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042)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娄伟更多>>
相关机构:漳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漳州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主义
  • 2篇地区秩序
  • 2篇中国和平发展
  • 2篇日本民主党
  • 2篇民主党
  • 2篇均势
  • 2篇建构主义
  • 1篇东亚地区秩序
  • 1篇东亚秩序
  • 1篇新现实主义
  • 1篇新自由主义
  • 1篇震后
  • 1篇秩序
  • 1篇秩序建构
  • 1篇中国模式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新安全观
  • 1篇日本大地震
  • 1篇日本自民党
  • 1篇社会主义

机构

  • 8篇漳州师范学院

作者

  • 8篇娄伟

传媒

  • 2篇东北亚论坛
  • 1篇东南亚纵横
  • 1篇长白学刊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东南亚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观念认同与地区秩序建构——兼谈中国新安全观在建构东亚秩序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2年
观念认同对地区秩序建构有着重要意义。观念认同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进而改变或影响行为体的行为,在地区秩序建构中起到了"路线图"和"粘合剂"的作用。地区行为体之间的观念认同决定了它们互动的形式和态度,界定了地区秩序的自我属性,框定了战后地区秩序的建构原则,因而成为建构地区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首倡的新安全观与东盟主张的地区规范产生了积极互动,推动东亚观念结构由洛克文化向康德文化演进。
娄伟
关键词:地区秩序新安全观建构主义
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的未来
2011年
中国经过30余年的物质性成长与社会性成长,已经成为决定东亚未来秩序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中国内省式的战略文化和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中国不具备谋求东亚地区霸权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在经济相互依存和地区共有观念的共同作用下,东亚地区也不会出现中美对抗的均势体系。中国对东亚地区秩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区主义来实现的,即以地区主义的方式来推动东亚地区整合,谋求东亚地区一体化。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在客观上对美国的现有霸权秩序构成了挑战。
娄伟
关键词:地区秩序霸权均势
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合作机制构建被引量:1
2010年
地区合作机制的创设能力不仅是大国崛起的一般性标尺,也是大国崛起的内在要求。参与和创设东亚合作机制是保证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有助于奠定中国和平发展的地区性根基,构筑平衡的大国关系,优化经济结构和扩大对外开放。同时,中国的制度化行为也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缓解了地区安全困境,促进了东亚地区一体化。实际上,中国和平发展和东亚合作机制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娄伟
中日关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基于“撞船事件”和日本大地震后的考察被引量:3
2011年
中国崛起以及日本对中国崛起的矛盾认知决定了中日关系的基本格局。2010年9月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中日关系进入了新的低点,但现在乃至未来的长时段内,中日关系仍是一种"竞争中合作"的关系。撞船事件平息后,中日之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日本大地震为中日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中国在这次中日关系调整中将占据更多的主动。考虑到日本的灾后重建与经济恢复离不开中国,日本民主党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态度和中日之间的权力变更,在未来,中日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度将会进一步加深,政治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在军事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的竞争有可能加剧,但不会演变成大国对抗。
娄伟
关键词:中日关系日本大地震日本民主党
中国模式的分析框架与世界意义被引量:7
2009年
中国模式是对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经验的总结,是西方世界面对中国崛起的一种声音,其基本内涵为:政治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经济上,以建立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文化上,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和吸收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外交上,建立良好的地缘政治关系,并以此为战略根基走向世界。在美国所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引发的金融危机背景下,重新思考中国模式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从现实看,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模式选择;从理论上看,中国模式为我们架起了一个同西方对话的平台;长远观之,中国模式的发展与成熟,是构建世界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娄伟
关键词: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本民主党执政与美日同盟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日本政权更迭是亚洲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一个最新迹象。民主党在竞选中获胜表明了寻求"更加平等"的日美关系获得了国内民众的认可,这是民主党制定对美政策的国内背景。在国际层面,中国的实力地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日美关系上必然要有所反映,民主党执政则在客观上为日美同盟变化提供了可能。民主党追求自主性的基本方式是构建东亚共同体和更多地参与联合国事务,这预示着:与自民党相比,民主党将更多地以亚洲身份和在多边框架下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而非对美国的一味盲从。民主党对"自主性"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同盟弱化,相反,在解决朝鲜核问题、防核扩散、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日美有可能继续加强协调以维持对两国都必不可少的同盟关系。
娄伟
关键词:美日同盟鸠山由纪夫日本民主党日本自民党
论国际冲突的根源——一种理论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国际冲突一直被视为理解国际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关于国际冲突的根源,国际关系主流范式有着不同的理论解释。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与其引发的均势的破坏与重构是主要原因;相互依存论作为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分支,认为国际冲突来源于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建构主义则认为国际冲突与行为体身份密切相关。三者对国际冲突根源的解释既有相同也有分歧,主要因为三者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本体论和来自于不同的思想渊源。
娄伟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
论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被引量:3
2011年
经过60余年的物质性和社会性成长,中国的国家实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中国实力的增长和美国实力的相对衰退使中美之间出现了权力转移现象。由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对现存国际秩序持基本满意的态度,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未必引起冲突与战争,权力能否和平转移取决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判断。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并不意味着中崛美落,而是中美和其他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一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娄伟
关键词:权力转移均势
共1页<1>
聚类工具0