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应用研究计划项目(K2010022)
-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石明亮程玉静陈国清薛林黄小兰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苏玉30’的选育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苏玉30'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HL40为母本、YJ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普通玉米单交种。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30'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倒性强,适宜在东南地区推广种植。
- 陈国清胡加如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程玉静薛林
-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选育单交种
-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与育种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利用自主育成的3个玉米自交系S1、S3和S7组配的2个组合(S1×S3和S3×S7)的P1、P2、F1、B1、B2、F2等6个世代,运用六世代主基因+多基因模型联合分析方法,进行穗总重、穗长、穗粗、轴粗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穗总重性状在2个组合中均表现为以主基因遗传为主,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穗长性状组合S1×S3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S3×S7组合表现为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穗粗性状组合S1×S3表现为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S3×S7组合表现为1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穗长、穗粗性状均表现为多基因遗传为主。轴粗性状组合S1×S3表现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主基因遗传为主;S3×S7组合表现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多基因遗传为主。研究结果显示轴粗、穗总重、穗粗多以加性遗传为主,有利等位基因聚合育种及早代选择较有效。而要选获非加性遗传为主控制的穗长性状的高表型个体,晚代选择才有效,且2性状的F1代由于超显性作用可出现高表型组合。
- 石明亮孙权星陈小晖彭长俊程玉静陈国清薛林陆虎华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胡加如谭河林洪德林
- 关键词:玉米产量相关性状育种应用
-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六世代主-多基因遗传分析
- 利用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3个玉米自交系S1、S3和S7组配的2个组合(S1×S3和S3×S7)的P1、P2、F1、B1、B2、F2六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玉米穗...
- 陈国清陈小晖彭长俊孙权星程玉静薛林陆虎华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胡加如石明亮
- 关键词:玉米产量相关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 文献传递
- 数量遗传学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阐明了数量遗传学的发展概况以及在当今育种领域应用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分析,探讨了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育种的建系和选择方法,特别指出了种植密度在产量鉴定试验中的作用,为更好地开展玉米育种服务。
- 石明亮薛林程玉静胡加如陈国清黄小兰陆虎华郝德荣冒宇翔
- 关键词:玉米数量遗传学性状遗传力种植密度
- 玉米雄性不育类型、遗传机理及育种利用方法研究动态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玉米雄性不育的分类,各种不同的复杂表现、遗传特性,以及恢复性、生产应用等方面的资料综述,结合笔者长期育种实践创造出的三系配套种质及其不育与恢复表现的特征特性,探寻玉米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可能性,同时,探讨三系配套在增强抗逆性、提高制种产量和单交种大面积生产稳产性方面的实际应用技术方法,为我国玉米生产高产、稳产服务。
- 石明亮陈国清彭长俊孙权星程玉静薛林陆虎华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胡加如陈小晖
- 关键词:玉米育种
- 特色糯玉米新品种研究进展及育种方法创新被引量:7
- 2012年
-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是我国较早进行鲜食糯玉米育种的单位之一,已育成了具有特色的系列糯玉米品种16个,建立了遗传基础广泛的种质资源基因库,并对糯玉米育种方法进行了创新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分离小群体法"选系方法,构建了"通系5类群×衡白522类群"等糯玉米杂优模式。其育成的苏玉糯1、2、5号等系列特色糯玉米品种先后成为江、浙、沪、广东、福建等省市和国家级的主栽糯玉米新品种,为我国糯玉米育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黄小兰胡加如薛林石明亮陈国清陆虎华程玉静孙权星陈小晖彭长俊
- 关键词:糯玉米品种育种方法
- 玉米GY220×1145组合粗缩病抗性的QTL定位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玉米粗缩病是近年严重影响中国玉米生产的病害,研究其QTL定位有助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效率。该研究调查了GY220×1145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109个家系(F10∶11)在2个环境下粗缩病的抗感表型值,结合该组合由272个DNA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分别采用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Win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 Network 2.0软件中CIM方法,检测了玉米粗缩病的抗性位点。结果表明:(1)运用Win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中CIM法,检测到5个抗玉米粗缩病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6.9%~17.6%,其中有3个QTL在2个环境下都检测到。5个QTL的加性效应变异幅度为-8.57~11.94。(2)用QTL Network 2.0软件中CIM法,检测到1个控制玉米粗缩病的位点MRDD2-22,解释表型变异的9.0%,加性效应为6.93。在第5连锁群与13连锁群之间存在1对非主效QTL间的互作,解释表型变异的7.4%,互作效应为-7.70。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都检测到的位点是MRDD2-22,位于第4染色体长臂g7M7806~n142标记区间,抗性等位基因来自自交系1145,平均加性效应为9.3。MRDD2-22位点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玉米自交系粗缩病抗性的改良。
- 石明亮薛林梁奎黄殿成黄小兰胡加如江建华阮方松陈国清陆虎华程玉静陈小晖孙权星彭长俊洪德林
- 关键词:玉米玉米粗缩病
- 地方种质在我国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综述了糯玉米的由来和我国地方糯玉米种质资源概况,分析了地方糯玉米种质资源在我国糯玉米育种中的作用,指出利用地方糯玉米种质资源可以拓宽糯玉米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提出了地方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及方法。
- 陈国清程玉静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薛林
- 关键词:玉米地方种质糯玉米资源利用
- 玉米GY220×1145组合RIL群体粗缩病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调查玉米GY220×1145组合的RIL群体109个家系(F10;11)及其亲本在2个环境下粗缩病抗性的表型值,运用RIL群体的主基因多基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探讨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①2008年GY220/1145组合的RILs粗缩病抗性性状的最佳遗传模型为E-1-5模型,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2009年最佳遗传模型为G-0模型,即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混合遗传。②各主基因效应值不同。③上位性总效应小于主基因总效应。④有单个上位性效应大于单个主基因效应的情形出现。⑤主基因遗传为主,多基因遗传为辅。
- 石明亮陆虎华薛林徐辰武黄小兰胡加如陈国清程玉静陈小晖孙权星彭长俊
- 关键词:玉米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 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苏玉糯639选育被引量:4
- 2011年
- 苏玉糯639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2005年以自选系T 585作母本,自选系T618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白糯玉米单交种。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糯639品质优、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性强,适宜在我国东南区推广种植。
- 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程玉静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
-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