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0580004)

作品数:25 被引量:59H指数:5
相关作者:万振凯贾敏瑞万莉李静东王占刚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1篇复合材料
  • 21篇复合材
  • 15篇编织复合材料
  • 14篇三维编织复合...
  • 11篇感器
  • 11篇传感
  • 11篇传感器
  • 9篇纳米
  • 7篇碳纳米线
  • 7篇纳米线
  • 5篇健康监测
  • 4篇结构健康监测
  • 3篇电阻
  • 3篇制件
  • 3篇智能复合材料
  • 3篇网络
  • 3篇料制
  • 3篇复合材料制件
  • 2篇电气
  • 2篇电气特性

机构

  • 24篇天津工业大学
  • 4篇天津科技大学
  • 2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天津音乐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万振凯
  • 4篇李静东
  • 4篇贾敏瑞
  • 4篇万莉
  • 3篇王占刚
  • 3篇马永军
  • 3篇李嘉禄
  • 2篇贡丽英
  • 2篇李怡
  • 2篇郭建民
  • 2篇张志钢
  • 1篇武宝林
  • 1篇董卿霞
  • 1篇王荣
  • 1篇张桂玲
  • 1篇李鹏
  • 1篇孙连坤
  • 1篇张志钢
  • 1篇周文晶
  • 1篇罗先武

传媒

  • 11篇纺织学报
  • 3篇材料导报
  • 3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纺织导报
  • 1篇产业用纺织品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合成材料老化...
  • 1篇固体火箭技术
  • 1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计算机技术与...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SGA-Ⅱ面向多目标测试数据模型的生成
2014年
测试数据的自动化生成的实现是软件测试自动化的重要研究项目。当前很多研究人员使用多种方法实现测试数据的自动生成,但生成的测试数据一般仅实现最大覆盖率的测试标准。在测试数据生成问题上,希望生成的测试数据能够达到最大的覆盖率,同时也希望生成的测试数据集越小越好,可以降低执行时间,同时提高执行效率。文中从覆盖标准和内存消耗两个方面对测试数据进行评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Ⅱ,实现同时满足最大分支覆盖率和最大内存分配的测试数据的自动生成。实验表明,NSGA-Ⅱ算法生成的测试数据比其他多目标优化算法能更好地满足两个目标。
周文晶王占刚
关键词:内存分配
基于碳纳米传感器的复合材料内部缺陷测量及误差估计被引量:1
2015年
结合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提出了利用碳纳米线传感器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缺陷检测的应用方法。论述了碳纳米线传感器嵌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的方式,分析了碳纳米线传感器的力学特性。分析了编织角对嵌入碳纳米线传感器的影响。系统使用传统的应变放大器测量电阻变化。最后,应用响应面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表明,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成功地实现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内部缺陷位置和大小的估计。
万莉马永军李静东
关键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碳纳米线响应面
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电阻率的估算被引量:2
2016年
从影响材料电阻率的主要因素——碳纤维体积分数入手,主要分析了材料的电阻率这一电气特性,根据材料表面测量的数据,估算出材料内部碳纤维的体积分数。再根据多个试件测量的数据,拟合出材料的碳纤维体积分数和电阻率的关系曲线。根据估算出的碳纤维体积分数,估算出材料的电阻率。利用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编织角和花节长度,估算出材料的电阻率。根据材料的电阻率这一电气特性,便于以后对材料进行涡流无损检测分析。
石荣荣武宝林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气特性电阻率
基于损伤指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评估被引量:3
2017年
以嵌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碳纳米线作为拉伸传感器构建智能复合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PCA)以及T2和Q统计方法,对三维编织智能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进行研究。采用主成分方法对三维编织智能复合材料制件的损伤信息进行处理,以无损伤试件作为基准值建立PCA模型,提出了智能复合材料损伤估计步骤。结果表明:用损伤指数(T2和Q)与基准值的偏差可描述试件结构损伤程度,有损试件的损伤指数远远大于无损试件的基准值,T2损伤指数值可以很好地反映试件较大的损伤,Q损伤指数值较详细地反映了试件的损伤细节;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损伤具有很好的吻合性。
万振凯贡丽英万莉
关键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智能复合材料主成分分析碳纳米线传感器
三维六向变截面锥管状预制体结构建模及性能预测
2018年
减纱技术的运用可满足三维六向变截面锥管状预制体对几何尺寸和纤维体积百分含量等关键参数的设计指标要求。与不变纱线截面的预制体相比,减纱后的预制体中纱线的组成与纤维体积百分含量发生了变化,需从细观结构层面对其单胞中纱线的组成结构进行研究,建立基于减纱工艺的单胞分区域几何模型,以精确进行预制体的几何尺寸和纤维体积百分含量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较精准地描述基于不同减细减纱工艺的三维六向变截面锥管状预制体的变化规律,为其结构设计、工艺优化和性能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张志钢张志钢李静东
基于碳纳米管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健康监测技术被引量:5
2012年
分析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现状,结合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编织工艺,提出了碳纳米管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健康监测方面的应用方法。结果说明碳纳米管应用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整体结构监测是可行的。碳纳米管传感器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结构健康监测中具有优异的应变传感特性,且嵌入的碳纳米管传感器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这为内置碳纳米管传感器应用于复合材料制件的健康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和分布式技术,为先进智能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李静东李嘉禄万振凯
关键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编织角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件损伤诊断模型研究
2022年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件主要应用于承载器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高温、高压、高空辐射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制件疲劳甚至损伤情况.笔者建立了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M)的损伤诊断模型,实现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件的损伤监测和数据分析处理;设计了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平台,实现了制件损伤监测与分析的可视化.实验获得的损伤监测数据与制件实际测试的数据相同,证明了建立的基于SOM的损伤诊断模型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损伤监测和数据分析处理方面的可行性,对提高我国复合材料制件的健康监测应用水平具有应用价值.
万仟王奕苗于明田松龄
关键词:SOM神经网络
基于碳纳米管纱线扭电能的复合材料损伤监测被引量:1
2020年
为实现航天结构制件内部损伤的全面监测,基于碳纳米管纱线扭电能特征的发现,提出了航天结构制件内部损伤实时监测新方法。采用三维六向编织技术将碳纳米管纱线嵌入到航天复合材料结构制件中,构建了新型的智能三维复合材料;证明了制件内部产生损伤时,内部的碳纳米管纱线捻度发生变化可产生扭电能;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损伤指数理论对碳纳米管纱线的扭电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内部的树脂断裂、孔洞和试件的微小裂纹可引起扭电能的变化,碳纳米管纱线扭电能对于试件内部损伤具有很高的识别能力,损伤识别精度达到0.002 mm,该研究对推进航天结构的智能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李鹏万振凯贾敏瑞
碳纳米线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健康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健康监测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四步法三维编织技术将碳纳米线与复合材料共同编织形成智能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预制件进行拉伸承载实验,实验数据表明预制件的编织角和碳纳米线织入间距是影响健康监测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说明了碳纳米线传感器作为一种新的综合和分布式技术应用于复合材料制件的健康检测的可行性.
贾敏瑞万振凯
关键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编织角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健康监测系统连续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方法
2016年
基于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健康监测系统,建立了一套基于数据流的滑动窗口技术的模型,处理分析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健康监测系统的连续数据.该模型能够及时地处理和判断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数据,并能对异常数据进行保存和分析,进而做出相应的提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具有很好的吻合性.该模型大大减少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健康监测系统数据处理的难度,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万振凯罗先武
关键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连续数据数据流数据处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