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405)

作品数:3 被引量:146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宇炜钱奎梅蔡永久邓建明张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浮游植物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太湖
  • 2篇群落
  • 2篇浮游植物群落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营养化
  • 1篇优势种
  • 1篇植物群落结构
  • 1篇群落结构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微囊藻
  • 1篇环境因子
  • 1篇浮游
  • 1篇浮游植物群落...
  • 1篇富营养化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陈宇炜
  • 2篇钱奎梅
  • 1篇宋晓兰
  • 1篇王丽萍
  • 1篇张路
  • 1篇邓建明
  • 1篇蔡永久

传媒

  • 2篇湖泊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太湖浮游植物优势种长期演化与富营养化进程的关系被引量:52
2008年
利用1991年至2002年每月一次的监测资料,系统分析了浮游植物优势种和生物量的周年变化情况。同时,总氮、总磷和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等相关资料也被用于解释太湖富营养化演化与浮游植物的关系。结果显示,太湖总氮、总磷、叶绿素a和生物量均呈自梅梁湾底至湖心的逐步递减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末太湖刚开始富营养化时,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从硅藻转变为蓝藻。之后,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一直是蓝藻,但各年的浮游植物总生物量有变化。总氮、总磷、叶绿素a和生物量的年均值持续增长至1996年,其后有逐步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可能和当地政府在太湖流域的控制排污行动有关。微囊藻在太湖的占优是太湖富营养化的标志之一。研究结果说明浮游植物在大型浅水湖泊中可以作为反映富营养化进程的生态指标。
钱奎梅陈宇炜宋晓兰
关键词:浮游植物富营养化微囊藻太湖
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95
2010年
为研究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8年3月(枯水期)及7月(丰水期)在洪湖进行采样分析.两次采样共鉴定有浮游植物6门46属95种,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2.00×10^5-284×10^5eells/L.硅藻为两个季节绝对优势门类,其次为绿藻及蓝藻;主要种属为直链藻、脆杆藻、栅藻等.丰水期与枯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差异较大;在枯水期由于硅藻对水温和光照较好的适应能力使其处于优势门类;丰水期由于其他藻类对营养盐的竞争及水体中硅含量充足使得绿藻等生长同时硅藻能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洪湖富营养化水平及水体中离子类型、水体中物质组成和污染程度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三类主要因素;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温、溶解氧及悬浮物浓度相关.
邓建明蔡永久陈宇炜张路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成分分析典范对应分析
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有机碳生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2007年1-12月对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站栈桥附近进行了每月1次以及太湖4个典型湖区每季度1次的有机碳生产实验,分析了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有机碳生产情况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有机碳生产与光照、温度以及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春、夏季浮游植物光合效率比秋、冬季高,空间上蓝藻占优势的湖区较高,水草区较低.
钱奎梅王丽萍陈宇炜
关键词:太湖浮游植物群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