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Q7028)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春燕厉彦忠谭宏博张杨刘展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航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液化天然气
  • 3篇天然气
  • 1篇电器
  • 1篇液氢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排气
  • 1篇汽车
  • 1篇燃料
  • 1篇燃料系
  • 1篇燃料系统
  • 1篇温差发电
  • 1篇温差发电器
  • 1篇温度分布
  • 1篇发电
  • 1篇发电器
  • 1篇发动机
  • 1篇发动机排气
  • 1篇高温超导
  • 1篇LNG汽车
  • 1篇长距离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航空学院

作者

  • 2篇谭宏博
  • 2篇厉彦忠
  • 2篇王春燕
  • 1篇李广鹏
  • 1篇刘展
  • 1篇张杨
  • 1篇郑江
  • 1篇韩一飞

传媒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制冷学报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天然气与电力长距离联合高效输送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为提高长距离能源输送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联合输送模式。电力采用超导电缆输送,而液化天然气作为高温超导电缆的冷却工质,使得天然气输送和电力输送"同路"进行。初步设计了电缆与管路结构,建立了液化天然气输送模型,分析了影响能耗的相关因素。新型联合系统的效率与系统输送比成正比,与绝热结构的导热系数成反比。计算结果表明,联合输送系统的损耗率仅为传统输送系统的1/3,其能源输送效率高达96%。同时,由管道漏热引入的功耗占冷泵站总功耗的85.1%。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型输送模式的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然而,管道漏热是最主要的功耗因素,更优良的长距离低温管道绝热技术可以显著降低联合输送系统的功耗。
张杨厉彦忠谭宏博李广鹏刘展王春燕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高温超导
液化天然气低温分层数值模拟
2015年
为研究液化天然气储罐内的分层现象,通过建立模型并求解N-S方程获得距液面不同高度的温度计算表达式。结合给定储罐及所处环境的参数,计算随时间变化时储罐内的温度分布,并绘制温度变化曲线。该表达式所得理论数据与已有实验数据较符合。对比液氢热分层数值模拟速度分布,验证了该表达式计算的温度分布趋势,进而为液化天然气储罐内因温度分层发生翻滚的极限判据及储罐设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韩一飞
关键词:温度分布液化天然气液氢
面向LNG汽车的发动机排气与低温燃料温差发电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实现液化天然气(LNG)汽车的节能,提出了利用温差发电器(TEG)回收发动机排气(EG)的废热和低温燃料的冷能。指出了基于冷源所在的低温区,以及EG与LNG之间的大温差这两个特点,TEG的热电转换效率会高于常规。基于对小型LNG汽车中典型燃料系统的分析,设计了进行能量回收的两种系统流程,计算了其中各状态点的参数、及各换热器中布置温差发电器后的热电转换效率,得到了系统总的回收功率。结果表明,汽化器系统的回收功率大于自复温系统;在两种系统中,合理选取多种材料相较于仅用单种材料,TEG的回收功率更大。
郑江厉彦忠王春燕谭宏博
关键词:温差发电燃料系统液化天然气汽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