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SZ0050)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秦大莲刘剑曾媛陈海霞刘剑更多>>
相关机构:泸州医学院四川医科大学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大鼠
  • 2篇荔枝核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2型糖尿病大...
  • 2篇
  • 1篇蛋白制备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毒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皂苷
  • 1篇提取物
  • 1篇通路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机构

  • 2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四川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秦大莲
  • 2篇刘剑
  • 1篇兰才
  • 1篇章卓
  • 1篇陈海霞
  • 1篇李华
  • 1篇张红
  • 1篇唐勇
  • 1篇刘剑
  • 1篇王露露
  • 1篇尹华
  • 1篇陈海霞
  • 1篇曾媛

传媒

  • 2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成药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链脲佐菌素和β-淀粉样蛋白制备大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差异
2012年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和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制备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和形态学差异。方法:Morris水迷宫筛选学习记忆正常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手术组大鼠侧脑室分别注射5μl Aβ25-35(2mg/ml)、STZ(120mg/ml)制备AD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Morris水迷宫观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光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第3d STZ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P<0.05),第4d、第5d,STZ组和Aβ组逃避潜伏期均增加(P<0.05),Aβ组与STZ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120s内大鼠跨越虚拟平台次数、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及有效区停留时间,Aβ组和STZ组均减少(P<0.05),Aβ组与STZ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整齐、胞核较大、细胞着浅蓝紫色;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红染、核固缩;STZ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较Aβ组排列更为紊乱,细胞核固缩明显,细胞数量明显少于Aβ组。结论:侧脑室注射STZ和Aβ25-35均可成功制备AD模型,但STZ较Aβ所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海马神经元损伤更为明显。
唐勇秦大莲刘剑李华陈海霞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链脲佐菌素Β-淀粉样蛋白
荔枝核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的改善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荔枝核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认知障碍的改善,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高蛋白饲养大鼠8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7 mg/kg)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血糖仪测血糖;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造模T2DM大鼠血清胰岛素含有量。放射免疫法测大鼠海马组织和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Aβ)含有量;HE及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光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Tau蛋白的表达情况,软件计算Tau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成功制备T2DM大鼠模型。0.69、1.39和2.78 g/kg荔枝核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其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时间均减少(P<0.05,P<0.01),大鼠在平台象限所停留的时间均延长(P<0.05),高剂量组大鼠跨越平台的次数增多,在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均可降低海马Aβ含有量以及血清Aβ和胰岛素含有量(P<0.01)。光镜下,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疏松且不规则,胞浆核固缩;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神经元的受损情况。T2DM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胞浆出现大量的棕黄色沉积颗粒,高、中剂量组可减少胞浆棕褐色颗粒沉积。结论荔枝核提取物可明显改善T2DM大鼠认知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高胰岛素血症所致的海马神经元损伤、Aβ沉积及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有关。
曾媛包春容唐勇刘剑秦大莲陈海霞兰才
关键词:荔枝核提取物2型糖尿病TAU蛋白
荔枝核皂苷对正常PC12细胞的毒性及其抑制Aβ细胞毒性的有效浓度测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测定荔枝核皂苷(LSS)对正常PC12细胞最大安全药物浓度,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并测定其抑制Aβ25-35诱导PC12损伤的有效浓度。方法:CCK8法测定PC12细胞活性;6级毒性分类法评价荔枝核皂苷的细胞毒性;LOGIT法计算Aβ25-35抑制PC12细胞活性的半抑制浓度(IC50)。结果:15mg.L-1及其以上浓度荔枝核皂苷组O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12细胞相对增殖百分率(RGR)<75%,细胞毒性在2级以上;7.5mg.L-1及其以下浓度荔枝核皂苷组O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GR>75%,细胞毒性在0~1级之间。Aβ25-35抑制PC12细胞活性的IC50为23.74μmol.L-1;0.94~7.50mg.L-1荔枝核皂苷预处理组OD值较Aβ25-35组明显升高(P<0.05),OD值依次为7.50mg.L-1>3.75 mg.L-1>1.88 mg.L-1>0.94 mg.L-1 LSS预处理组。结论:小于或等于7.5mg.L-1荔枝核皂苷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无毒性,即LSS的最大安全浓度为7.5mg.L-1;荔枝核皂苷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有效浓度为0.94~7.50mg.L-1。在此终浓度范围内,研究荔枝核皂苷抑制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安全可靠。
秦大莲张红刘剑章卓王露露尹华
关键词:荔枝核皂苷PC12细胞细胞毒性
RAGE/NF-κB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RAGE/NF-κB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学习记忆功能正常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18只)。高脂高蛋白饲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仪测大鼠血糖;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海马组织AGEs;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和海马组织ACh E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NF-κB表达。结果:高脂高蛋白饲养8周+腹腔注射27mg/kg STZ,成功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P<0.01),跨越平台次数、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及平台象限游程占总游程的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血浆ACh E活性、海马AGEs含量明显增加(P<0.01),海马ACh E活性下降(P<0.01);光镜下:对照组海马神经元胞核可见极少数NF-κB表达的棕褐色颗粒沉积,模型组棕褐色颗粒沉积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F-κB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T2DM大鼠认知障碍可能与T2DM大鼠中枢ACh E活性下降、RAGE/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唐勇包春蓉刘剑秦大莲陈海霞兰才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