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151008901000085)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波苏海浩胡兢晶蔡丽君郭梦杰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巨细胞
  • 7篇病毒
  • 6篇人巨细胞病毒
  • 4篇细胞
  • 4篇巨细胞病毒
  • 2篇孕妇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病毒感染
  • 1篇点预测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机构

  • 5篇广东省妇幼保...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9篇苏海浩
  • 9篇王波
  • 8篇蔡丽君
  • 7篇胡兢晶
  • 6篇郭梦杰
  • 5篇伍苑宾
  • 3篇丁俊彩
  • 3篇谢斌华
  • 3篇郭媛媛
  • 2篇张畅斌
  • 1篇颜斐斐
  • 1篇尚宁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广东省遗传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临床低传代病毒株UL142基因的序列特征分析
2016年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低传代病毒株UL142基因的序列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儿科就诊的10例HCMV症状性感染患儿的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将从HCMV症状性感染患儿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病毒株进行多重PCR鉴定,对UL142基因全序列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扩增并将产物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并与GenBank收录的其他10株HCMV病毒株的UL142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从广州地区HCMV症状性感染患儿尿液中成功分离2株HCMV临床病毒株,分别命名为HCMV D2和D3;克隆测序后由GenBank收录,收录号分别为DQ180384和DQ180370。各HCMV病毒株的UL142基因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UL142基因序列较保守,有69处碱基发生变异,且均为点突变,无插入及缺失突变;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残基为306个,序列也较保守,其中28处点突变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其余点突变均未导致编码氨基酸改变。不同HCMV病毒株中UL142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变异率为0.9%-6.5%。各HCMV病毒株UL142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的氨基酸数目不同,但所有HCMV病毒株UL142基因编码蛋白的等电点均在6.48-8.27。结论 广州地区HCMV临床低传代病毒株ULl42基因序列及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均较为保守,但仍存在一定的多态性,这提示UL142基因在HCMV感染与致病机制的研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郭梦杰胡兢晶王波苏海浩伍苑宾蔡丽君谭琪琪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
新生儿大脑豆纹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豆纹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为减少豆纹血管病变相关神经系统后遗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47例新生儿,对其行临床资料搜集、豆纹血管超声检查以及其他相关的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豆纹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先天性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与豆纹血管病变有关(P<0.05)。再对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先天性HCMV感染、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对豆纹血管病变的发生有重要作用(P<0.05)。结论:先天性HCMV感染、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是新生儿豆纹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提示临床医生应对存在这些相关因素的新生儿进行豆纹血管的超声筛查,早期干预。
密英鸽张畅斌尚宁苏海浩胡兢晶蔡丽君王波
关键词: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新生儿
多重PCR方法鉴定人巨细胞病毒临床病毒分离株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应用多重PCR技术鉴定体外培养、分离获得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病毒株。方法:以先天性感染HCMV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尿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将分离获得的临床低传代病毒感染HELF细胞,提取病毒DNA,针对较保守基因IE和LA,设计两对引物,同时扩增IE和LA基因,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成功分离获得2株HCMV临床低传代病毒株(D2、D3),经多重PCR同时扩增出209bp(IE)和401bp(LA)目的片段。结论:多重PCR可以作为病毒分离后,基础研究中鉴定HCMV临床病毒株的一种方法。
丁俊彩苏海浩胡兢晶郭媛媛谢斌华王波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病毒分离细胞病变效应
孕妇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居住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孕妇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居住环境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收治的360例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首先按照孕妇孕期家中有、无儿童,将其分为家中有儿童亚组(n=129)和家中无儿童亚组(n=231);其次,又按照居住拥挤程度,将其分为居住拥挤程度高亚组(每间房〉1个人,n=143)和居住拥挤程度低亚组(每间房≤1个人,n=217)。对所有孕妇进行尿液测定及纸质问卷调查。《孕期HCMV感染问卷调表》在参照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其主要内容包括:孕期家中是否有小孩、孕期居住拥挤程度。采用SYBR GreenⅠ嵌合荧光法进行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所有孕妇尿液HCMV-DNA含量。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对尿液的收取获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本研究共计发放问卷360份,有效回收问卷3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2本研究纳入的360例孕妇中,HCMV感染总数为12例,感染率为3.3%。孕期家中有儿童亚组较孕期家中无儿童亚组的HCMV感染率高(6.9%vs 1.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2,P=0.004)。居住拥挤程度高亚组较居住拥挤程度低亚组的HCMV感染率高(7.0%vs 0.9%),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1,P=0.002)。结论孕期家中有儿童、居住拥挤程度高是孕妇HCMV感染的高危因素。
密英鸽张畅斌苏海浩胡兢晶蔡丽君王波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孕妇
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对广州地区孕妇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情况以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初步了解本地区hCMV在孕妇的感染特点,为寻求更多适合本地区预防hCMV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减少新生儿先天性hCMV感染率. 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对...
