅颗粒加入量(分别为0、10%、20%、30%、40%)、Al2O3微粉加入量(分别为0、1%、3%、5%、7%)和βSiAlON理论生成量(分别为15%、20%和25%)对复合材料密度、显气孔率和常温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βSiAlON理论生成量试样的热态抗折强度与温度(400~1400℃)的关系,并借助于XRD、SEM和EDS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随碳化硅颗粒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下降,显气孔率和常温强度增加,加入30%碳化硅颗粒时,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2)随Al2O3微粉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增加,显气孔率下降,其加入量以3%为宜。(3)复合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1000℃时达到最高值;1000℃以后,强度下降,但在1400℃,βSiAlON理论生成量为20%和25%的矾土基βSiAlON结合刚玉-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强度仍高于其常温时的强度。其原因是互相交错的柱状βSiAlON结合相填充在刚玉和SiC骨架的空隙中,起到了增强、增韧的作用。
韩波张海军钟香崇
关键词:矾土Β-SIALON刚玉复合材料高温强度
微波碳热还原低温合成ZrB_2粉体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以ZrO2、B4C、炭黑为原料,研究了B4C、C用量、温度、晶种对微波碳热还原合成ZrB2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加热合成ZrB2粉体的起始温度为1373K,该温度比传统加热合成ZrB2粉体的温度降低了300~400K; 1373K时B4C:C比例的变化对该粉体的制备有明显影响,1473~1523K时BaC:C比例的变化对ZrB2的制备影响不大。温度对碳热反应制备ZrB2粉体有显著的影响,粉体中ZrB2的含量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1523K时制备的粉体中ZrB2的含量可达95%。FE-SEM的结果表明,在所合成的粉体中存在大量粒径在100nm以下的ZrB2晶粒。对Zr-B-O-C体系的热力学进行了计算以推测反应起始温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张海军贾全利贾晓林秦国强
关键词:碳热还原微波加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