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8103)

作品数:26 被引量:411H指数:15
相关作者:朱志良赵建夫林建伟张华马红梅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底泥
  • 9篇磷释放
  • 8篇氮磷
  • 7篇氮磷释放
  • 5篇方解石
  • 4篇影响因素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沸石
  • 3篇天然沸石
  • 3篇污泥
  • 3篇污染
  • 2篇滴定法
  • 2篇底泥磷释放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酸雨
  • 2篇磷酸盐
  • 2篇模拟酸雨
  • 2篇聚天冬氨酸

机构

  • 23篇同济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三明学院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三明市环保局

作者

  • 23篇朱志良
  • 18篇赵建夫
  • 11篇林建伟
  • 4篇张荣华
  • 4篇张华
  • 4篇马红梅
  • 3篇詹艳慧
  • 3篇葛元新
  • 3篇张丽华
  • 2篇梁晓明
  • 2篇仇雁翎
  • 2篇陈玲
  • 1篇张宏华
  • 1篇陆雍森
  • 1篇郑承松
  • 1篇梁栋
  • 1篇秦琴

传媒

  • 6篇环境科学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清洗世界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净水技术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应用化学
  • 1篇Pedosp...
  • 1篇Journa...
  • 1篇Journa...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体中腐殖酸含量与ClO_2投加量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研究了水体中不同腐殖酸含量和过量ClO2充分反应的过程,探讨了ClO2消耗量及TOC、CODMn、UV254、UV410值的变化与腐殖酸起始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腐殖酸水样的ClO2最大需求量为2.19 mg/mgTOC,ClO2剩余量和余氯的变化规律相似;腐殖酸水样的TOC和CODMn平均降低15%和19%,UV254和UV410去除率达到21%、49%,ClO2可以有效降低腐殖酸的THMs形成潜能和水体色度.
葛元新朱志良赵建夫
关键词:腐殖酸CLO2去除率饮用水
天冬氨酸和柠檬酸对污泥中重金属萃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以天冬氨酸作为萃取剂,研究了其对上海桃浦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萃取性能,重点考察了萃取体系pH值对重金属萃取的影响,并在相同条件下与柠檬酸的萃取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萃取体系pH值的升高,重金属的萃取率逐渐降低.在较低pH值时,天冬氨酸对污泥中Zn、Ni及Cu的最高萃取率均大于85%;在整个实验pH值范围内,天冬氨酸对Ni及Cu的萃取率分别达到50%和40%以上.与柠檬酸对污泥中上述3种重金属的萃取结果相比较,天冬氨酸对Ni、Cu的萃取能力更高,而对Zn的萃取能力在pH≥3.0时不如柠檬酸.
张华朱志良张丽华仇雁翎赵建夫
关键词:污泥重金属天冬氨酸萃取
硝酸钙对底泥有机物及氮磷迁移循环的影响被引量:29
2007年
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底泥,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Ca(NO3)2对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氮磷及有机物迁移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硝酸钙会使底泥有机物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且硝酸钙投加量越多,底泥有机质减少的越多。投加硝酸钙加剧了底泥氨氮的释放,投加量越多,底泥氨氮的释放速率越快。厌氧状态下底泥会释放出磷,而投加硝酸钙则可以抑制底泥磷的释放,并且抑制底泥磷释放的有效持续时间随硝酸钙投加量的增加而延长。
林建伟朱志良赵建夫
关键词:底泥有机物氮磷硝酸钙
无机盐改性对沸石覆盖技术控制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通过试验,考察了无机盐改性对沸石覆盖控制底泥氮磷释放效果的影响,并对沸石覆盖技术控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NaCl及CaCl_2改性对沸石吸附氨氮的性能影响不大;CaCl_2改性可以提高沸石Ca^(2+)的交换量而降低Na^+的交换量,NaCl改性则可以明显降低Ca^(2+)的交换量和增加Na^+的交换量.②NaCl及CaCl_2改性对沸石覆盖技术控制底泥氨氮的释放影响不大,而对控制底泥磷的释放则影响较大,沸石覆盖控制底泥磷释放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CaCl_2改性沸石>天然沸石>NaCl改性沸石.③沸石覆盖技术控制底泥氨氮释放的机理为沸石的物理吸附和阳离子交换作用,控制底泥磷释放的机理包括沸石的机械阻挡作用和沸石与铵所交换出来的Ca^(2+)对磷酸盐的固定作用.
林建伟朱志良赵建夫詹艳慧
关键词:沸石底泥氮磷
MBR膜的污染及其清洗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05年
针对环境污染控制中广泛应用的膜生物反应器(MBR),阐述了其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膜清洗的几种方法及发展状况,并提出了膜清洗技术的发展方向。
葛元新朱志良
关键词:MBR膜污染
有机改性沸石覆盖抑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效果被引量:8
2007年
制备了十六烷基三甲基铵(HDTMA)有机改性沸石,研究了该改性沸石覆盖底泥对底泥中氮磷释放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①当HDTMA负载量为沸石外部阳离子交换容量(ECEC)的207%时,有机改性沸石吸附磷酸盐的效果最佳;最佳负载量条件下的有机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为0.644 mg.g-1,常数K为0.295 L.mg-1;pH值对有机改性沸石吸附磷酸盐的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共存阴离子(NO3-,HCO3-和SO42-)的存在会抑制有机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②最佳HDTMA负载量条件下有机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为13.0 mg.g-1,常数K为0.011 9 L.mg-1,且与天然沸石相比单位质量改性沸石的吸附量降低了20%左右.③有机改性沸石覆盖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氨氮的释放,但有效抑制底泥氨氮释放的持续时间与天然沸石相比缩短了1/5;有机改性沸石覆盖抑制底泥磷释放的效率与天然沸石相比大大加强,且投加的有机改性沸石越多,对底泥磷释放的抑制效果越好.
