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645010-3) 作品数:7 被引量:845 H指数:7 相关作者: 蓝崇钰 束文圣 邓冬梅 廖斌 杨兵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山大学 广州地理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理学 更多>>
超富集植物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2003年 就国内外植物修复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阐述了迄今报道的超富集植物、超富集植物吸收重金属生理机制、研究动态与前景。 刘小梅 吴启堂 李秉滔关键词:超富集植物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技术 生理机制 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41 2005年 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的研究迄今已有近 5 0 a的历史 ,在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和环境标准的制定、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重金属污染治理、元素分析测定方法和规范、对生物体的毒性及生物体的响应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出版了很多专著。在对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研究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以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行为特征 (吸收、迁移、富集、毒害、解毒和抗性等 )为主线 ,从微观和宏观水平 ,系统综述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从生物对重金属污染适应的分子机理、治理方法和技术的创新性。 王宏镔 束文圣 蓝崇钰关键词:分子机理 治理方法 复合污染 生物进化 不同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农田水稻产量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02 2006年 探讨了石灰、过磷酸钙和有机物等改良剂的应用对水稻(oryzasativa)产量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实验共四种处理:T1,对照;T2,石灰(0.25kg·m-2);T3,石灰+过磷酸钙(0.40kg·m-2);T4,石灰+过磷酸钙+有机物(0.90kg·m-2)。叶面喷施的处理方法研究不多,因此结合在水稻的孕穗期喷施KH2PO4(0.3%)溶液研究喷施途径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T3处理即石灰+过磷酸钙(0.40kg·m-2),对于降低水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米中的Pb、Zn和Cd分别下降了61.8%、14.1%和45.1%,同时也使水稻茎叶中的Pb和Zn分别比对照下降8.1%和4.3%。另外,在水稻的叶面喷施KH2PO4溶液将水稻的产量从0.61kg·m-2提高到0.68kg·m-2,并且这种喷施措施也能有效地降低水稻中的重金属含量。 丁凌云 蓝崇钰 林建平 束文圣关键词:重金属 水稻 铅锌矿 宝山堇菜(Viola baoshanensis)——一种新的镉超富集植物 被引量:386 2003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温室试验,发现并证实宝山堇菜(Viola baoshanensis)是一种Cd超富集植物。自然条件下,宝山堇菜地上部Cd平均含量为1168 mg/kg,变化范围为465~2310mg/kg;地下部Cd平均含量为981 mg/kg,变化范围为233~1846mg/kg。地上与地下部Cd含量比值变化范围0.41~2.22,平均为1.32。Cd生物富集系数变化范围为0.75~5.2,平均为2.38.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表明,宝山堇菜地上部Cd含量随生长介质中Cd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营养液Cd浓度为50 mg/L时,地上部Cd平均含量达到4825 mg/kg,在Cd浓度为30 mg/L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地上与地下部Cd含量的比值变化范围为1.14~2.22,平均为1.67,显示宝山堇菜不仅可以超量吸收Cd,而且可以从地下向地上部有效输送。宝山堇菜的发现将为Cd超富集植物的生理、生化、遗传和进化及其在Cd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重要材料。 刘威 束文圣 蓝崇钰关键词:宝山堇菜 植物修复 土壤污染 生物富集系数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中差异表达cDN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9 2004年 一种新的基因克隆技术称为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用于研究生长于2种生态环境(古铜矿山和正常土壤)中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的基因表达差异。分别以Cu矿山鸭跖草作为检测子,非Cu矿山鸭跖草作为驱赶子,建立了生长于Cu矿山生态环境中鸭跖草的差异表达cDNA文库,此cDNA文库代表在Cu矿山鸭跖草中特异表达的cDNA。通过反式Northern杂交筛选出3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其中一个cDNA为CaM-like基因。进一步对此基因进行Virtual Northern分析,结果初步表明此基因在生长于古铜矿山上的鸭跖草中上调表达。 廖斌 邓冬梅 杨兵 束文圣 栾天罡 蓝崇钰关键词:VIRTUAL 铜在鸭跖草细胞内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 被引量:36 2004年 运用差速离心法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u在鸭跖草Commelinacommunis根、茎、叶的亚细胞分布及贮存形态。结果表明,细胞壁是鸭跖草根中Cu结合的主要位点,其次为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而在叶中,Cu主要分布在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中,其次分布在含细胞壁部分;茎中,随着外界Cu浓度的提高,Cu向细胞壁部分的分配减少,而向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的分配增加。根、茎、叶中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结合Cu量较少。在各种形态铜中,根部以去离子水提取态占优势,茎部和叶部,以去离子水和乙醇两种提取态占优势,其它结合形态的Cu在根中比例较低,在茎、叶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显示鸭跖草体内Cu的分布特征和形态特征与其耐性和富集Cu有密切联系。 廖斌 邓冬梅 杨兵 束文圣 蓝崇钰关键词:CU 亚细胞分布 Cu^(2+)对两种生态型鸭跖草Cu积累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0 2004年 在Hoagland培养基中加入CuSO4模拟Cu2+污染环境,比较了不同Cu2+浓度([Cu2+])对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耐性生态型和敏感生态型的耐性、Cu积累和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生态型鸭跖草的Cu2+中毒临界浓度和中毒症状有明显的差异,[Cu2+]≥40祄ol/L时,耐性生态型鸭跖草的耐性明显高于敏感生态型.耐性生态型鸭跖草叶和根中的Cu2+含量都明显高于敏感生态型,根中更为明显.不同生态型甚至同一生态型不同器官的POD、CAT、SOD活性对Cu2+的敏感性不同.一般来说,根对Cu2+的敏感性高于叶;POD活性对Cu2+的敏感性高于CAT和SOD.根比叶在清除丙二醛(MDA)的过程中起更重要作用.耐性生态型鸭跖草叶和根中CAT、POD和SOD活性、叶中MDA的变化并没有与根中MDA含量的变化趋势(大幅增加)保持一致,表明除了抗氧化酶外,可能还存在其他机制影响耐性生态型与敏感生态型鸭跖草在Cu2+耐性上的差异. 杨兵 廖斌 邓冬梅 束文圣 蓝崇钰关键词:CU^2+ 生态型 抗氧化酶 鸭跖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