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Z015)
- 作品数:12 被引量:79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辉呼和那日松唐敏刘诗林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邓小平行政理论中的廉政思想被引量:4
- 2014年
- 廉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邓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判断之中,为我国进行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本文选择邓小平行政理论中的廉政思想加以阐述,公共行政理论中解决腐败问题最为关键的三个环节为:对领导者权力的监督,对代理人自由裁量权的约束,以及对整个官僚系统官僚主义和特权化的遏制。而邓小平同志行政理论中关于领导权力如何监督,关于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强化与改革,以及关于依靠法治进行行政管理方面的论述,正好与行政理论中解决腐败问题最关键的三个环节相契合,体现了深刻的廉政思想。
- 李辉
- 关键词:反腐败公共行政理论邓小平
- 民主、主观经济评价与腐败感知——基于亚洲、非洲与拉美舆情表合并数据的多层分析被引量:28
- 2015年
- 文章所聚焦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主程度会对个体的腐败感知产生何种影响?文章对亚洲、非洲和拉美三个舆情表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合并,整合出一个包括50个国家在内的跨层次数据。在此基础上使用多层分析法,研究发现民主对于腐败感知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在直接效应上,民主程度越高的国家,民众腐败感知的平均水平越高;但在调节效应上,民主作为一种宏观制度环境,会增强自我经济评价对腐败感知的负向影响。研究还利用实证数据证明了个体的政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个体所处的宏观制度背景所塑造的,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对于个体的腐败感知来说可以同时展现其"严厉的"和"慈祥的"一面。
- 李辉呼和那日松唐敏
- 关键词:民主
- 制造确定性:中国城市社区选举中的违规操作现象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对上海市城市社区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的居委会换届选举的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对选举过程中的违规操作的具体形式进行了归纳,发现在大部分的社区中,选举规则被一些违规操作所扭曲,损害了基层民主的质量。之所以出现违规操作的原因在于: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为行政压力型违规,在不断加码的政绩驱动下,居委会对于投票过程的操作会逼不得已地采用许多不符合选举法规定的手段;第二种是一些街道和居委会为了追求结果的确定性(贯彻候选人的组织意图)而进行的违规操作。
- 李辉
- 关键词:社区选举基层民主违规操作
- 宏观政治环境与国民幸福感——基于欧洲价值观调查数据(2008)的多层分析
- 2015年
- 本文基于对欧洲价值观研究2008年数据的多层分析,同时考察了个体层面的微观因素与国家层面的宏观条件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稳定、政府效率、腐败控制、责任性、法治性和政府经济管制能力等反映政府治理能力的政治指标,对公民的个体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验证了罗伯特·兰恩(Robert E.Lane)的"自源型痛苦"理论,即现代程序性民主实际上带来了个体幸福感的流逝。在控制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和福利支出的条件下,以程序性指标测量的民主对公民个体的幸福感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民主程度越高的国家,公民的幸福感反而越低。
- 李辉
- 关键词:政府治理能力调查数据政治自由福利支出法治性责任性
- 世俗主义与腐败——基于跨国数据的一项定量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文章以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世俗主义与腐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拥有较高程度世俗主义的国家通常伴随着较低程度的腐败。我们还尝试从理论上对世俗主义和腐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首先,世俗主义为建立规则和程序导向的现代官僚体系奠定了基础;其次,世俗主义还与建立清晰的公—私界限有关,现代公共领域的形成源自宗教信仰逐渐转变到私人领域中去,现代人对于自身公民身份的想象源自对时间和空间理解的世俗化过程。我们的研究还暗示着,在对政治现象的解释中,微观的观念性因素与宏观的制度因素有同等重要的解释力,只是长久以来被研究者们所忽视。
- 李辉
- 关键词:世俗主义腐败
- 营造对腐败零容忍的社会氛围 访香港城市大学反腐败研究专家公婷教授被引量:1
- 2013年
- 李辉:在市场化的初期阶段,公与私的界限比较模糊的状态下,最容易发生腐败行为,学界至今仍在讨论市场化与中国的腐败问题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就目前中国腐败研究的现状来看,大致有两个解释路径:一是认为市场化带来腐败的高速蔓延;一是认为国家的过多干预为腐败创造了大量机会。您比较倾向于哪—种解释呢?
- 李辉
- 关键词:反腐败社会氛围零容忍市场化腐败行为
- 中国廉政建设与改革中的地方创新——基于三个案例的类型学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长久以来国外学者已经对中国的反腐败制度形成了这样的刻板印象,即中国的反腐败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反腐败模式。根据"地方创新性程度"和"对中央廉政策略的影响程度"两个指标,将反腐败制度划分为三种类型:由地方自我创新,并已经被中央所采纳和推广的制度;由中央在地方进行试点,鼓励其他地方进行学习和借鉴的制度;地方已经在酝酿和尝试执行,但中央仍然持观望态度的制度。影响不同地方廉政创新类型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鼓励地方廉政创新和改革的程度、地方主要领导的廉政创新意愿以及在廉政过程中遇到的地方部门利益阻力和民众的态度反馈,由此可见,应在腐败治理策略中重新找回地方力量。
- 李辉
- 关键词:反腐败地方政府廉政建设
- 腐败的物质主义根源被引量:1
- 2013年
- 一直以来,在对腐败现象的解释中,存在着两大流派的争论:一是制度论者,二是文懒仑者。制度论者认为,人类大体上都是差不多的(不论来自哪里),可以在几乎所有文化区域内的人群中发现趋利避害(最大化个人利益)的现象。因此,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当是在某种制度环境下人的理性选择而已,一定是制度设计的某种特征鼓励了人们(他们更喜欢用“行动者”这个术语)这么做。
- 李辉
- 关键词:腐败现象物质主义文化区域最大化行动者
- 强迫执行与制度设计:腐败治理的一个二分理论被引量:1
- 2014年
- 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遵循这一要求,我们试图探讨不同领域中的腐败治理理论和模式的构建。在本组专题中,李辉认为,强迫执行与制度设计是目前反腐败中的两个基本模式,通过治理范围、手段、时间等几个维度的区分,可建立起一个分析腐败治理行为的两极光谱。邓晓梅等通过对目前国际反腐措施的比较、归纳和研究,借鉴国际标准体系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思想方法,建立了工程项目廉洁管理标准体系。基于对系统论方法的应用,对体系的构成要素、基本构架和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我国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标准体系的实施构想。崔会敏根据高校整体情况,运用等级全息建模(HMM),对高等院校的利益冲突风险进行辨识,构建起高校利益冲突HMM风险框架,并用具体方法,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计算各领域的风险程度。通过本组专题,我们期望更多的学者关注防治腐败的模式构建研究,从而为有效地防治腐败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支撑。
- 李辉
- 关键词:腐败治理防治腐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东亚民主的质量:测量与比较被引量:5
- 2014年
- 本文是对东亚第三波民主化以来的七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主质量进行的一项测量研究。在测量维度的选择上,借用了莱文和莫琳娜对拉美国家民主质量测量的最新方法,并针对东亚民主化的特征和数据的可操作性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最终使用选举质量、政治参与、责任性、回应性和文武关系作为测量的主要维度,并给出了我们对于东亚民主质量的测量结果。
- 李辉
- 关键词:民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