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B702)

作品数:47 被引量:268H指数:9
相关作者:刘中民马丽蓉钱学文朱威烈陈万里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政治法律
  • 5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8篇外交
  • 9篇伊斯兰
  • 6篇人文外交
  • 6篇主义
  • 5篇中东外交
  • 4篇中国中东外交
  • 4篇全球治理
  • 4篇反恐
  • 4篇一带一路
  • 3篇伊斯兰教
  • 3篇政治
  • 3篇中国外交
  • 3篇宗教
  • 2篇伊斯兰文明
  • 2篇丝路
  • 2篇文明
  • 2篇文明交往
  • 2篇民族
  • 2篇民族国家
  • 2篇民族主义

机构

  • 44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18篇刘中民
  • 12篇马丽蓉
  • 3篇钱学文
  • 2篇朱威烈
  • 2篇陈万里
  • 1篇钮松
  • 1篇陆怡玮
  • 1篇汪波
  • 1篇周放
  • 1篇孙德刚
  • 1篇杨阳
  • 1篇闵捷
  • 1篇李景然
  • 1篇汝涛

传媒

  • 16篇阿拉伯世界研...
  • 8篇国际观察
  • 5篇西亚非洲
  • 4篇宁夏社会科学
  • 3篇世界宗教文化
  • 2篇东北亚论坛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外交评论(外...
  • 1篇非洲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巴以和解政策困境中的耶路撒冷问题被引量:5
2013年
造成巴以和解政策困境的原因极为复杂,在耶路撒冷被国际与地区势力政治化的博弈中,耶路撒冷问题衍化为巴以和解政策困境的关键:两个耶路撒冷话语体系的冲突、两个耶路撒冷圣城之子的身份冲突、从"异教徒"到"敌人"意象的相互构建及美欧耶路撒冷政策的博弈等。因此,进一步加强"耶路撒冷共识"的话语建设、在中东"四方机制"基础上加强巴以和解机制建设,以及在"劝和促谈"基础上构建中国式治理模式等均成为破解巴以和解政策困境的应因举措。
马丽蓉
关键词:外交政策全球治理
阿富汗尼伊斯兰改革主义的双重历史遗产——民族主义与伊斯兰复兴主义被引量:1
2009年
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伊斯兰复兴主义构成了阿富汗尼伊斯兰改革主义留给后世的双重历史遗产。阿富汗尼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体现为反对专制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以伊斯兰教为团结纽带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思想;强调保持民族文化和实现民族团结的思想。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想主要体现为强调伊斯兰教传统信仰对于伊斯兰复兴的重要性;提倡理性,强调重启伊斯兰教的"创制"大门;以泛伊斯兰主义拯救伊斯兰世界。由于伊斯兰改革主义所具有的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兼有的二元色彩,其思想中现代主义和传统主义分别构成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伊斯兰复兴主义的思想源泉。
刘中民
关键词:民族主义伊斯兰教民族国家
阿拉伯翻译运动中的“科技翻译”被引量:3
2011年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应当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科技翻译活动。其证据之一是当时的阿拉伯翻译家对希腊科学的兴趣要远大于对希腊文学的兴趣;证据之二是现代科学术语直接源自于阿拉伯语的例证不在少数。因此,在这场科技翻译运动中所形成的"阿拉伯科学"就具有了明显的国际性特点。
周放
关键词:科技翻译阿拉伯文明
中东变局与中国外交的几个基本问题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对中东变局冲击的外交应对经历了一个从紧急应对到全面统筹的过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前,中国要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认识中东变局的影响,要从"外部环境考验"的高度认识中东变局的冲击;要客观认识中东变局对中国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要进一步总结应对中东变局宝贵经验,并对存在的不足与偏差加以改进;要科学谋划中长期的中国中东外交战略及实现手段,尤其要进一步增强对中东战略地位的认识,并在坚持传统外交原则的同时适度扩大对中东事务的参与。
刘中民
当代伊朗外交的历史嬗变及其特征被引量:8
2011年
本文对当代伊朗外交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回顾。本文认为,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外交是片面追随美国的依附外交,同时也构成了伊斯兰革命的根源之一;霍梅尼时代的伊朗"革命外交"导致伊朗陷入空前的国际孤立;在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时期,伊朗的"缓和"与"对话"外交,使国际环境得到相对改善;内贾德政府执政后,"拥核崛起"成为伊朗国际战略的核心,导致伊朗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再度紧张。当代伊朗外交有两点值得发展中国家吸取的历史教训。首先,如何避免外交走向依附与革命两个极端;其次,如何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刘中民
关键词:伊朗外交巴列维王朝霍梅尼哈塔米内贾德
