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4B07)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谢淑娜郝俊杰孙静刘佳中刘京宝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玉米
  • 1篇低产田
  • 1篇中低产田
  • 1篇杀菌剂
  • 1篇侵染
  • 1篇种子
  • 1篇种子处理
  • 1篇镰刀
  • 1篇镰刀菌
  • 1篇镰孢
  • 1篇镰孢菌
  • 1篇基部
  • 1篇分子鉴定

机构

  • 3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河南省种子管...

作者

  • 2篇刘佳中
  • 2篇孙静
  • 2篇刘京宝
  • 2篇郝俊杰
  • 2篇谢淑娜
  • 1篇王静
  • 1篇夏来坤
  • 1篇邓士政
  • 1篇王婧

传媒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河南省中低产田现状及改造对策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河南省改造中低产田的对策,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法]通过对河南省中低产田的现状调查,分析改造中低产田的增产潜力,并提出改造的技术对策。[结果]针对河南省中低产田的限制因素,采取兴修水利、合理施肥,改、用、养相结合,综合治理等措施,提高中低产田改造的成效。[结论]合理地开发利用中低产田,将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璐刘京宝夏来坤
关键词:中低产田
河南省玉米茎基部镰刀菌的形态和分子鉴定被引量:21
2014年
为明确河南省玉米茎基部镰刀菌(Fusarium spp.)的种群组成及分布,2011和2012年,我们采集了河南省14个地市42个县(区)的玉米茎基腐病病样,分离得到163个镰刀菌单孢菌株。首先对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在此基础上使用镰刀菌种特异性引物进行了PCR检测;对于部分PCR检测未能确认的菌株进行了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α(TEF-1α)基因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最终将163个菌株鉴定到种。结果表明在163个菌株中,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为优势种,占44.2%(72株),其次为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和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分别占28.8%(47株)和27.0%(44株)。豫西北的焦作(47.6%)、洛阳(50.0%)及豫中的许昌(45.5%)均以F.verticillioides为主,豫东的商丘(42.9%)、开封(57.1%)以F.proliferatum为主,豫北的安阳(66.7%)、濮阳(71.4%)、新乡(62.5%)和豫南的南阳(57.1%)、驻马店(45.0%)以及中部的郑州(57.1%)、漯河(66.7%)则均以F.graminearum为优势种。
孙静谢淑娜刘佳中刘京宝郝俊杰邓士政
关键词:镰刀菌分子鉴定
杀菌剂种子处理对镰孢菌侵染玉米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室内培养皿法和室外盆栽两种方法,分析杀菌剂种子处理(嘧菌脂、咯菌腈、精甲霜灵、克菌丹)单独和复合使用对特定镰孢菌种(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和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的影响。盆栽试验方差分析表明,多个性状其菌株效应表现显著,大多性状的互作等变异效应不显著;室内试验的方差分析表明,除了品种×种子处理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以外,其余变异来源均表现显著或极显著。两种方法均表明,F.graminearum具有更强的致病力。盆栽试验表明,多数性状的种子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别,就根长和干重来说,使用咯菌腈处理的效果相对较好。室内结果表明,含有咯菌腈和克菌丹处理的种子均具有较好效果,其中以单独使用咯菌腈效果最好。杀菌剂处理对不同镰孢菌菌株具有不同的影响,所有杀菌剂处理对F.graminearum的效果均差于对F.proliferatum和F.verticillioides的效果。嘧菌脂种子处理的效果最差,单独使用咯菌腈的效果最好。
郝俊杰刘佳中孙静谢淑娜王婧王静
关键词:玉米种子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