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1JAZJD770014)

作品数:3 被引量:61H指数:3
相关作者:黄春长庞奖励陈宝群周群英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全新世
  • 2篇环境演变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文化
  • 1篇人类文化
  • 1篇石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微结构
  • 1篇全新世环境演...
  • 1篇渭河流域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发展
  • 1篇流域
  • 1篇黄土高原
  • 1篇黄土高原南部
  • 1篇河流
  • 1篇河流域
  • 1篇风尘堆积
  • 1篇成土
  • 1篇成土过程

机构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陕西教育学院

作者

  • 3篇黄春长
  • 2篇庞奖励
  • 1篇陈宝群
  • 1篇周群英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关中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与环境演变耦合关系研究被引量:32
2003年
通过对周原全新世古土壤和关中新石器文化的研究,认为新石器文化对环境变化有积极的响应。但这种响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其中5800~5000 a B.P.间的以干旱为特征的环境恶化是造成关中仰韶文化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探讨了环境因素在新石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类文化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其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
庞奖励黄春长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环境演变全新世
黄土高原南部全新世土壤微结构形成机理探讨被引量:22
2002年
通过对黄土高原南部不同剖面土壤微结构的研究和与相邻地区的对比 ,探讨了风化成土过程的特征 ,揭示出全新世土壤S0 是由上下两个土壤层组成的复合土壤 ,显示两个较完整的成土过程。早期成土阶段形成了具棕壤特征的古土壤S0 2 ,晚期成土阶段形成了淋溶褐土型古土壤S0 1 。土壤S0 以上的部分是风尘堆积增强时期形成的风积黄土层 ,但被人类耕作活动所扰动。
庞奖励黄春长陈宝群
关键词:土壤微结构全新世黄土高原风尘堆积成土过程
渭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对渭河流域10000多年来环境资源演变的高分辨率实验数据资料和考古文献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渭河流域人类文化的演进与环境演变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表明:在8500~3100aB.P.全新世大暖期,渭河流域水、土、生物资源条件优越,人类逐步形成了原始定居旱作农业类型文化,从而奠定了渭河流域农业文明的基础;其间4000~3000aB.P.,渭河流域北部的农牧交错带,由于气候的逐渐冷干化,导致水、土、生物资源退化,造成旱作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由游牧业取而代之;在3100aB.P,由于季风格局的突变,整个渭河流域进入了一个相对干旱缺雨、成壤环境的恶化时期,环境的恶化导致了水土资源的退化,大大动摇了旱作农业和游牧业的经济基础,影响了先周和西周社会的发展。
周群英黄春长
关键词:渭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文化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