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JL037)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杰陈婧张礼卿寸无旷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罗格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外汇
  • 1篇中国外汇
  • 1篇实际汇率
  • 1篇外汇储备
  • 1篇外汇储备管理
  • 1篇利率
  • 1篇汇率
  • 1篇乘数
  • 1篇乘数效应
  • 1篇储备管理

机构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罗格斯大学

作者

  • 2篇李杰
  • 1篇张礼卿
  • 1篇陈婧
  • 1篇寸无旷

传媒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外汇储备管理与实际汇率制度选择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用简单的货币主义模型来探讨汇率制度选择与外汇储备的需求管理问题。研究表明,与浮动汇率及固定汇率相比,中间汇率国家容易导致民众的危机预期,从而增加了对外汇储备的需求。本文的实证部分通过对实际汇率制度和外汇储备持有量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得出两者之间倒U型的关系,即处于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所持有的外汇储备比处于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多。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中国的汇率改革应该很好地和外汇储备的需求相结合。在从固定汇率走向浮动汇率的过程中,必然会经过中间汇率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而在浮动汇率比较成熟之后,中国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必然会减少。
李杰陈婧张礼卿
关键词:外汇储备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乘数效应:一个简单的两国模型
2011年
上个世纪90年代的系列金融危机让各国政府管理部门意识到国际储备的危机防范作用,这导致了近十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储备的高速增长。然而,仅从危机防范的角度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巨额的储备积累。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两国模型,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探讨储备增长的途径:储备存在着自我增值的效应,也就是说,前一期储备的增长能通过对储备供给的正向刺激,引起其在后一期的进一步增长。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储备增长的"乘数效应"。储备持有国(中国)运用储备对储备供给国(美国)的债券市场进行投资并降低了美国的均衡利率是这个乘数效应形成的关键环节。
李杰寸无旷
关键词:乘数效应利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