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被引量:8
2008年
中国是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能源短缺不是总量短缺,而是结构性短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石油供应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高层领导为此积极开展了能源外交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在当前条件下,开展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中国同中东产油国长期保持着友好合作的关系,政治上互助,经济上互补,文化上交融,从而为中国开发中东能源,获取中东石油创造了良好的合作环境。至于中国的石油企业在开展中东能源合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则应该予以认真解决和勇敢面对。
钱学文
关键词:能源
从族群与国家认同矛盾看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冲突被引量:15
2008年
在阿拉伯世界,族群、国家、民族、宗教多元认同的存在决定了阿拉伯国家的国家认同深受多元认同的困扰。本文主要探讨了种族、语言、宗教、教派等族群认同对阿拉伯国家认同的挑战,分析了阿拉伯国家族群冲突的四种主要形态:权力分割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权力垄断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族裔群体的冲突;跨界族群寻求自治与独立引发的冲突。阿拉伯国家的族群冲突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国家建构存在的问题和遭遇的挫折。
刘中民
关键词:阿拉伯国家国家认同族群认同
“一带一路”与亚非战略合作中的“宗教因素”被引量:15
2015年
宗教外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开展亚非合作重要的外交形态之一。郑和包容性的宗教外交,不仅开辟了明朝与30多个亚非国家友好往来的先河,还在促成"丝绸之路"这一公共产品应运而生并远播世界的实践中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周恩来人民外交中的宗教交流,不仅在万隆会议上成为中埃、中沙建交的"开路先锋",还在形成与弘扬"万隆精神"方面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当下,中国应重视实施"一带一路"与亚非战略合作中的宗教人文风险,在"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中进一步发挥宗教认同的特殊作用,在人文交流合作中进一步发掘宗教资源的比较优势,在人文交流机制的创新性建设中进一步完善宗教对话机制等,力争使"宗教因素"在丝路亚非战略合作中成为助力而非阻力,借以提高中国的全球治理能力。
马丽蓉
关键词:全球治理
中东恐怖主义、全球治理与中国的反恐政策被引量:7
2011年
中东反恐斗争是国际反恐中最关键、最具影响的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全球治理问题之一。它与当代的国际体系转型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分不开,又同中东伊斯兰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如何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直接相关。从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发展和蔓延的轨迹看,中东恐怖主义既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宗教、民族等内部因素,也掺杂着外来侵略、占领、干涉以及地区国家之间领土、资源和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等外部环境因素。中国的反恐政策既出于保护海外利益的需要,也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
朱威烈
关键词:恐怖主义全球治理非传统安全中国中东外交反恐政策
中阿文明交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考被引量:6
2011年
中阿文明交往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形成"官民并举"的一种基本交往态势,在各个历史阶段采取了不同方式,并呈现出不同交往内涵与特征;伊斯兰文明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1."9·11"事件使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因受连坐而声名狼藉,伊斯兰文明面临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2.美国借"大中东民主改造"之名进行的文化改造,加重了伊斯兰世界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的程度,伊斯兰文明面临如何与怎样融入全球化的现实困境、3.目前发生的这场内生型的阿拉伯民主运动,实为阿拉伯民族从清真寺走向广场来集体表达民主诉求之举,凸显出伊斯兰文明主动融入全球化的自觉意识;为进一步推进中阿文明交往,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认知、增进理解与沟通,警惕并应对美国互联网外交带来的新挑战,将宗教交流作为深化中阿文明交往的突破口。
马丽蓉
关键词:文明交往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人文外交国际体系转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