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719006-2-9)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开祥李浩俸军林曾爱源吴岚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脑梗死患者
  • 4篇梗死
  • 3篇选择素
  • 3篇血清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急性脑梗死患...
  • 3篇P-选择素
  • 2篇反应蛋白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5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刘开祥
  • 4篇李浩
  • 3篇俸军林
  • 2篇吴岚
  • 2篇蒋静子
  • 2篇曾爱源
  • 1篇林小慧
  • 1篇李蕾
  • 1篇余爱华
  • 1篇唐永刚
  • 1篇石胜良
  • 1篇毕桂南
  • 1篇李清华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与内皮抑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S)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血清VEGF和ES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组血清中VEGF水平在发病第1,7,14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第7天时最高,ES在各组中发病第1天并无明显升高(P>0.05),第7天水平显著升高,第14天时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组VEGF/ES比值最高,VEGF/ES比值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705,P<0.01)。结论:VEGF和ES的动态变化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的自我保护的机制之一,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能是脑缺血损伤修复的关键。
蒋静子刘开祥李浩吴岚余爱华李蕾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
脑梗死患者P-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改变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选择素(CD62P)和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 ISA)的方法检测30例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CD62P、s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D62P和sICAM-1表达显著高于其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均P<0.01),恢复期CD62P和sICAM-1表达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CD62P、sICAM-1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化的病理过程,血清CD62P和sICAM-1水平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李浩刘开祥俸军林李清华曾爱源吴岚唐永刚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P-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选择素和假性血友病因子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选择素(CD62P)和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表达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和30例健康对照者CD62P、VWF的表达,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D62P、VWF表达显著高于其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P<0.01),恢复期CD62P、VWF表达仍高于健康对照组;(2)CD62P、VWF表达与NDS呈显著直线正相关。结论CD62P、VWF参与缺血性脑损伤形成的病理过程,可作为监测病情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李浩刘开祥俸军林毕桂南石胜良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P-选择素假性血友病因子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选择素和CRP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2010年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30例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例健康对照者P-选择素、CRP的血清水平.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P-选择素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其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均P<0.01),恢复期P-选择素和CRP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体积脑梗死患者的P-选择素和CRP水平不同,大梗死灶组和中梗死灶组比小梗死灶组P-选择素和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选择素和CRP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化的病理过程,血清P-选择素和CRP水平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阳昀李浩刘开祥李接旺卢晓玲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P-选择素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变化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4例ACI患者(ACI组)、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hs-CRP及血脂,并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脂联素、HDL-C降低,hs-CRP、TG升高(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水平与hs-CRP、L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8、-0.281,P<0.01或<0.05),与HDL-C呈正相关(r=0.286,P<0.05);hs-CRP与LDL-C呈正相关(r=0.356,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脂联素降低、hs-CRP升高、血脂异常,三者相互影响,在ACI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俸军林曾爱源蒋静子林小慧刘开祥
关键词: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