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KS042)

作品数:26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蒙冰峰陈丽芬廖启云廉永杰周菲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9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道德
  • 6篇教育
  • 5篇政治
  • 5篇社会
  • 5篇高校
  • 3篇大学生
  • 3篇信仰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主义
  • 3篇伦理
  • 3篇公民
  • 2篇道德信仰
  • 2篇学风
  • 2篇学风建设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机构

  • 19篇西安理工大学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新疆财经大学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山西水利职业...

作者

  • 8篇蒙冰峰
  • 6篇陈丽芬
  • 4篇廖启云
  • 3篇廉永杰
  • 2篇周菲
  • 1篇苗雪
  • 1篇张锐
  • 1篇武杰
  • 1篇郭文雅
  • 1篇乔夏阳
  • 1篇鲁宽民
  • 1篇樊建武
  • 1篇刘利鑫
  • 1篇廉伟
  • 1篇张华伟
  • 1篇章晓晨

传媒

  • 1篇理论导刊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教育评论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丝绸之路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中共成都市委...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广西社会主义...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系统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建设的主要内容被引量:2
2017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进行公民道德共识建设,是重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信仰的重要路径。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建设的内容包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通过中西方公民道德教育原则优势互补、道德理论学习与道德生活实践相结合、外在教育引导与内在自我修养相融通等方式开展公民道德能力培育;在道德自觉的基础上进行公民责任意识、公民主体意识、公民认同意识和万物和谐意识在内的公民道德意识培育;在情感内化的基础上,以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作为主渠道来进行公民道德人格培育。
陈丽芬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能力道德人格
论“公民道德信仰”的概念体系及内在结构层次
2017年
要推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信仰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公民道德信仰"这一概念。公民道德信仰的概念是由"信仰""道德""公民"三个原始概念为基础,在"道德与信仰"和"国家与公民"两对关系范畴的学理分析之下,逐渐形成较为明晰的概念边界,由"道德信仰"和"公民道德"两个复合概念构成。从"公民道德信仰"的概念体系以及"公民道德信仰"概念的内在结构层次两个方面来对公民道德信仰概念进行谱系分析,进而由"从道德信仰到公民道德信仰"和"从公民道德到公民道德信仰"两种进路得出公民道德信仰的概念界定。
陈丽芬
关键词:谱系
关于高校新校区“孤岛”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以西安高校为例被引量:13
2013年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扩招热引发了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热潮,但调查发现,由于新校区周边环境较差、管理机制不畅、综合配套不齐等原因,形成了新校区发展中"环境孤岛"、"管理孤岛"和"文化孤岛"现象,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也给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为此,在新校区未来发展中,政府、高校和学生自身必须明确角色定位,发挥各自功能,共同推进新校区全面发展,完成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张华伟廉永杰
关键词:新校区
大学生道德诚信知行离合度调查分析——以江苏省高校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道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以"道德知行测度理论"为依据对江苏大学生道德诚信方面知行离合度脱节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道德诚信方面存在思想观念与实际行为不统一、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相脱节等知行背离的问题。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词之一,为解决好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道德养成教育、改进学校诚信教育方式及引导大学生注重个人诚信品德修养的建议。
徐侠侠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诚信
基于自然的育化:道家无为而圣与逍遥以游
2013年
关注人格是中国思想史的一个显著特点,因儒家正统观念的长期影响,道家人格育化思想经常被忽视,甚至被否定。在现实历史中,一部分中国人一直遵循道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在与儒、佛思想的竞争融合和互补吸收中构建了完整独特的育化体系。"自然"是道的本性和特征,"自然而然"是道家的实践原则和要求,这既是道家人格理论的哲学发端和理论基础,也是道家人格育化的实践指南和价值标准,深刻蕴含在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圣人之治"理想和庄子"安时处顺"、"逍遥游"的追求之中。"圣人之治"要求"被褐怀玉"的圣人身国共治,推天道、行人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引导世人抱朴守道而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回归"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家园。庄子在"至德之世"、"建德之国"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中,渴望真人超然出世,"游乎尘垢之外"而无待、无用,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的境界中"逍遥乎无为之业"。
樊建武
关键词:老子庄子
社会公共价值资源合理配置机制探析被引量:1
2018年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就必须协调好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共价值资源在相互间存在利益差别以至利益冲突的不同价值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做到公平正义。文章对社会公共价值资源的内涵、特征、配置主体、配置特征等基础理论进行深刻探析,阐明当前社会公共价值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建构了社会公共价值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体系,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
蒙冰峰
关键词:价值资源公共资源公平正义
社会转型中的大众传媒责任伦理探微被引量:1
2016年
作为社会大众获取信息主要来源的公共机构,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道德价值理念取向和实践行为方式,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在行使其"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要考量"责任""伦理",即大众传媒实践活动中对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的伦理考量和道德追问。面对现实中大众传媒的种种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大众传媒、受众群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构建起一个富有责任、勇于担当的大众传媒。
蒙冰峰
关键词:传媒受众伦理
论“公民道德信仰”概念的谱系分析结构
2017年
从构词学的角度出发,沿着"从道德、公民道德到公民道德信仰"和"从信仰、道德信仰到公民道德信仰"两个分析理路,能够梳理并搭建"公民道德信仰"这一概念的生成逻辑及其概念的谱系分析结构。公民道德信仰由"道德信仰"和"公民道德"两个概念构成,而这两个概念又都是复合概念,分别由"信仰"与"道德"、"道德"与"公民"复合而成。这种"复合"不是简单的、外在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叠加和堆积,而是内涵上的、化学意义上的彼此融入与相互契合。公民道德信仰的概念是在"道德与信仰"和"国家与公民"两对关系范畴的学理分析之下,逐渐形成较为明晰的概念边界。
陈丽芬
关键词:公民道德道德信仰
论“中国梦”与政治要素的耦合及其发展——政治学语境下“中国梦”的构筑
2015年
"中国梦"的提出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价值导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政治系统性,包括政治理念、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发展等政治要素的耦合与发展。系统地分析"中国梦"思想所蕴含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要素,对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保证以公平公正为核心的利益关系的协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乔夏阳
关键词:政治学中国梦政治要素
以伦理看待发展:高校德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2014年
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现代社会对人性发展的要求,也是主体性发展的必然。道德教育活动也是主体的人"有意识的"活动,也必将实现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对传统的单一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超越,转向主体间性是现代高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必然嬗变。
蒙冰峰
关键词:道德主体间性道德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