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554)

作品数:6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祁克宗涂健王艳萍刘华彭开松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兽医工作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毒
  • 2篇内毒素
  • 2篇杆菌
  • 2篇大肠杆菌
  • 1篇调节肽
  • 1篇血浆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易位
  • 1篇源性大肠杆菌
  • 1篇脏器
  • 1篇脏器损伤
  • 1篇致病
  • 1篇致病性大肠埃...
  • 1篇体内外
  • 1篇歧化酶
  • 1篇庆大
  • 1篇庆大霉素
  • 1篇人工发病
  • 1篇仔鸡
  • 1篇细胞

机构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兽医工...

作者

  • 5篇祁克宗
  • 4篇涂健
  • 2篇彭开松
  • 2篇刘华
  • 2篇王艳萍
  • 1篇张丽霞
  • 1篇顾芳
  • 1篇施祖灏
  • 1篇朱良强
  • 1篇殷汉琴
  • 1篇董华胜
  • 1篇周秀红
  • 1篇李素萍
  • 1篇潘玲
  • 1篇李娜
  • 1篇秦宜德
  • 1篇张伟
  • 1篇袁斌
  • 1篇陆运战

传媒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家禽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庆大霉素诱发鸡肠源性大肠杆菌易位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实验选择庆大霉素作为诱发因子,制备含pUC118质粒DNA的大肠杆菌作为易位示踪菌,将45只20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庆大霉素诱发组、大肠杆菌感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庆大霉素诱发组不同时间和不同组织的大肠杆菌易位率,测定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并与易位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104U/kg的庆大霉素可引起鸡肠源性大肠杆菌易位,48h易位率达80%,SIgA水平与E.coli易位率呈负强相关关系,可作为肠道细菌易位的敏感指标。肝脏的易位率最高。免疫器官脾脏、法氏囊、胸腺易位率较低可能与庆大霉素直接毒性较弱及鸡全身性炎症反应滞后有关。
涂健祁克宗彭开松
关键词:庆大霉素大肠杆菌易位
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菌毛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菌毛是鸡大肠埃希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文章对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菌毛的特点及分类,各型菌毛亚单位基因结构及其功能与控制,鸡源致病性与其他动物源大肠埃希菌菌毛之间的同源性进行了综述。这对了解菌毛亚单位基因结构与致病力的关系,探讨鸡源大肠埃希菌的致病力与分布有重要意义。
刘华祁克宗涂健朱良强
关键词:菌毛基因结构
内毒素对仔鸡血浆SOD活性及MD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4
2006年
为了探讨大肠埃希菌O55∶B5的内毒素(LPS)对仔鸡的损伤机理,将168只仔鸡随机分成4组(n=42),即对照组,100 mg/kgLPS组,200 mg/kg LPS组,300 mg/kg LPS组。灌服内毒素后,分别于2,4,8,12,24,48 h和72 h处死鸡(各时间点均为6只),测定血浆SOD活性和MDA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鸡血浆SOD活性均明显降低,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各剂量组之间SOD活性随攻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随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MDA含量随攻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表明一定量内毒素能诱发鸡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显著降低机体中SOD的活性和提高MDA的含量。
王艳萍祁克宗涂健施祖灏刘华陆运战李娜
关键词:仔鸡内毒素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
乳源免疫调节肽具有促进体内外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研究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对机体外周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试验分体内和体外两系列实验。体内实验,取40日龄SD大鼠42只和60只18~22g昆明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大鼠和小鼠均♀♂各半)。用生理盐水预饲1wk后,大鼠和小鼠均随机分为3组(大鼠每组14只,小鼠每组20只,每组♀♂相等并分笼饲养)即对照组、PGPIPN 2.5×10^-3g·L^-1量组和PGPIPN2.5×10^-2g·L^-1剂量组,它们被分别灌喂生理盐水、2.5×10^-3和2.5×10^-2g·L^-1乳源免疫调节肽,隔天灌喂1次,大鼠每次3ml,持续30d,小鼠每次1ml,持续14d。饲养结束后,检测对照组和两剂量组间淋巴细胞转化的差别。体外实验,用上述对照组动物血液,将酪蛋白1h、2h酶解液、2.5×10^-3、2.5×10^-2g·L^-1乳源免疫调节肽分别加入淋巴细胞培养液,以酪蛋白和生理盐水为对照,测定乳源免疫调节肽对淋巴细胞转化的直接影响。结果体内实验,饲喂乳源免疫调节肽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其中大鼠的PG—PIPN2.5×10^-2g·L^-1剂量组以及小鼠的PGPIPN2.5×10^-3、2.5×10^-2g·L^-1剂量组均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5)。体外实验,不论大鼠和小鼠,酪蛋白、酪蛋白1h酶解液、酪蛋白2h酶解液、2.5×10^-3g·L^-1、2.5×10^-2g·L^-1乳源免疫调节肽均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幅度按上述排列逐渐增大,其中2.5×10^-2g·L^-1乳源免疫调节肽组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5),大鼠的2.5×10^-2g·L^-1免疫调节肽组也高于酪蛋白组(P〈0.05),但酪蛋白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体内外实验均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免疫调节肽在体内外均能促进外周淋巴细胞的转化,而且有剂量依赖关系。
董华胜秦宜德李素萍袁斌张伟顾芳殷汉琴
关键词:酪蛋白免疫调节肽淋巴细胞转化
内毒素诱发鸡多脏器损伤及其对肝TLR4 mRNA表达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选取20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四组,实验组A(灌服LPS100EU/Kg)、B(灌服LPS200EU/Kg)、C(灌服LPS300EU/Kg)和对照组D(灌服生理盐水)。检测不同剂量的LPS在不同时间对鸡多脏器损伤以及内毒素识别因子肝脏Toll样受体4mRNA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禽内毒素血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依据。实验表明:12~24h是LPS诱发多脏器损伤并引起TLR4表达异常的敏感期,12h肝组织TLR4mRNA的表达水平降至最低,24h后开始回升且随着LPS攻毒剂量的增加,TLR4表达水平回升的速度递减,至48h仍无法达到正常表达水平,这可能与肝细胞作为腺上皮细胞参与TLR4表达调节或机体对抗过度炎症反应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馈引起。
涂健王艳萍彭开松祁克宗
关键词:LPS
不同接种途径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影响被引量:12
2005年
选择适宜的攻毒剂量和攻毒途径,诱发淮南麻黄鸡大肠杆菌病。将4周龄淮南麻黄鸡80羽随机平均分成4组,分别经滴口滴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接种,用不同稀释度的大肠杆菌O1、O2、O78混合菌悬液攻毒,观察攻毒结果并统计死亡情况,同时设定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不同攻毒途径对致病性有明显影响,肌肉注射致病性最强,皮下注射次之,滴鼻滴口最弱。不同攻毒途径所需的攻毒剂量各不相同,肌肉注射所需的剂量较小,皮下注射所需的剂量较大,而滴鼻滴口所需的剂量更大且不易成功。还对不同攻毒途径致病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周秀红祁克宗张丽霞潘玲
关键词:淮南麻黄鸡大肠杆菌病人工发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