密英鸽苏海浩伍苑宾蔡丽君郭梦杰王波
关键词:孕妇高危因素先天性感染
应用外部引导序列切割人巨细胞病毒UL148 RNA的研究
2017年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临床病毒株UL/b&#39;区域UL148基因功能及抗HCMV治疗新策略,应用DNA性质外部引导序列(External guide sequences,EGS)在体外抑制UL148 RNA的表达.方法 应用RNA structure生物软件模拟UL148 RNA二级结构,选择二级结构相对简单的区域设计EGS,并合成EGS核苷酸序列.应用PCR方法分别扩增UL148及M1RNA基因,克隆至T7启动子下游,在T7 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体外转录UL148 RNA及M1RNA,其中UL148以32p标记并进行体外转录.混合EGS、M1RNA及UL148 RNA于切割反应液中,反应1h后,进行尿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Typhoon扫描仪观察结果.结果 根据UL148 RNA二级结构选取第58 ~72位碱基作为EGS结合区域,其切割位点位于57位,针对此区域设计EGS57,并在体外进行EGS57与UL148 RNA结合的二级结构的模拟,可形成M1RNA天然作用底物类似的茎环结构.在T7 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在体外转录M1RNA及UL148 RNA,其大小均与预期相符.经切割反应,可获得与预期切割位点相符的切割条带.结论 EGS57可切割UL148RNA,其切割位点准确,与预期相符.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UL148基因功能提供有效基因沉默工具.
胡兢晶王波苏海浩丁俊彩郭媛媛谢斌华伍苑宾蔡丽君郭梦杰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
人巨细胞病毒临床病毒株UL148基因的体外表达及功能位点预测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体外获得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临床病毒株 UL148 RNA及探讨其基因功能.方法 将感染HCMV的新生儿尿液接种人胚肺细胞,分离HCMV临床病毒株,并经多重PCR鉴定.扩增UL148基因,经双酶切后克隆入pGEM-T-Easy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并置于T7启动子下游,经重组质粒、PCR产物、双酶切产物电泳鉴定及序列测定.克隆成功的质粒以32P标记,进行体外转录RNA.根据UL148序列特征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翻译后修饰位点.结果 成功在体外获得HCMV临床病毒株,经电泳及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在T7 RNA聚合酶作用下,体外获得UL148 RNA.翻译后修饰位点显示UL148基因存在1个与细胞黏附相关的特征序列,1个豆荚外源凝集素β-链标记位点、2个N-豆蔻酰化位点,1个酪氨酸激酶Ⅱ磷酸化位点,7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cAMP/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和2个N-糖基化位点,1个跨膜区域.结论 UL148基因编码产物可能为一个病毒黏附分子,参与宿主细胞的信号转导作用.
胡兢晶伍苑宾谭琪琪苏海浩丁俊彩郭媛媛谢斌华蔡丽君郭梦杰王波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信号转导
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临床低传代株UL140基因的多态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140基因的多态性。方法对3株经多重PCR鉴定的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140基因进行全序列扩增、克隆、鉴定、测序及呈报Genbank,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UL140基因翻译后修饰位点、二级结构及等电点。结果成功分离3株HCMV临床病毒株(D2、D3、D52),经鉴定后被Gen Bank收录。序列号分别为:DQ180373、DQ180385和DQ180357。分析显示HCMV临床低传代D2、D3和D52病毒株的UL140基因全长576 bp,其DNA序列比较保守,编码蛋白由19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HCMV UL140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在所有分离株中均比较保守;所有株外,其余分离株UL140蛋白的等电点均在4.88-5.12之间。结论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UL140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但仍存在一定的多态性,与Toledo相比,本地区分离得到病毒株具有其明显差异,这一差异可能对HCMV临床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蔡丽君胡兢晶王波苏海浩颜斐斐伍苑宾郭梦杰谭琪琪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多态性
抽动症儿童的睡眠特征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抽动症儿童睡眠习惯及特征,全面了解抽动症儿童的各种表现,为制定全面干预对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theChildren’SSleepHabitsQuestionnaire,CSHQ)中文修订版对59名抽动症儿童进行睡眠调查并与有61名正常儿童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睡眠特征。结果抽动症儿童在睡眠阻抗、入睡时间、睡眠焦虑、异态睡眠、夜醒及白天嗜睡各层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儿童在睡眠呼吸障碍及睡眠时长层面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正常儿童,抽动症儿童更多的出现各种睡眠问题,需要在寻找病因及治疗干预时给予相应关注。
晏翠芳徐桂凤苏海浩蔡丽君郭梦杰麦坚凝王波
关键词:抽动症睡眠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