林建伟朱志良赵建夫马红梅
关键词:底泥氮磷
HCl改性沸石和方解石复合覆盖层控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效果及机理研究被引量:24
2007年
提出了HCl改性沸石和方解石复合覆盖控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新方法,利用摇床振荡试验和底泥氮磷释放控制模拟试验,设计了5种底泥处理方案,重点针对HCl改性沸石和方解石复合覆盖技术研究了其抑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方解石覆盖层可以较好地抑制底泥磷的释放,而对底泥氨氮释放的抑制效果较差.天然沸石和方解石复合覆盖层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氨氮的释放,而且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磷的释放.采用HCl对沸石进行改性,可以提高沸石和方解石复合覆盖层抑制底泥磷释放的效率,模拟期间复合覆盖层对底泥磷释放通量的抑制率由天然沸石的84%提高到HCl改性沸石的91%.采用HCl对沸石进行改性,降低了沸石和方解石复合覆盖系统有效控制底泥氨氮释放的持续时间,与天然沸石相比,相同投加量条件下HCl改性沸石有效控制底泥氨氮释放的持续时间缩短了1/3左右.采用HCl对沸石进行改性增强了复合覆盖系统抑制底泥磷释放效率的机理与HCl改性降低了沸石Na+的交换量并提高了沸石H+的交换量相关.
林建伟朱志良赵建夫詹艳慧马红梅
关键词:底泥方解石氮磷
沸石和方解石复合覆盖层控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效果及机理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沸石和方解石复合覆盖层控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1)Ca2+会促进方解石对磷酸盐的去除,并且Ca2+浓度越高,对磷酸盐去除的促进作用越强,而Na+则会抑制方解石对磷酸盐的去除。(2)采用CaCl2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可以提高沸石Ca2+的交换量和降低Na+的交换量;而采用NaCl改性则可以明显提高沸石Na+的交换量,并且大幅度地降低沸石Ca2+的交换量。(3)沸石与方解石复合覆盖层不仅可以控制底泥氨氮的释放,而且可以抑制底泥磷的释放,并且复合覆盖层对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效果受沸石改性的影响,控制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CaCl2改性沸石>天然沸石>NaCl改性沸石。
林建伟朱志良赵建夫
关键词:天然沸石底泥氮磷
Reactions Between Humic Acid Solutions and Excessive ClO_2 or Cl_2
2007年
Reactions between humic acid solutions and excessive ClO2 or Cl2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nder various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OC, UV254and A410 from humic acid solutions wer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and the consumption of ClO2 or Cl2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demand of ClO2 was 2.19 mg/mg TOC for the humic acid solution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that of ClO2 was 1.88 mg/mg TOC.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ClO2 consumptio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Cl2. TOC of humic acid solutions decreased 15.2% and 15.6% after the reaction with ClO2 or Cl2 respectively.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21.4% of unsaturated bonds and 52.8% of humic acid color were removed by ClO2 in 168 h. As for Cl2, removal efficiency of unsaturated bonds and humic acid color were 16.8% and 41.7% respectively. Larger molecules from humic acid were oxidized to smaller molecules by ClO2 and Cl2. Higher oxidation potential of ClO2 than that of Cl2 was also indicated by variation of UV254/A410 ratios. The similar tendency, that exhibited faster variation in the initial 24 h, existed for all the research factors.
葛元新朱志良马红梅赵建夫
关键词:CLO2
方解石去除水中磷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通过试验研究了方解石去除水中磷酸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a^2+促进了方解石对磷酸盐的去除,并且Ca^2+浓度越高,对磷酸盐去除的促进作用越强;当碳酸钙饱和度(SICaCO3)〈0时,方解石的除磷效率随HCO3^-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当SICaCO3≥0时,HCO3^-浓度的增加反而会使方解石的除磷效率提高;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方解石对磷的去除率越高;重复使用可以提高方解石去除磷酸盐的效率;当Ca^2+浓度较低时,随着pH值(5~9)的增加方解石的除磷效率明显下降,而当Ca^2+浓度较高时,pH值(5~9)对方解石除磷性能的影响则较小;方解石去除磷酸盐的性能受粒径和温度的影响较大。
林建伟朱志良赵建夫马红梅
关键词:方解石磷酸盐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