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3JCQNJC07200)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宁李忠献谢礼立李宁李杨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地震动
  • 2篇易损性
  • 2篇易损性分析
  • 2篇桥梁
  • 2篇桥梁结构
  • 2篇梁结构
  • 2篇混凝土
  • 2篇钢筋
  • 2篇钢筋混凝
  • 2篇钢筋混凝土
  • 1篇地震动合成
  • 1篇地震特征
  • 1篇断层
  • 1篇延性
  • 1篇应力
  • 1篇预应力
  • 1篇预应力混凝土
  • 1篇预应力混凝土...
  • 1篇时域

机构

  • 5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忠献
  • 5篇李宁
  • 2篇谢礼立
  • 2篇李宁
  • 1篇李杨
  • 1篇刘平
  • 1篇丁阳
  • 1篇马华
  • 1篇王建凯
  • 1篇刘晨

传媒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结构易损性曲面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本文将易损性曲面方法拓展应用于近场地震动潜在破坏性效应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分析,考虑近场和一般场地地震动效应,对某钢筋混凝土(RC)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进行了分析。该方法综合考虑了RC桥梁本身和烈度指标(IM)的不确定性以及桥梁体系的损伤特性,以评估近场地震效应的潜在破坏性。以一座城市桥梁为例,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RC桥梁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时,单一标量IM会低估地震动潜在破坏性效应,近场地震效应会增加桥梁结构的损伤概率。与传统标量的易损性曲线相比,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地震动烈度引起的RC桥梁结构失效概率变化。
李宁李忠献李杨
关键词:易损性分析近场钢筋混凝土桥梁
基于纤维截面的弯剪耦联薄壁墩柱模拟模型被引量:2
2013年
钢筋混凝土(RC)桥墩构件常采用空心截面,震害调查表明其失效模式多表现为弯剪耦联的非线性破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纤维截面、考虑弯剪耦联变形的混凝土墩柱模拟模型.首先将双轴材料本构引入纤维材料状态的计算,然后通过纤维截面积分,得到适用于Timoshenko梁柱单元的截面刚度矩阵,最终实现考虑弯剪耦联效应的梁柱单元.其中,双轴RC本构模型采用往复软化薄膜模型(CSMM),并对CSMM中单轴混凝土滞回模型进行修正.通过引入纤维间变形协调条件并采用Newton迭代法,确定截面和纤维状态.最后,通过一个缩尺薄壁桥墩构件拟静力试验的模拟分析进行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对弯剪耦联导致的强度和刚度退化以及捻缩效应模拟较好,且计算效率较实体模型高.
李宁李忠献谢礼立
关键词:纤维截面钢筋混凝土薄壁墩TIMOSHENKO梁
钢管混凝土柱-预应力混凝土梁T形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以某地下空间结构中采用的新型钢管混凝土柱-预应力混凝土梁T形节点为研究对象,采取低周往复拟静力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节点延性、刚度、承载力及耗能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类节点具有良好的延性、承载力及耗能能力。在大震设计位移需求下,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较小,未发生破坏。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丁阳刘晨李宁李宁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延性耗能能力
考虑天然地震特征的长周期人工地震动合成被引量:7
2013年
长周期地震动会对自振周期较长的工程结构造成严重影响,北京市朝阳区建有大量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无疑会受到未来可能的长周期地震动的考验,但由于具有长周期分量的天然地震记录缺乏,而我国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仅限于6s以内,因此人工模拟长周期地震动对于长周期工程结构抗震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三角级数合成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天然地震特征的长周期人工地震动合成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延长反应谱的周期,并且采用天然地震动的相位信息和时域包线。最后,以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的长周期地震动记录作为原始地震动进行人工合成和对比研究。建议的人工合成地震动的方法包含了规范反应谱中的统计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天然地震的非平稳特性,对于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具有一定意义和实用价值。
刘平李宁李忠献马华谢礼立
关键词:长周期相位
基于地震动预测模型的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修正的地震动预测模型(GMPE)分别计算特定矩震级M_w、断层距R_(JB)和场地条件(以地下30,m平均剪切波速v_(s30)为代表)时近断层脉冲地震动和非脉冲地震动谱加速度的超越概率.以某两跨连续梁桥为例,利用地震易损性曲线计算特定震级、断层距和场地条件时近断层脉冲地震动和非脉冲地震动作用下桥墩、桥台、支座以及桥梁系统不同损伤水平的超越概率.结果表明,不同矩震级条件下,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桥梁构件和桥梁系统不同损伤水平的超越概率明显大于非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相应的超越概率,如M_w=6.5、R_(JB)=10,km、v_(s30)=300,m/s时,桥梁系统轻微、中等、严重、完全破坏对应的损伤概率扩大系数(有脉冲与无脉冲条件下结构损伤概率的比值)分别为1.191、1.816、3.464、8.412;而近断层区的桥梁构件及系统的损伤概率扩大系数,随矩震级的增大而减小,随断层距和v_(s30)的增大而增大.
李宁李宁王建凯
关键词:易损性分析近断层脉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